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活得像升空的火箭,让我自己燃烧殆尽,使夜空获得瞬息光焰。”
-
三岛由纪夫十七岁至三十一岁间十三篇短篇上乘之作
贯穿三岛创作生涯始终
暴烈之死背后的优雅与激情
-
开篇《水中月》完稿时,三岛仅年满十七岁。全文由七篇书信组成,第一人称叙述铺陈开去的文体使双方对话紧密衔接、难以分割,细腻丰满的心理独白扣人心弦。《山羊头》通过描绘男人在战争前后与不同女人交往时能否看见山羊头的转变,来反映主人公内心细微而急剧的变化。现实场景与寓意画面相结合,在故事出现重大转机时使其戛然而止,三岛出奇的表现力与对节奏的鲜明控制让人叹服。标题之作《拉迪盖之死》中,自三岛少年时期起就敬仰的天才作家拉迪盖,如其预言所说“三天之内,我将被神兵射杀”,在科克托的守护下撒手人寰,结束了自己年仅二十岁的生命。从拉迪盖与科克托的相处入手,剖析他内心的动荡与不安,从侧面揭示了三岛自身的心理变迁。
全书篇目行文风格多样,故事类型各异。从中可以领略作者从少年期起挡不住的才情及成熟期时自我表达的老到,也可以体会其自始至终对于精神与肉体、现实与艺术的不懈探索。
三岛由纪夫(1925-1970),日本小说家、剧作家。本名平冈公威,生于东京。一九四九年出版长篇小说《假面自白》,文坛地位确立。一九七〇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写完《丰饶之海》第四部《天人五衰》后自杀。一生创作四十部中长篇小说,二十部短篇小说和十八部剧本集。主要著作还有《禁色》《潮骚》《近代能乐集》《金阁寺》和《萨德侯爵夫人》。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把简介在瀑布下见面 改成在玻璃纸瀑布下见面的 一开始说在瀑布下见面是因为三岛多次提及瀑布 丰饶之海中写到过 沉潜的瀑布中也是 瀑布在我看来是宁静的自然循环变化的暴烈表现 也是三岛的美学概念 后来改成在玻璃纸瀑布下见面 是因为我想要变化中的静止 凝固于...
评分收到书后读了一周,每天睡前看一两篇,南方夏日的夜晚闷热而寂静,三岛的文字如同窗外幽绰的花影,窸窸窣窣地入我梦来。 读三岛的短篇最有意思的是追溯他的创作生涯,寻出早期的短篇和成熟期的长篇里那些一脉相承且逐渐生长圆熟的主旨。第一篇作于十七岁的《水面之月》就已经足...
评分第一次仔细的读三岛由纪夫的短篇小说,不禁感慨作者繁复细密的文字,诡奇的想象。 本书作为三岛由纪夫早期短篇小说集,第一篇《水面之月》是17岁的作品。 这篇《水面之月》由7封书信构成,以不同的写信者写给不同的收信人,构思奇特。处读之下有点莫名所以,反复阅读,才能于细...
评分真实与虚幻 三岛由纪夫,作为日本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他是日本文学史上绕不过去的人物之一。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善于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数笔就能以小见他的寻觅到人性的真实。他的成长经历造就了他写作的风格,他成长于二战前期,继而参加二战,又参加日本的...
评分收到书后读了一周,每天睡前看一两篇,南方夏日的夜晚闷热而寂静,三岛的文字如同窗外幽绰的花影,窸窸窣窣地入我梦来。 读三岛的短篇最有意思的是追溯他的创作生涯,寻出早期的短篇和成熟期的长篇里那些一脉相承且逐渐生长圆熟的主旨。第一篇作于十七岁的《水面之月》就已经足...
读了一部分——拉迪盖之死,魔群经过,伟大的姐妹——放下了
评分三岛短篇集。前面几篇能感觉三岛开始比较稚嫩,缺少了些什么。最喜欢《星期日》,那种残忍的美,带着浓烈的哀愁。《箱根细工》次之,最后结局耐人寻味。《伟大的姐妹》则透露着三岛灵魂里的冲动与反叛。这几篇足以给满分。
评分和天涯故事一个感觉
评分翻译似乎不太好,弃读。待懂日语的朋友看看原作是否也这墨迹风格,句子黏黏糊糊的。
评分人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对方,这是连接人与人关系的唯一桥梁。 篇与篇之间相差太多,不大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