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

浮世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潘力
出品人:浦睿文化
页数:410
译者:
出版时间:2020-11
价格:158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569202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浮世绘
  • 日本艺术
  • 绘画
  • 版画
  • 艺术史
  • 江户时代
  • 文化
  • 历史
  • 视觉艺术
  • 收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浮世绘是流行于日本江户时代(1601-1867)、出自民间画工的版画艺术,被誉为“日本民俗的百科全书”,它以花魁美人、歌舞伎演员、春宫魅惑、民俗风景、花鸟虫鱼等社会风俗为主要题材,表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

中国浮世绘研究权威潘力清晰地讲述了浮世绘300年的兴衰史。鸟居派、歌川派等7大流派的来龙去脉,喜多川歌麿、葛饰北斋、歌川广重等31位大师的生平故事与艺术成就,《歌撰恋之部》《富岳三十六景》《名所江户百景》等200多幅经典作品的风格解析,都在书中得到了完美展现。

每一幅浮世绘都承载着丰富的日本民俗文化密码,只有巨细无遗地解锁这些信息,才能说是真正看懂浮世绘,也才能对日本文化有更准确的认识。——潘力

————编辑推荐————

① 连⽇本专家都赞叹不已,国内最权威的浮世绘著作

☆ 国际浮世绘学会理事长⼩林忠评价本书为“中国第⼀部全⾯、深⼊研究浮世绘的著作”

☆ 芝加哥大学日本研究委员会主席切尔西·福克斯维尔说这本书“让观赏和研究250年的日本版画史充满乐趣”

☆ 2007年首版以来深受读者喜爱,被评价“专业,系统”“看完可以把浮世绘了解得透透的!”

② 收录7大流派、31位浮世绘⼤师的200多幅经典作品,完整呈现浮世绘300年艺术历程

☆ 鸟居派、歌川派等7大流派,喜多川歌麿、葛饰北斋、歌川广重等31位大师,《歌撰恋之部》《富岳三十六景》《名所江户百景》等200多幅经典作品,在书中完美展现

☆ 17世纪在画师菱川师宣笔下兴起,19世纪末伴随幕府政权结束衰落,全景式呈现浮世绘从兴起到衰落的完整历史

③ 精确解读每一幅浮世绘的风格特点,秒变浮世绘鉴赏专家

☆ 以《富岳三十六景》闻名的葛饰北斋,为什么孜孜不倦地描绘不同角度、不同季节的富士山?

☆ 单凭把美人画从全身像转为半身像,喜多川歌麿就成为美人画的大师?

☆ 丑化歌舞伎演员并遭到粉丝围堵,东斋洲写乐的画作却成为“浮世绘最辉煌的作品”的原因是什么?

☆ 各大流派的来龙去脉,各个画师的艺术成就,各件作品的风格解析,在书中一一揭晓

④ 透视浮世绘背后的日本社会与文化,读懂日本文化的精髓

☆ 浮世绘画师为什么都喜欢画花魁?相比中国的春宫图,日本的春画显得“粗野”的原因是什么?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精准解析浮世绘中的民俗密码

☆ 日本史前时期的一件火焰形陶器,如何影响数千年的日本美术?在本国日渐衰落的浮世绘,靠什么一步步征服西方人?透过浮世绘,读懂日本文化的精髓

⑤ 2020精装纪念版,全面升级内容、设计

☆ 加入作者新的研究成果:增加对作品的解读,加入多幅经典画作。

☆ 精简摄影作品,聚焦浮世绘作品:摄影图片介绍的日本文化,今天的读者已经比较熟悉;放大浮世绘作品,让读者更能享受画作丰富的细节。

☆ 调整篇章结构,提高可读性。

☆ 版式更加舒朗,带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名人推荐————

中国第一部全面、深入研究浮世绘的著作。——小林忠(国际浮世绘学会理事长)

潘力先生不仅是优秀的美术家,也是中国出色的日本美术研究者。——马渊明子(日本国立西洋美术馆馆长)

这本设计精美、详尽研究浮世绘的著作,让观赏和研究250年的日本版画史充满乐趣。——切尔西·福克斯维尔(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副教授、日本研究委员会主席)

《浮世绘》把浮世绘的文化源头一直追溯到日本原生文明、大和绘风俗画以至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影响,把浮世绘的来龙去脉梳理得异常清晰。——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作者简介

潘力

潘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东京艺术大学客座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日本美术研究。

出版专著:《日本美术:从现代到当代》《浮世绘》《和风艺志:从明治维新到21世纪的日本美术》《艺术巨匠:藤田嗣治》《浮世绘的故事》《现场:对话日本当代艺术名家》;译著:《设计私语录》([日]原研哉 著)、《写给大家的当代艺术入门》([日]长谷川祐子 著)、《日本妖怪博物馆》([日]汤本豪一 著)等。

目录信息

序章 日本美术溯源 001
一、永远的“大和魂”002
二、绘画样式的流变 008
三、华丽的“琳派”018
第一章 浮世之绘 025
一、浮世绘的时代背景026
二、新兴的江户出版业 041
三、江户市民文化的策源地——吉原 046
四、菱川师宣创始浮世绘 053
第二章 美人画 063
一、早期美人画 064
二、“青春浮世绘师”铃木春信 077
三、美人画的新样式 091
四、优雅的现实美人像——鸟居清长 102
五、无与伦比的美人画巨匠——喜多川歌麿 115
六、后期美人画 140
七、歌川派的集大成者——歌川国贞 147
第三章、春画 163
一、开放的性观念 164
二、浮世春梦 169
第四章 歌舞伎画 183
一、从鸟居派到歌川派 184
二、神秘的歌舞伎画师——东洲斋写乐 200
三、天马行空的画师——歌川国芳 212
第五章 风景花鸟画 229
一、西方美术对日本的影响 230
二、明清美术对日本的影响 235
三、舶来之作——“浮绘” 242
四、灵魂不老的“画狂人”——葛饰北斋 249
五、静寂哀婉的“乡愁”——歌川广重 267
六、花鸟画 287
七、走向现代的浮世绘 296
第六章 席卷欧美的“日本主义”热潮 303
一、日本美术“飘洋过海” 305
二、从“日本趣味”到“日本主义”312
三、美国的“日本主义” 322
第七章 浮世绘对印象派的影响 333
一、色与形的革命 334
二、“回到自然中去” 349
终章 浮世绘的艺术性 365
一、浮世绘版画的文化内涵 366
二、浮世绘的样式特征 374
三、浮世绘的启示 380
附录 389
附录一 浮世绘的制作工艺 390
附录二 浮世绘的形式和拓印技法 397
附录三 浮世绘的颜料和纸张 405
主要参考书目 407
再版后记 40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中国的春宫,日本谓之“春画”,有着高尚的情操、以追求真善美为己任的人是要嗤之以鼻的——虽然他们未必不躲在家里看A片。其实这玩意不单是催情的道具,性启蒙的教材,古人也用为驱邪的护身符。像中国北方就有在婴儿肚兜上绘春宫的民俗,而日本武士更是上阵前往盔甲里塞张春...  

评分

【很日本】 浮世绘,这很日本。 就如富士山般,无人不联想日本。 这是很深的日本文化符号。 浮世绘,源自何处,发展历程,与之有关的人群,在历史长河里的演变几何,现如今又代表几何?这本书,给了答案。 【形散而神不散的大和魂】 这是日本艺术、文化、大众生活的又一隐身、...  

评分

评分

中国的春宫,日本谓之“春画”,有着高尚的情操、以追求真善美为己任的人是要嗤之以鼻的——虽然他们未必不躲在家里看A片。其实这玩意不单是催情的道具,性启蒙的教材,古人也用为驱邪的护身符。像中国北方就有在婴儿肚兜上绘春宫的民俗,而日本武士更是上阵前往盔甲里塞张春...  

评分

再版后记 潘力 2020年6月29日于芝加哥大学 这本书第一版问世距今已经12年,正好是中国传统的一个生肖轮回,按理应该成长了。今天从时代背景到大众语境都有了很大变化,包括我自己对这个课题也有了许多新的认知。感谢浦睿文化使我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当年的作业,我也从中看到许...  

用户评价

评分

专业而详尽的解读。如果您想了解浮世绘,千万不要错过这本!

评分

终于读完了这本书。 纸张很好,排版舒服,清晰度很高,可以欣赏到配图的各种细节。 主体部分是对浮世绘中美人画、春(宫)画 、歌舞伎画以及风景花鸟画做了非常详尽的风格内容和源流介绍。 对诸如葛饰北斋、鸟居清长、歌川国贞、歌川国芳这些大师的创作经历和艺术情怀也有专题介绍。 在非常全面的艺术科普之外,还进行了较深入的文化探讨。 溯源原生文化,从日本进入文化重建后几百年间的经济政治背景和文化环境出发去看浮世绘创作。浅析了浮世绘发展中折射出的大和民族心理与精神追求。 书中穿插的一些关于浮世绘出版业、书屋文化和工房文化的内容很有意思。 “席卷欧美的日本主义热潮”这一章节把克里姆特、梵高、加勒、穆夏等西方大师的经典作品与前文中的浮世绘串在一起,可以引发一些新的艺术鉴赏思考。

评分

4.5星。非常全面的一本讲述浮世绘的专著,无论从纵向(追溯几千年日本艺术源流)还是横向(比较中日西洋三方艺术)上都无遗漏,连附录都很有营养,属于常备参考书之列。给不到五星是觉得排版和图片还不够好:我相信浦睿做的这个版式已经很“青春”了,但还是没有完全跳出古板教材排版的窠臼,部分图片的清晰度不够且存在明显色差,还有一个问题是图片没有编号,正文没有“参见图X”,需要读者自己匹配,而有些图正文似乎并没有提及。

评分

基本都是干货,序章还用短短的篇幅介绍了琳派,作为查阅浮世绘知识的索引是一本足够了,浮世之美正如书中所言:浮世不过一梦,何必如此认真,还是将眼前美好瞬间化作永远的记忆吧。

评分

全面、深入、通俗的浮世绘历史。作为外行,以前看浮世绘,总觉得风格大都差不多,因此兴趣不强,经过本书的梳理,就能有一些较深的理解了:哪些风格实际上是从中国画变来的,哪些是从西洋画吸取的,画上人物的动作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画家之间的差异、传承、演变的微妙处是什么,诸如此类,经过这番鸟瞰,才发现早期的画家只偏爱铃木春信;而到了18、19世纪,至少书中所选几乎张张都爱。最后三章关于浮世绘对欧洲绘画、陶瓷的影响、与印象派的关系,特别是梵高临摹浮世绘的对比图像,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小遗憾就是“春画”一章,选图很明显遮挡了X部分,想来是国内使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