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10
海明威发出电报:“你究竟是战地记者,还是我床上的妻子?”
1944.6.6
玛莎·盖尔霍恩登上英军的医疗舰,成为诺曼底登陆唯一的女性。
故事开始于1930年代,在即将到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之下。彼时世界文艺大咖齐聚国际纵队,白求恩、海明威、聂鲁达、加缪、圣埃克苏佩里……甚至还有毕加索,一起奔赴被整个欧洲大陆抛弃的焦土,拯救陷入战火的西班牙。
28岁的玛莎是队伍中少有的女性记者,但她像男人一样出现在战场上,不顾生死出入最前线,深入大爆炸后的机场、难民营、孤儿院,扎扎实实记录战时普通人的故事。在这样动荡混乱的战时生活中,她情不自禁爱上了一直陪伴在旁,庇护着她的海明威。
他们在战场上陷入热恋,玛莎成为海明威的缪斯。西班牙内战告一段落后,他带她去到二人共同向往的古巴安家,并各自开始潜心写作。海明威正在写的正是《丧钟为谁而鸣》,他以她为女主角原型,后来还在题记中写道献给夫人玛莎·盖尔霍恩。
然而,当海明威因《丧钟为谁而鸣》再次风靡文坛,同样是战地记者和作家的玛莎,却必须以海明威的妻子为称号才能得到关注。二人关系的不平等逐渐显现。
玛莎必须做出选择:屈服于成为名人妻子的狭隘要求,或是冒着失去海明威的风险,打造一条属于自己的女人和作家之路。这是一个两难的境地,会迫使她伤了他的心,也伤了她自己的心。
保拉·麦克莱恩
美国密歇根大学诗学硕士,目前在新英格兰大学任教。代表作《我多希望只爱过你一个人》(The Paris Wife)在全球以34种语言出版。2018年推出以海明威生平事迹为创作灵感的第二部作品《我不可能只是仰望着你》(Love and Ruin),该书一经出版便持续上榜《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报》。
玛莎盖尔霍恩是我的偶像,看过很多她的资料。玛莎和海明威分开的原因也不是因为海明威成为了极富盛名的大作家。因为两人相遇的时候,海明威已经是个饶有名气的作家了,可以说吸引玛莎的是海明威的盛名和悍不畏死的英雄气概。 可是海明威不仅再次出轨了(前两次的婚姻都是如此,...
评分作为自觉意识深刻的女性,“既要又要还要更要”是Gellhorn的毕生追求,但从感情开始的那一刻,甚至于开始前,她就应该明白“海明威的XX”是她逃不开的标签之一,直到现在。追求自我与成为背后的人注定相互拉扯,而且,从来不曾有两全,最终的结果是博弈的结果,要么两败俱伤,...
评分 评分 评分我是被书名《我不可能只是仰望你》吸引过来的,由于对作者陌生,特意百度查询了,是海明威的第三任妻子,冲着这个光环就值得阅读,却没想到这本书给我很大的惊喜,全书文笔不错,但比起海明威这些大师还是有所差距的,但做人方面却甩了海明威好几条街,值得阅读,特别女性读者...
爱情第三者最终出轨了事业的故事。
评分爱情第三者最终出轨了事业的故事。
评分标题点明主旨。故事分为三个维度,一面是玛莎·盖尔霍恩身为女性战地记者长期奔赴一线,记录普通人战时苦痛的果决与勇敢;一面是她身为作家,对自己创作事业的全情投入与爱护;还有一面则是身为海明威的第三任妻子,她从相知相爱到反复争吵崩溃、最后率先离开的洒脱。每一面都像烈火燃烧一般的耀眼,有灼烧感,以至于一口气读到后记,作者写她最终成为20世纪最重要且最负盛名的战地记者之一,81岁高龄还在报到美国入侵巴拿马时,震撼感久久围绕。“我想要作为写作者被他们尊重”“我从未属于过任何人”“我最危险不过的,便是为了得到他的盖章认可而改变自己”,这个漂亮得不像战地记者的女人,这么聪明、热烈、执拗、清醒,怪不得海明威爱上她,又因为她的决然离去而生恨。借用当下的梗,“只有废物才靠男人”。敬佩才华横溢的女性个体
评分纯粹是无聊看八卦的心态
评分2021.1.1收到的新年礼物,伴着好友的好消息。读完大抵明白她的心意,我们在拥抱友谊、爱和虔诚时,都应该保有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