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化史

什么是文化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英]彼得·伯克
出品人:
页数:233
译者:蔡玉辉
出版时间:2020-11
价格:5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1317563
丛书系列:博雅·历史与理论
图书标签:
  • 文化史
  • 历史
  • 文化
  • 社会
  • 思想
  • 文明
  • 学术
  • 研究
  • 人类学
  • 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文化史的实践已经不限于英语世界,它在欧洲大陆、亚洲、南美洲以及世界上的其他地区也蓬勃发展。关于文化史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方法,《什么是文化史》一书提供了关键性的指引。在全新修订的第三版中,杰出的文化史学家彼得·伯克用通俗易懂的表述,再次引导我们进入文化史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伯克首先讨论了雅各布·布克哈特和约翰·赫伊津哈文化史的“经典”阶段,考察了从弗雷德里克·安塔尔到爱德华·汤普森等马克思主义者做出的反拨;随后,勾勒文化史近期兴起的概貌,重点介绍了上一代人写作的、常常被称为“新文化史”的著作。他将新文化史放在其自身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重视历史思考和写作的新方法与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研究以及日常生活话语的兴起之间的关联。在此新版中,伯克还介绍了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并思考文化史在21 世纪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本里程碑式的著作,不仅是历史学专业读者的入门手册,也是关心文化研究、人类学研究和文学研究的读者的必读书。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彼得·伯克(Peter Burke),英国历史学家。1937 年生,获牛津大学博士。曾执教苏塞克斯大学、剑桥大学,现为剑桥大学文化史荣休教授及伊曼纽尔学院(Emmanuel College)研究员。伯克的研究专长为西方史学思想和欧洲文化史,致力于史学与社会科学理论的沟通,探索文化史写作的新领地。

目录信息

导论
第一章 伟大的传统
一 经典文化史
二 文化与社会
三 民众的发现
第二章 文化史的问题
一 经典著作的再评价
二 马克思主义者的辩论
三 传统的悖论
四 争议中的大众文化
五 什么是文化?
第三章 历史人类学时期
一 文化转向
二 历史人类学运动
三 微观史学
四 后殖民主义与女权主义
第四章 新范式?
一 四位理论家
二 实践
三 表象
四 物质文化
五 身体史
第五章 从表象到建构
一 建构主义的兴起
二 新的建构
三 表演与场合
四 解构
第六章 超越文化转向?
一 布克哈特的回归
二 政治、暴力与情感
三 社会史的反扑
四 文化边界与文化相遇
五 文化史中的叙事
第七章 21世纪的文化史
一 正在改变的景观
二 文化史与邻近学科
三 争论中的文化
四 自然转向
结论
文化史论著选目(1860—2017)
推荐阅读书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彼得·伯克是欧美较早自觉将社会学理论与史学研究结合的史学大家(他曾写过《历史学与社会理论》一书),其对世界范围内历史学发展的趋势,亦抱有持久的热情。此前,曾读过他的《法国史学革命》,两本书的写作风格相似。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第2版)] [法国史学革命] 本书的重...  

评分

评分

彼得·伯克是欧美较早自觉将社会学理论与史学研究结合的史学大家(他曾写过《历史学与社会理论》一书),其对世界范围内历史学发展的趋势,亦抱有持久的热情。此前,曾读过他的《法国史学革命》,两本书的写作风格相似。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第2版)] [法国史学革命] 本书的重...  

评分

1、福柯在新文化史方面的重要影响是什么? 主要是三种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一,福柯批判了目的论的历史解释。福柯的研究方法则是从“谱系学”入手。这是术语从尼采那里借用来强调“偶然事件”,而不是去追溯思想演进的轨迹或者探究现存制度的起源。福柯还强调文化的非连续...  

评分

极好的关于文化史的综述,彼得·伯克能够非常精炼地概括研究理论与学术发展历城,可通过此一窥门径。同时信息密度也非常之高。文化史这一传统发端于布克哈特与赫伊津哈。他们致力于从对历史研究中发现时代精神与文化模式。文化图式的观念在贡布里希那里得到发展。二战期间的大...  

用户评价

评分

2022年的第一本书。这本书不仅仅是导论,更是深入浅出的梳理了自18世纪以来的文化研究者的重要著作和他们的理论模型,也给我打开了一个深度发掘的大门,这个大门足够阅读很久了。

评分

读伯克的书感觉真好,伯克除了读书就是读书,勤奋确实可以取得成就,最后伯克说文化史可以从生态学得到发展,去年学院成立大气学研究中心还不理解为何文科学院为何成立,现在了解了,见多识广了算是

评分

對於那些統統被化為“社科”的書籍有了重新的認識。好多熟悉的人名和一連串的書單,互相打架,反正到底什麼文化史呢一句話也沒法說清楚,那就繼續去讀,去參與實踐。

评分

可算是明白为啥什么都能往文化史里填了,反过来说什么又不是文化呢?文化扩张到了一种只能从历史角度去梳理的程度,后过来后过去短短十几二十年就只能做清点库存的工作了。从德英美传统讲起,拉了好多理论家代表作简介,涉及艺术社会学、大众文化、社会建构论、日常生活自我呈现。想象文化传统、精英大众的双栖、共同体和身份、接受美学、人类学语言学、微观史学、情感身体、文化接触、物转向都有点到。文化史这个大框确实太尴尬了,到处借东西来东拼西凑,作谱系梳理的努力最终会沦为文献综述。

评分

清爽干练,提纲挈领,一部小书串起从古典到后现代的文化史研究,写相关学术史必备。 第五、六章是重点,我们可以不追求所谓的「前沿」,但不能不了解学界动态,伯克此书的意义也在于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