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一个战争频发的年代,各路诸侯在军事谋画、战略布局的时候,无一不会把地理因素考虑进去。本书正是以地理的视角讲述三国的那些人和那些事,通过最直观的地图,结合地理分析,告诉读者这些历史事件和战争到底发生在哪里,为什么偏偏发生在这个地方而不是别的地方,以及这其中的地理因素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李不白,知名作家,湖北黄冈人,现居北京。毕业于武汉大学地图学专业,后从事地图编辑工作十数年,编辑出版各类地图册近百种。从小喜欢文学,因文学而读历史,二十多年笔耕不辍。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局》《活见鬼》《归去来兮》,以及长篇系列小说《麒麟台》等。
其《透过地理看历史》系列作品,图文并茂,融地理、地图、历史、文化于一体,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地理的先天因素,自古以来就决定了很多东西,历史的发展也是地理空间的相互碰撞,这本书真的很有趣,通过地理地域的解读,站在上帝视角看历史。 开局一幅图,中央政权的衰落,导致各路诸侯闪亮登场,欢迎来到连年战乱而又精彩纷呈的三国时代。 通过地图可以看到兵家必争的几大...
评分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哪怕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千八百年,三国史仍然是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种热度,不仅表现在《三国演义》的脍炙人口和三国题材的影视改编,还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三国史中的战略与战术,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三国文化。 同样是讲述三国史,《透过地...
评分本书主要的介绍内容是有关三国的历史,从最开始的黄巾起义到最后的三国归晋,基本上三国的历史都简单的梳理了一遍。 这本书的亮点在于作者是将地理知识与历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科普的,书中配了多幅有关三国的地理图片,从图片中我们能够很直观的了解到当时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军队...
评分粗看一遍,发现书中错误不少: 1 汉末“八关”之一是轘辕关,书中都错写成了轩辕关; 2 中平五年是188,书中第4页错写成189年; 3 作者在第33页宣称汉末三国平原是郡,晋时才改为平原国。因此刘备的官职平原相是陈寿搞错了。事实上《三国志》有7处提到平原相,建安十一年之前平...
评分读三国的时候,我们往往被其中大量的故事所吸引,隆中对、赤壁之战、大意失荆州等等都被我们津津乐道。我们感慨着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为关羽的没落退场而难过之时,是否有想过这些故事为什么会成为经典?为什么有很多地区都被称为兵家必争之地。 读历史怎么可以不看地理,读三国...
尽管有古人的历史演义,有今人的各种讲述,作者仍然独辟蹊径,呈现了一部活灵活现的三国时代逐鹿中华的地理历史。以往只知三足鼎立,但有了作者的地图,才知天下十三州,曹操独占十个,东吴两个,刘备只有一个益州。居然还有一章专门科普赤壁之战的东风???? 特别喜欢的几章,一是第17章濡须口太有意思,曹操挖运河连通南淝水东淝水,大船直逼江东;孙权又在两山夹击处修建濡须口阻击曹操。如果没有这些地形水系图,很难理解两军对峙的局面。 二是诸葛亮姜维前仆后继北伐的局势地形线路图,对了解四川盆地、秦岭的地理概念,非常受益。三是,几个兵家重镇如洛阳襄阳荆州汉中,结合地理位置的解读非常精彩。
评分比史书有趣,比小说靠谱,再搭配各种地形图,读起来酣畅淋漓。作者还特别乐于去延伸科普一些辅助性的知识,比如东风是如何借的,蜀道是怎么难的。晋六路大军伐吴的席卷之势看得很爽。总之是很不错的阅读体验。期待作者继续写下去。
评分还是挺好看的
评分读三国品三国的首选地理参考书,读完本书对三国的历史会理解的更深刻,应该是三国爱好者的必备的案头读物。
评分尽管有古人的历史演义,有今人的各种讲述,作者仍然独辟蹊径,呈现了一部活灵活现的三国时代逐鹿中华的地理历史。以往只知三足鼎立,但有了作者的地图,才知天下十三州,曹操独占十个,东吴两个,刘备只有一个益州。居然还有一章专门科普赤壁之战的东风???? 特别喜欢的几章,一是第17章濡须口太有意思,曹操挖运河连通南淝水东淝水,大船直逼江东;孙权又在两山夹击处修建濡须口阻击曹操。如果没有这些地形水系图,很难理解两军对峙的局面。 二是诸葛亮姜维前仆后继北伐的局势地形线路图,对了解四川盆地、秦岭的地理概念,非常受益。三是,几个兵家重镇如洛阳襄阳荆州汉中,结合地理位置的解读非常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