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思想史

法国大革命思想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英] 乔纳森·伊斯雷尔
出品人:后浪
页数:816
译者:米兰
出版时间:2020-11
价格:13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3931854
丛书系列:汗青堂
图书标签:
  • 法国大革命
  • 思想史
  • 启蒙运动
  • 政治哲学
  • 历史
  • 欧洲历史
  • 革命
  • 法国历史
  • 罗伯斯庇尔
  • 卢梭
  • 马克思主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以激进的启蒙思想为基础重新定义法国大革命

以思想的交融和碰撞再现跌宕起伏的峥嵘岁月

◎ 编辑推荐

☆以时间为脉络,深入探讨了法国大革命时期冲突不断的各种政治思想和派别,并由此详细分析了它们对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造成的诸多影响;

☆内容扎实又富有独创性,论述大胆而精辟,勾勒出了法国大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

☆出色地总结了前人对于法国大革命的学术成果,提供了革命主要领导人物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又启发推动了新的关于这个主题的论辩;

☆本书作者乔纳森·伊斯雷尔长期深耕政治思想史,在欧美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任职,学术影响力和地位不言而喻,著作等身;

☆2015年美国专业与学术杰出出版奖/欧洲和世界历史类获得者

◎ 内容简介

在人类的思想史上,或许没有哪段时期比法国大革命时期更加炫目。然而,最近几十年来,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学家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政治、经济、文化和各种社会力量激发和塑造的,忽视了自由、平等这些抽象概念。在本书中,作为研究启蒙运动重要历史学家的乔纳森·伊斯雷尔,以革命思想为立足点,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各种思想和流派作为解释和探讨法国大革命起源、发展及终结的基础,为读者展示了革命思想如何从18世纪的激进思潮中生发而出,又如何将革命的领导者分化成激烈冲突的阵营,乔纳森·伊斯雷尔对秉持不同革命思想的法国政治精英之间的分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人类思想的交融、碰撞,共同勾勒出了法国大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

◎ 媒体推荐

伊斯雷尔作为研究18世纪启蒙运动的权威学者,在本书中提出了一个大胆而精辟的论点,即1789年法国大革命是由支持或质疑启蒙思想的新政治学说之间的冲突推动的。 ——《金融时报》

这本书生动地描述了塑造法国大革命以及大革命时期的民众的革命思想,政治思想所能释放的社会力量和抵抗变幻无常的民意时所需的领导力,将会为本书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新政治家》

一部杰出之作,一本内容丰富、引人入胜的作品,这本书带领我们去思考和挑战公认的智慧。

——《欧洲史季刊》

令人印象深刻。

——《泰晤士报》

这本书有着丰富的细节,伊斯雷尔用这部作品为启蒙运动,特别是他所说的激进的启蒙运动,镀上了一层新的光芒。

——《新鹿特丹商报》

本书博学而充满热情,这是一部激动人心、大胆、有价值、有勇气的作品,应该让更广泛的读者看到。这本书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了法国大革命的概念。乔纳森·伊斯雷尔辩称,革命思想导致了法国大革命,推动了大革命向前发展,并构成了大革命的精髓。伊斯雷尔提供了大量关于革命领导层激进派中鲜为人知但令人着迷的人物的细节。

——海伦娜·罗森布拉特,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

没有哪本书可以和这本书相比。这本书既出色地总结了上个世纪的研究成果,也开启了新一轮关于这场重要革命的讨论。 ——威廉·道尔,《牛津法国大革命史》作者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作者 乔纳森·伊斯雷尔(Jonathan Israel),本科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在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在英国多所大学(纽卡斯尔大学、赫尔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工作30年,后来被任命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现代欧洲史教授,2016年退休。

◎译者简介

米兰,毕业于复旦大学和巴黎政治学院,现居巴黎。西方现代史爱好者,译有亨利·列斐伏尔的《资本主义的幸存》。

目录信息

致 谢
前 言
第1章 导论
第2章 报业革命
第3章 从三级会议到国民议会
第4章 “人的权利”
第5章 大革命的民主化
第6章 僵局
第7章 对教会的战争
第8章 斐扬派的革命
第9章 “总革命”的开始
第10章 革命之夏
第11章 分崩离析的共和派
第12章 “总革命”:从瓦尔密战役到美因茨陷落
第13章 世界上第一部民主宪法
第14章 教育:保卫大革命
第15章 黑人的解放
第16章 罗伯斯庇尔的政变
第17章 颠覆大革命核心价值
第18章 去基督教化运动
第19章 “恐怖统治”
第20章 恐怖统治的最后岁月
第21章 热月政变
第22章 后热月政变时期
第23章 “总革命”在荷兰、意大利与黎凡特
第24章 失败的大革命
第25章 总结:作为激进启蒙运动产物的大革命
人物群像
注 释
参考书目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法国大革命和作为其理论先声的“启蒙运动”对人类社会的现代性具有全面开创性的标志意义。法国大革命是一场将民主看作追求大多数人福利的民主革命,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它要求把促进所有人作为社会整体的福利的任务交给政府,力求全面解决“人的权利”上的不平等,而不仅仅是维...

评分

1789年5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这在当时的朝野上下,都是一件非常稀罕的事情。 三级会议虽然从14世纪初,就开始在法国出现,并在扩张王权、征收新税、王位咨询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1614年混乱的争吵之后,175年间再也没有召开过。 路易十六也是...  

评分

在开始今天的严肃文学论题之前,先聊几句轻松的。几天前一名为“蒙淇淇77”的博主顶着“凡尔赛文学”的帽子,连续数天抢占了热搜,连带着法国大革命时期伟大的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与其《忏悔录》中关于断头王后玛丽·安托内特的法国版“何不食蛋糕”的荒谬言论都小火了一把...  

评分

图丨文 逆光鱼 几年前,笔者驻足在卢浮宫的展馆内,面对承载着历史印记的各式珍宝,内心无比震撼。而欧仁·德拉克罗瓦的那幅《自由引导人民》更是让笔者一见倾心,因为它代表着一种伟大的革命精神。从画作中我们看到了这么一幕: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一位女子右手高举象征着自...  

用户评价

评分

激进启蒙运动之所以能够单枪匹马成为法国大革命唯一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它提供了一整套价值体系,它们具有足够的普世性,世俗性以及平等主义倾向,足以在理性、思想自由与民主的基础上发动一场广泛而普遍的解放运动。

评分

我想知道本书写于何时?观念如此陈旧,去年出版此书有何意义(恶意地揣测一下,本书刚过版权保护期)?作者如此着急地将卢梭认定为微软民粹主义的起源、视布里索派为大革命正统而贬低山岳派的模样可真是令人忍俊不禁。当然啦,这本书也有可能是最近十几年写的,毕竟大革命以后,大革命研究从来都少不了屁股决定脑袋的。不过作者之吃相也未免太难看了点。

评分

也不知道作者是怎么用800页捍卫了托克维尔的一个论点的 修正主义的文化史研究如今已经演化为历史材料的军备竞赛 这样自然会逐渐终结大革命 孚雷真是一个先知

评分

激进启蒙运动之所以能够单枪匹马成为法国大革命唯一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它提供了一整套价值体系,它们具有足够的普世性,世俗性以及平等主义倾向,足以在理性、思想自由与民主的基础上发动一场广泛而普遍的解放运动。

评分

本书作者伊斯雷尔指出究其性质而言,法国大革命比起迄今为止所有的后续革命,如俄国革命等更具根本性。因为法国大革命与启蒙运动中崇尚共和、民主与世俗的激进一翼有着特殊的联系。其特有的奠基作用在于它给后来发生在欧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所有革命提供了养料,其中既包含现代共和主义、君主立宪制、民主制的轮廓,也包含了它们所面临的困境。法国大革命带来的社会与立宪原则定义了现代政治世界。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场把民主看作追求大多数人福利的民主革命,它把促进所有人作为社会整体的福利的任务交给政府,力求解决经济上的不平等,而不仅仅是维持秩序并捍卫财产权。它第一次持续尝试建立一种以世俗性、受过教育的、追求幸福、人权为基础的现代性。它力求使结合了机会均等的“社会自由”最大化。这一切让法国大革命成为现代历史的独特中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