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奖、星云奖得主 女性主义科幻小说家 乔安娜·拉斯
◆悉数女性写作遭遇的重重阻力
◆一举揭穿文学界的厌女症传统
···
【内容简介】
本书是女性主义者乔安娜·拉斯的著名文论,她在书中模仿文学评论中的惯用论调,以反讽的方式写了一份“抑止女性写作指南”,以此尖锐地指出和批评那些施加在女性作者身上,阻止、贬低和无视女性写作的社会阻力。同时,这又是一部主流视野之外的文学史,它重新搜罗了那些被认为不值得了解的作品,并对那些文学史上鼎鼎大名的作者指名道姓:狄更斯、海明威、伍尔夫、桑塔格、勃朗特姐妹——有人曾贬抑女性写作,有人是被贬抑者,而有人两者皆是。
这是一部愤怒又锐利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它直指女性书写所面对的结构性暴力,带领读者重新认识那些被贬抑的声音。
···
言辞犀利、精彩至极!
——《纽约书评》
如果还没读过这本小书,你真应该找来看看:它依然惊人地紧贴当下......拉斯告诉我们,如果不先问问是谁在评判,基于何种标准,我们就没法明智地讨论哪些作品最重要、质量最高。如果我们不先思考是什么价值主导了文学,以及几百年来文学准则的形成,我们就无法理解真正的文学价值。
——《卫报》
这是一部风格奇特的作品,它蔑视传统,打破成见。书中罗列了所有会导致我们漠视甚至抛弃女性艺术作品的错误态度和观念。拉斯如此清晰简洁地界定了这些模式,如同将一面镜子放在我们面前,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
——安妮特·克洛德内,美国文学评论家
···
【编辑推荐】
◆鼓舞一代人的女性主义宣言、里程碑式的文艺批评。新增由美国批评家、《我才不是女性主义者:一部女性主义宣言》作者杰莎·克里斯宾(Jessa Crispin)撰写的导言。
◆后Metoo时代值得回顾的经典作品:乔安娜·拉斯带领读者在书中重拾一种被埋葬的文学传统,她那深具独创性与反思性的文字今时读来仍然铿锵有力,丝毫不过时,甚至出人意料地关照当下。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候重识那些被遗忘的作家,重思那些充斥偏见的评判标准。
◆这是一部献给所有边缘群体的激励之作,除去女性,拉斯也鼓励读者拥抱所有曾是或依然是文学正典之外的“圈外人”——黑人艺术家、同志作家、“地方主义小说家”,等等。拉斯真诚地指出,“只有在边缘地带,发展才有可能。”而把目光投向所有曾被贬抑过的边缘艺术家,事关我们能否真正地面对彼此,关注他人的境况。
◆金牌译者、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章艳翻译。文字流畅优美,最大程度还原拉斯原作的锐利与愤怒、幽默与力量。
◆本书英文版于2018年再版上市后,封面随即在社交平台上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中文版封面延续原版的创意思路,由屡获“中国最美的书”殊荣的设计师周伟伟操刀,通过罗列那些充满敌意的陈词滥调,直面女性写作所遭遇的重重阻力。
【作者简介】
乔安娜·拉斯(1937—2011)
美国著名女性主义科幻作家、学者。
20世纪60年代,拉斯凭借其小说《在天堂野餐》在科幻小说界崭露头角;彼时科幻小说界几乎由男性作家占据,也只为男性读者服务,拉斯是最早对此形成挑战的女作者之一,之后她亦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女性 主义科幻作家之一。她的主要科幻作品另有《雌性男人》《他们两个》等;非虚构作品另有《像女人那样写作》等。
【译者简介】
章艳,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翻译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理论研究方向为文化翻译和翻译美学。译作另有《娱乐至死》《三十而栗》《通往明天的唯一道路:安·兰德专栏集粹》《论小丑:独裁者和艺术家》《青春无羁:狂飙时代的社会运动(1875—1945)》《朋友之间:汉娜·阿伦特、玛丽·麦卡锡书信集(1949—1975)》《重访美丽新世界》等。
抑止女性写作的十一种方法:家庭事务的繁琐、教育机会的缺乏以及社会对女性的普遍期望剥夺了女性的写作时间,同时也为女性写作带来了社会压力;不承认社会上存在着抑止女性写作的现实;不承认女性作家的作品出自自己手中,认为作品出自男性之手,或是明显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
评分“她无法写作”——她要承担家务和生育的责任,很久以前她甚至无法接受正规教育,现在她还要在工作领域为自己挣得一些价值。不仅是艺术领域,居里夫人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还要承担所有家务。 “她写了,但我们假装看不见。”——在谈及歧视时,我们必须区分两种罪行:一种是真正...
评分我担心这本书的新一代读者大多会把自己视为抑止者,而不是那个去抑止别人的人——如果是这样,他们就不会承认自己那些无意识的偏见以及各种表现偏见的方式……亲爱的读者,不要在这里寻找你自己的名字,也不要寻找你自己的性别。不要让这本书强化你自己原有的世界观,不要以它...
评分这本书我读了很久,往往是在一本书的完结与另一本书的起始之间,读上一章,深吸一口气,隔一段时间再读。 终于,这次要接近尾声。 作为一个曾经以及深信未来仍会继续写作的女性作者,作为维吉尼亚伍尔夫与西尔维娅普拉斯的信徒,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作为被抑止者以及抑止者的一体...
评分这本书我读了很久,往往是在一本书的完结与另一本书的起始之间,读上一章,深吸一口气,隔一段时间再读。 终于,这次要接近尾声。 作为一个曾经以及深信未来仍会继续写作的女性作者,作为维吉尼亚伍尔夫与西尔维娅普拉斯的信徒,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作为被抑止者以及抑止者的一体...
满腹牢骚,一吐为快。不过搜集那些反面材料可能也挺恶心。现在很多男人抱怨网上处处有女人「打拳」。这可能颠倒了因果:首先是男人处处可以「厌女」。这本书里随便一翻就能看到男人为此说过多少莫名其妙的破话。
评分还好能读,还好在写,还好我们站在一起,反抗过去和未来。
评分女性创作者和其他所有的女性面临的境遇相仿——贬低和歧视女性的价值和能力、缺乏教育机会、被劝阻求知、不鼓励女性的事业心、制度化歧视、女性贫穷、母职使命、母职惩罚、各种家庭义务、职业的玻璃天花板、污名女性的成功路径(“一个女人不可能做到”、“她背后一定有男人帮助”)、双重标准、成绩被剥夺和侵吞……在生活中,我看到很多女性的压力重重,工作时间和留给真正属于自己兴趣爱好的空间被挤压,如果想要做得出色只有付出多倍的努力(完成“女性应尽的义务”后)。 分析女性创作者的处境来反向诊断社会存在的普遍的厌女症,引发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原有的世界观,永不放弃思考。站在女性的一边,同时也要站在少数族裔、性取向少数群体、工人阶级的等边缘群体身边,每个个体不应该因性别和身份遭到贬抑,价值的评判标准从来都不是单一的。
评分因为偏爱女作家的缘故,一直都知道文学和艺术史对女性作家及艺术家的偏见和歧视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但若非本书这样细致地梳理,我是没想到这种偏见和歧视会到这种触目惊心的程度和广度,也就愈发坚定了自己多年来的这种偏爱
评分因为偏爱女作家的缘故,一直都知道文学和艺术史对女性作家及艺术家的偏见和歧视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但若非本书这样细致地梳理,我是没想到这种偏见和歧视会到这种触目惊心的程度和广度,也就愈发坚定了自己多年来的这种偏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