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发表于2025-02-16
巫蛊之祸与儒生帝国的兴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公元前91年八月,西汉都城长安被戾气笼罩着。遵照皇帝的旨意,一群胡巫(有可能来自中亚)在禁苑、宫殿和朝中高官的私邸宅基大肆挖掘,寻找用于祝诅巫术的人偶。军士将感应到巫蛊邪气之处团团围住,将蛊者与夜祠者尽数收捕。
这一幕血淋淋的政治惨剧在江充指控太子刘据亦参与了巫蛊阴谋后达到了高潮:在太子宫中发现了刻有诅咒受害者形象的木俑。无以自明的太子诛杀了江充及其随从,自掌禁军。此时并不在都城的武帝闻变后火速回驾长安,同时命最忠诚于自己的军队镇压这场叛乱。
作者通过汉武帝时期和随后的昭帝、宣帝、元帝时期高级官员出身身份的数据统计和比较,认为汉武帝后期的巫蛊之祸导致大批担任高官的军功贵族后裔被杀,导致儒生阶层在官僚群体中迅速崛起,成为其后三公九卿的主体,从而促成了第一个儒家帝国的兴起,在秦汉史研究领域中可谓独辟蹊径。
蔡亮,生于重庆合川。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史哲实验班,本科毕业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7年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圣母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2012-2013年任剑桥大学沃福森学院客座研究员, 2015 春季任斯坦佛大学访问学者。致力于中国思想史政治历史研究,著作聚焦于秦汉帝国, 数字化重构史料,灾异学说,汉代法制史,儒生与官僚体系的互动。
对学界“汉武以降儒学定于一尊”这一传统观点的釜底抽薪,儒教本位者必然难以认同。?蔡亮女史擅于统计数据以解读资料,通过对西汉的高官阶层与经学群体的列表分析,有力证明汉武帝时期根本没有崇奉儒学、也不存在儒学集团,儒学势力在当时还不入流。由于巫蛊之祸导致勋贵集团衰落,儒生集团方乘虚而入,借儒家的歪理邪说给霍光专权与宣帝继统背书,从而日益壮大,甚至虚构学统。据此,诸多传统论断均将改写,譬如作者强调的察举制导致儒生崛起论(216页),以及作者未谈的汉武帝封禅与儒家相关论。14、33、210页多次征引一部素有争议(是否抄袭)的论著,或可直接核查原书。?后记“投稿给期刊时,收到拒信是日常的一部分”(251页),直戳泪点。?
评分作者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在巫蛊之祸前后,儒士在西汉政治上呈现迥异的状态。此前,立足于武帝朝的高官(三公九卿),儒士出身仅七八人,与庞大的军功集团和外戚集团根本无法相提并论。是惨烈的巫蛊之祸,导致卫太子集团覆灭,这场持续五年的大动乱,是武帝晚年控场能力下降造成的政局大失控,各大权力集团逐一覆亡。而霍光则是乘乱而起的受益者。霍光读掌朝政二十年,立三帝,他需要建立政治合法性,于是借助儒家的周公辅政学说窃有权力。汉宣帝继任后,他发迹民间,身份成疑,也需要儒士的天人感应说树立合法性。儒士遂在汉宣帝朝渐渐填补政治空白,他们大多有清晰的师承关系,在地方也有漂亮的行政成绩单,并且不断宣传儒学的天命,连接成了儒士的庞大集团。作者否定了元帝朝是儒教帝国的发轫,把目光锁定宣帝朝,理论大胆,有条有理。
评分数据统计印象深刻,但勋贵与儒生之间的空白就只能用二者之一填充吗?就一定能通过巫蛊事件彻底翻转吗?看完后反而觉得数据统计不可信了
评分汉武帝时期与文法吏相比儒生并未在朝堂上取得优势地位,这不应该是对武帝朝那段历史稍微有些了解的人们的常识吗?作者这是写了一本书来反驳中学历史教科书上的结论?
评分后记看来有些故事。
本书所针对的传统研究,大都是所谓的北美学界旧说和一小部分日文研究。作者引用了大量英文学界的研究,可以说殊无必要。从参考文献可见作者对近二十年的中文和日文研究非常不熟悉。本书博士论文完成于2007年,但从参考文献来看,到今日出版时修改幅度不大,更没有参考近十年大...
评分 评分本书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对武帝以前西汉儒学传承和儒生地位的质疑及说明《史记》和《汉书》有意地对汉初儒学传承进行了“构建”,质疑的恰到好处,一下子就指出了了司马迁在《儒林列传》中的描述的各种经典的师承渊源的不靠谱之处,那些连姓名都不清楚且十分高寿的老儒生们到底是...
评分在传统的史学叙事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的重要功绩之一,本书却提出了一种反对意见,作者通过数据分析,总结认为,在汉武帝时期,儒生是一群被边缘化的群体,而巫蛊之祸的发生,则给了儒生登堂入室乃至成为朝堂核心力量的机会。 儒生在汉武帝的治下得到重用的假象...
评分在传统的史学叙事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的重要功绩之一,本书却提出了一种反对意见,作者通过数据分析,总结认为,在汉武帝时期,儒生是一群被边缘化的群体,而巫蛊之祸的发生,则给了儒生登堂入室乃至成为朝堂核心力量的机会。 儒生在汉武帝的治下得到重用的假象...
巫蛊之祸与儒生帝国的兴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