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典到前沿

從經典到前沿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常江
出品人:
頁數:368
译者:
出版時間:2020-8-31
價格:72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31512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文學經典
  • 思想史
  • 文化研究
  • 學術前沿
  • 跨文化研究
  • 文學批評
  • 現代文學
  • 傳統文化
  • 知識探索
  • 人文社科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對25位歐美新聞傳播學領域知名學者的深度訪談錄。這25位學者或提齣過影響深遠的原創理論,或在原有學科版圖內開闢瞭新的領域,他們的思想和成果基本代錶瞭歐美新聞傳播學研究的典範,在不同的維度上拓展瞭新聞傳播學學科的邊界,搭建瞭整個學科體係的骨架。

本書作者耗時三年,從中國本土新聞傳播學發展的立場齣發,以這種獨特的方式對學術史進行瞭可貴的記錄,有助於對新聞傳播學有興趣的讀者全麵把握本學科的思想脈絡和前沿動態。

著者簡介

常江,新聞傳播學博士,社會學博士後,現為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媒介文化研究、數字新聞學、視聽傳播等。曾齣版《中國電視史:1958—2008》等學術著作,並以中、英、法文纍計發錶學術論文140餘篇。

鄧樹明,新聞學博士,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傳媒研究中心主任(兼《新聞界》總編輯)。

圖書目錄

第一編
新聞與傳播
邁剋爾·舒德森
新聞學不是一個學科
——曆史、常識祛魅與非中心化 / 003
約翰·杜倫·彼得斯
傳播研究應當超越經驗
——傳播學的技術史視角與人文思想傳統 / 015
伊萊休·卡茨
新媒體加速瞭政治的日常化
——媒介使用、政治參與和傳播研究的進路 / 029
托伊恩·範戴剋
批判話語研究是一種政治立場
——新聞、精英話語與意識形態 / 041
芭比·澤利澤
新聞學應當是一個解釋性的學科
——新聞研究的文化路徑 / 055
丹尼爾·哈林
傳播研究應當追求語境化的思維方式
——比較媒介製度研究及拓展 / 067
剋利福德·剋裏斯琴斯
用存在倫理學替代理性倫理學
——媒介倫理研究對個體理性的 “抵製” / 081
理查德·約翰
技術從未置身於曆史與政治之外
——傳播史研究的當代價值 / 095
弗雷德·特納
技術烏托邦主義是一種失敗的社會變革方案
——民主訴求下的傳播技術批判 / 107
特裏·弗盧
國傢仍是媒介研究的核心維度
——製度比較分析中的新自由主義迷思 / 121
第二編
媒介文化
約翰·哈特利
從文化研究到文化科學
——文化理論對當代知識的破壞性建構 / 137
洪美恩
文化研究是超越國族的世界主義
——不確定時代的身份迷思 / 155
勞拉·穆爾維
流媒體技術使文化民主成為可能
——女性主義電影理論的當代麵嚮 / 167
安吉拉·麥剋羅比
流行文化導緻性彆平等的幻象
——重返伯明翰的女性主義政治 / 179
大衛·莫利
新媒體帶來瞭新的排斥形式
——社交媒體時代的霸權分析 / 191
亨利·詹金斯
社會的發展最終落腳於人民的選擇
——數字時代的敘事、文化與社會變革 / 209
勞倫斯·格羅斯伯格
美國的大學建製導緻文化民粹主義
——文化研究的美國化及相關啓示 / 225
阿曼達·洛茨
未來的電視是一種非綫性文化
——數字時代的電視與電視研究 / 239
第三編
批判傳播學
格雷厄姆·默多剋
馬剋思是一切社會分析的起點
——技術迷思、媒介化與道德詰問 / 253
托德·吉特林
學術與政治從來不是割裂的
——新左派運動的學術鏡像 / 267
羅伯特·麥剋切斯尼
“富媒體,窮民主”法則依然有效
——民主化媒介的理念與實踐 / 279
文森特·莫斯可
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將導緻其自身的衰敗
——馬剋思主義視野下的技術批判 / 293
剋裏斯蒂安·福剋斯
互聯網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
——馬剋思主義視野下的數字勞動 / 307
尼剋·庫爾德利
數據殖民主義是殖民主義的最新階段
——馬剋思主義與數字文化批判 / 321
珍妮特·瓦斯科
新聞不是言之無物的信息碎片
——數字信息霸權批判 / 337
後記 / 353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棒的访谈录,从理论角度,我受益不够多,源于自己理论水平的粗浅,但是在学术研究方面,为自己提供了诸多益处。 第一,学术研究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学术研究是一个对话、沟通的过程,不是闭门造车,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时代对话,从而实现知识生产。而且,在...  

評分

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棒的访谈录,从理论角度,我受益不够多,源于自己理论水平的粗浅,但是在学术研究方面,为自己提供了诸多益处。 第一,学术研究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学术研究是一个对话、沟通的过程,不是闭门造车,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时代对话,从而实现知识生产。而且,在...  

評分

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棒的访谈录,从理论角度,我受益不够多,源于自己理论水平的粗浅,但是在学术研究方面,为自己提供了诸多益处。 第一,学术研究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学术研究是一个对话、沟通的过程,不是闭门造车,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时代对话,从而实现知识生产。而且,在...  

評分

比《探寻社会学之旅》的采访好些,算是依据每人研究领域和个人特色提问,学术性较强,有些八卦但不多。 优点是能对研究理路、问题旨趣、学者网络有个较为宏观的了解,缺点是泛而不深。有意思的是,启发这些大佬的大多源自历史、社会学理论传统,很少直接来自某个纯粹的“传播学...

評分

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棒的访谈录,从理论角度,我受益不够多,源于自己理论水平的粗浅,但是在学术研究方面,为自己提供了诸多益处。 第一,学术研究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学术研究是一个对话、沟通的过程,不是闭门造车,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时代对话,从而实现知识生产。而且,在...  

用戶評價

评分

喜歡彼得斯/孤獨是每一個獨特自我的一部分,也是每一個成長於具備靈性的、後新教改革和書本文化世界的人的一部分/打破人們偏愛對話的成見,不需要答案的交流形式同樣是高貴的,諸如閱讀、祈禱、聆聽、跳舞和存在/我們喜歡去不相關的議題中冒險,然後帶迴來意料之外的相似處/摩擦産生靈感。對安吉拉的幾篇論文感興趣,mark一下《Rock and Sexuality》《Shut up and dance:youth culture and changing modes of femininity》。至於剩下的,有些我讀不懂????

评分

個彆問題還是很犀利 訪談不像是論文上麵的書寫來的這麼晦澀,很適閤作為入門或者擴展

评分

我的理論基礎太弱瞭,有些地方看不太懂(補理論去瞭

评分

勾勒圖景,提供語境,適閤作為輔助。對於提問的深度和準度有點失望,也是追求係列的統一所緻吧。翻譯有點拉低訪談的可讀性。

评分

深度和準度欠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