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孔书玉上世纪90年代至加拿大留学,后在北美和澳大利亚的大学文学院里教授文学和电影,并在北美、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多地客居、旅行。不同于一般浮光掠影的游记,作者在这些贯穿二十多年的海外阅读和游历文字中,多从与某地有关的电影和艺术家的作品、书店、美术馆和公共图书馆出发,以一个阅读者的视角,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和风土人情,并生发出充满热情和有想象力的对话空间,不断发现新的故事。书中所介绍的作家和艺术家,既有一般读者熟知的门罗、德波顿、李安等,又有在中国不算知名的麦克唐纳、阿娜伊斯等,这些作家作品在作者笔下释放着他们各自独特的魅力和令人尊敬的价值,让人着迷。
孔书玉,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士, 比较文学硕士,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亚洲研究博士。曾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多所大学任教,目前是西蒙菲沙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人文学系终身教授。该校林思齐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亚洲文学、电影和传媒以及海外华文文化的教学与研究。
除了两部英文学术论著Consuming Literature: Best Sellers an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Literary Produc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opular Media, Social Emotion and Public Discourse in Contemporary China ( Routledge, 2014) 外, 书玉还与人合译小说集 Beijing Women: Stories (MerwinAsia, 2014)。此外还有若干作品发表于《读书》和《书城》等杂志。
作为一位在三块大陆和两种语言之间生活和写作的人文学者,书玉希望能用文学原创语言表达和传播人文精神, 做一个世界主义的践行者。
虽然作为评论家,评价作家和艺术家的风格,推介其作品是一种常规操作,但在此之外,书玉的评介则更注重对目标作者和作品的内心,内涵的发掘,读她的评论,可以明显感觉到,她一直努力让自己的心更贴近作者和作品,让感觉的触角尽可能远,尽可能广,尽可能深地去触摸,乃至渗透...
评分这绝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文学评论集,而是一本交织着作者对种种文艺作品的感悟和几十年来移民生活的心路历程的回顾,充满着别样情怀的“故事” 作为一位文学教授,书玉对文艺作品,尤其是小说的评论是很到位,很精准的,本书的第一篇《旅途中的朋友》中,她对于长篇小说和短篇...
评分一本写了好几年的书,是伴随着人生的旅程完成的。“它们是分别写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和我生活的不同时期。”(344) 里面很多文章在《书城》和《读书》杂志上发过。作者很用心地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介绍性书评,而是是那种凝练了很多信息和个人经历的文字。 用个人的体验,解释叙...
评分虽然作为评论家,评价作家和艺术家的风格,推介其作品是一种常规操作,但在此之外,书玉的评介则更注重对目标作者和作品的内心,内涵的发掘,读她的评论,可以明显感觉到,她一直努力让自己的心更贴近作者和作品,让感觉的触角尽可能远,尽可能广,尽可能深地去触摸,乃至渗透...
评分我是一名从业几十年的金融工作者,平时忙碌着和金融有关的各类事务,偶尔发现一本好书,爱不释手,读着读着很放松自己。本书作者对于世界的兴趣和热情,正是我年轻时的想做的,因为职业的选择而随之淡化,而现在的我,因为看到作者的《故事照亮旅程》,让我有了重启年轻时的想...
I711.6 /39
评分边走边读,向往的生活。
评分挺好看的一本书,可以作为读书风格的拓展,带你认识很多新的作家和平时不怎么接触到的文学风格
评分被安利了好多作家和书~
评分重新点燃文学阅读的热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