弗兰克·富里迪(Frank Furedi,1947—):英国肯特大学社会学荣休教授,伦敦大学学院访问教授。当代西方具有影响力的文化评论家和社会历史学家之一。他的论著对当代文化生活的主要发展、帝国主义等问题做了权威而又生动的论述。著有《阅读的力量》《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对抗21世纪的庸人主义》《恐惧的政治》《帝国主义的新意识形态》《第一次世界大战:看不到尽头》等书。
《阅读的力量》为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弗兰克·富里迪的代表作,是西方阅读文化领域的里程碑式著作。富里迪通过全面梳理苏格拉底时代至当代的数百位西方重要思想家有关阅读和读写能力(literacy)的经典论述,从中提炼出一系列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观点,并在具体分析它们各自的文化根源、理论特征及其内在张力和分歧焦点的同时,系统考察了阅读与读写能力之间的关系,阅读对不同文化处境中的读者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不同时代的主流文化观念和技术变革对阅读之地位和读写能力之意义的影响等。在此基础上,富里迪还结合人类社会从印刷时代进入信息时代的现实变迁,对当代阅读文化的独特性及其面临的真正挑战加以深入剖析,对旷日持久的“阅读之战”中争论各方的观点加以综合评判,对各种贬低阅读和读写能力的倾向及试图回归口头文化时代的幻想加以有力驳斥,对各种功利主义的阅读观和工具主义的读写能力观予以深刻批评,并由此对如何重建一种以寻求真理和意义为旨归、具有其自身价值并拥有改造人类意识和世界的伟大力量的阅读文化提出了具体建议。
最近刚好读到《出版研究》2021年第一期的一篇文章《西方阅读史的理论假设与学科边界研究》(作者郭平兴,卢子纯),论文梳理了西方学者有关阅读史的研究:1986年《阅读史初阶》出版,标志着西方阅读史的首次正式界定 ,并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西方学界以研究人类的阅读历史为切...
评分读之前以为这书会是从古至今众多思想家对于阅读的感悟合集,然而并不是。豆瓣上的介绍(即译序的内容)相当有误导性,说什么梳理了“数百位”西方重要思想家有关阅读和读写能力的经典论述,可不就会让人误会嘛。这实际上是一本非常学术的著作,介绍了从苏格拉底时代到如今信息...
评分阅读是必要的吗? 如果不多加思考,也许在内卷的当下,大部分人会点头如捣蒜,“如果不阅读,不进步,就会被这个社会淘汰吧?”更别提大部分家长从小说到大的话:“要多读书!”现在还会加上一句:“少玩手机!少打游戏!” 阅读在我们眼里就是学习知识、进步向上的最佳行为。 ...
评分阅读是必要的吗? 如果不多加思考,也许在内卷的当下,大部分人会点头如捣蒜,“如果不阅读,不进步,就会被这个社会淘汰吧?”更别提大部分家长从小说到大的话:“要多读书!”现在还会加上一句:“少玩手机!少打游戏!” 阅读在我们眼里就是学习知识、进步向上的最佳行为。 ...
评分进化策略: 阅读由个体,发展成为社交型阅读。过去阅读是拿一本书,安安静静在一个地方 读。但是随着技术越来越进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也许就像现在看电影之前先 上豆瓣看看它打几颗星一样。也就是说今后看书,如果在某一个平台上不推送的 话,你还会不会关注?是不是会影响到...
其实还可以,但是需要忍耐才能读下去,实在太像论文综述了,对阅读的观点梳理的很系统,但是难免堆砌之感。
评分一个身处远方的读者将对自己读到的书面思想做出何种反应并采取何种行为,是作者无法认真观察的。苏格拉底提出,写作的对象是随机性的,因为它是“四处漫游的”:它无法辨别哪些读者能够理解它传达的信息并从中获益,又有哪些读者会受到它的误导并产生困惑。苏格拉底使用了“药物”一词来比喻写作,以表明对书面文本的阅读具有一种悖论性,它既可能成为一剂良方,也可能变成一味毒药。苏格拉底从那个时代的家长式世界观出发,认为知识一旦落入那些不配拥有知识之人的手中,就可能变成对社会秩序的威胁。阅读是一条获取知识的途径、一个自我提升的工具、一种娱乐的资源和一个获得意义的媒介,它是一条用来吸收、表达并澄清那些价值问题的重要渠道。
评分最后一章作者观点集中输出,爆炸伤害,热血沸腾。作者从一种医疗化的角度对阅读的各种观点进行综述和批判。太阳底下无新事,人们对于互联网技术的担忧,一如人们曾对印刷术的恐慌,人们对于网瘾的担忧一如人们此前对于阅读上瘾的批判,人们对于互联网带来的诸多弊端的谨慎一如此前人们对于维特效应的疯狂。当下阅读危机的出现并非技术决定论下互联网的使用所导致的,事实上,互联网的使用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阅读,而是读者在社会对于阅读价值和意义的各种批判和争论中的对阅读价值的迷失和不确定所导致的。人们在各种声音中不知道是否应该阅读,也不知道该读什么,读了有什么用,读的方法是否正确,当下最重要的是对“合格读者”的相信,重新发现阅读的价值和意义。
评分读写能力从非正当性到人文性到功能性以及始终伴随着争议和贬斥的历史。不以“人类意识因为读写训练发生了改变”为前提呼吁越过古登堡间歇期进入第二口传时代完全就是在扯淡。把读者当蠢货的那些言论也都是别有用心。看完觉得近代以前那些非常武断高傲的论点都好过当代这些不怀好意的夹杂着意识形态的观点。总之,只要社会共同价值观无法统一,读的内容就无法统一,关于读写能力的讨论就会始终存在争议,“读不读”、“怎么读”都没有“读什么”重要。
评分改变我阅读关的一本书,阅读要有选择,不能让阅读浪费更多的时间,一味的读书是一种偷懒的表现。学生们读一读或许能提高阅读效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