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作者及其亲族长辈的亲身经验、经历,结合地方文献,探讨了较广泛地存在于湘东南一带的“讨鼓旗”习俗,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人类学逻辑。并延伸探讨湘东南一带迥异于北方民歌《小白菜》流传地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女性对于不同类型子女(丈夫与前妻所生子女、本人与前夫所生子女)的亲情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人类学与历史文化地理理念,提出“亲情的地域类型”学术概念。这一概念可望在其他地域的同类研究中加以推广。
【作者简介】
张伟然,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西泠印社社员。主要从事历史文化地理及相关领域研究。著有《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2016)《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第二届全国优秀地理图书学术著作奖,2017)]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非常感动、朴实、隽永的书。真正的历史就像这样,像一条河一样,能够让人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评分从葬礼角度出发探讨问题还是比较新颖的,女性一生娘家、婆家周转,“讨鼓旗”、“嫁妆”无非是两方博弈。同时亲情并不是完全与生俱来的,它其实是一种社会的塑造,而具体塑造成什么形状,有赖于当地的社会结构。可能材料不够多,导致文章没有预想中的深入,不过作者很会讲故事,前言写的很好。
评分更多的感觉是了解了作者讲述的两个知识点,分析基本点到为止。
评分无深度很多充数的感觉
评分完全根据作者的亲身经历与田野获得的资料,探讨湖南东南部乡村的女性议题,进而观察晚清以降这一地区的社会结构,从方法和目的来说,都相当历史人类学。遗憾的是,大概由于题材限制,并未瞥见多少历史地理学的元素,或许作者在前言中所期待的历史人类学与历史地理学的结合,还有相当长的道路要走。对《小白菜》对考索很有意思,不失为一个观察近世至今华北区域社会的新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