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浮世与病榻

夏目漱石浮世与病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一頁folio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日] 夏目漱石
出品人:一頁folio
页数:320
译者:陈德文
出版时间:2020-6-1
价格:2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9640918
丛书系列:文豪手帖
图书标签:
  • 夏目漱石
  • 近代文学
  • 日本文学
  • 文学批评
  • 浮世
  • 病榻
  • 文化研究
  • 思想史
  • 文学史
  • 名家名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从伦敦浮华到日本市井,从书斋到病榻,日本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的人间观察:“头脑里不要只惦记着活下来的自己,也要想想那些在生命的钢丝上一脚踏空的人。”

·

★日本文学翻译名家陈德文教授译本,该译本被评论界认为“更富人情味,亲切又贴近生活,质朴中透出真情”, 更贴近夏目漱石的写作心态。

·

★同为“猫奴”的 顾湘专文推荐——苦短人世间,一颗发光的露珠。

·

★献给新青年的全新风格,经典与二次元的灵感碰撞:日式文库本×新锐设计风×特约手绘师配文插画。

·

★他是村上春树心仪的大文豪,又让坂本龙一感叹“同病相怜”,还是众多作家的精神导师。作家之偶像夏目漱石,用孤独与坚定之笔,勾勒悠长余味的人生百态。

·

★本书收录名作《永日小品》——鲁迅挚爱并曾亲自翻译:在东西方的文化拉扯间走钢丝的知识分子,如何试图找到自己的平衡。

·

????【内容简介】

“想到世上的人都比自己亲切。自己住厌了的世界,忽而又春风骀荡。”

既精于古典又引领新浪潮,既自省又深爱人世间,处在东西方文化碰撞、新旧美学拉扯之间的夏目漱石,这一次不再讲故事,而是讲起了自我与他者。从伦敦书斋到禅寺病榻,看遍浮世悲欢,披露人生细节,记述人情往来、家庭生计,展露出一个为人所不知的、更脆弱也更真实、更孤独也更亲切的夏目漱石。

·

本书所收录的《永日小品》为夏目漱石著名随笔集,每一篇都充满了作者独到细致的深刻观察,其风格直接影响了鲁迅的创作。其中《挂轴》《库莱格先生》二篇,是鲁迅最早翻译的夏目漱石作品,也是中国首次翻译的夏目漱石作品。

《往事漫忆》则是夏目漱石身患大病之时,以病痛之身写下的生命纪录。其中既有琐末细事又有痛楚思考,是一份真实而严酷的生命文本。对于夏目漱石来说,疾病既是生死的考验,也是心灵的净化,其实与现代人的生命处境也息息相关。

·

????【名家推荐】

夏目漱石的著作以想象丰富、文词精美见称,是明治文坛上新江户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

——鲁迅

·

漱石的作品,对我来说,总是渗透着一边在阳光下舒展身体阅读一边听着震耳欲聋的快速列车的回忆。

——村上春树

·

他似乎比我们更多更清晰地感受到对面站着死这件事,一边活着,一边死去,一边病着,一边创作,真是感人。

——顾湘

作者简介

夏目漱石(1867—1916)

本名夏目金之助,日本近代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写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

他的门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他一生坚持对明治社会的批判态度,其头像曾被印在日元1000元的纸币上。

目录信息

推荐序
人世间,一颗闪闪发亮的露珠
·
第一辑 永日小品
元旦

小偷
柿子
火盆
下宿
过去的味道
猫之墓
暖梦
印象

山鸡
蒙娜丽莎
火灾

挂轴
纪元节
往昔
声音

变化
库莱格先生
长谷川君和我
正冈子规
子规的画
三山居士
初秋的一天
愚见数则
入社辞
·
第二辑 往事漫忆
再度住院
院长和病人
詹姆斯教授
往事的情趣
吟诗作句
读《列仙传》
病中的书
呕吐
殿下的问候
洪水
妻子的信
裸客
死而复生
病危
生死
病卧
死后的意识
病床上的天地
情谊
疾病的幽趣
陀思妥耶夫斯基
白衣护士
我们的社会
我和画
孩子们
病馋
艺术和职业
胡子
寺鼓
花草
白发人生
病愈回归
病院的新年
·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简直无法用我浅薄的语言来表达对这本书的喜爱。病榻之间的对生死的体悟和种种纤敏人情与琐事的描绘,有时会有种阅读史铁生作品的感觉。两位都是我非常喜爱的作家,毕竟我对这种描写人间小事的感悟与随笔记录完全没有抵抗力。 短短的小说篇章也写得很精妙,尤其喜欢《声音》那一...

评分

(以下故事纯属虚构,为本人读过《文豪手帖》后所杜撰,聊作读后戏作,请勿轻信。) [那些年我与三位日本文豪的交集(上):永井荷风篇] [那些年我与三位日本文豪的交集(下):芥川龙之介篇] 长与胃肠医院开在明治二十九年,口碑不错,本院设在麹町区。 我来到的时候,夏目先...  

评分

我的第二套书也上市了——一頁文库本“文豪手帖”。从2019年开始断断续续看稿,到2020年6月结集,本以为只是一套小小的日本名家随笔集,哪会料到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这套书在我心里的位置产生了某种奇异改变。 现在还读一百年前别人的心情,不过时吗? 说实话,其实在接到...  

评分

我的第二套书也上市了——一頁文库本“文豪手帖”。从2019年开始断断续续看稿,到2020年6月结集,本以为只是一套小小的日本名家随笔集,哪会料到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这套书在我心里的位置产生了某种奇异改变。 现在还读一百年前别人的心情,不过时吗? 说实话,其实在接到...  

评分

简直无法用我浅薄的语言来表达对这本书的喜爱。病榻之间的对生死的体悟和种种纤敏人情与琐事的描绘,有时会有种阅读史铁生作品的感觉。两位都是我非常喜爱的作家,毕竟我对这种描写人间小事的感悟与随笔记录完全没有抵抗力。 短短的小说篇章也写得很精妙,尤其喜欢《声音》那一...

用户评价

评分

【2020053】夏目漱石哦,真真是顶可亲可爱的那种文豪。写春风骀荡的人世,是和暖、温润、自在的,苦痛之处也洒脱,交往的人,也都颇相似地带着点儿侠气与天真,唉,你就会重新觉得世人颇值得神爱【喂】文字也美,清清亮亮的,如同“一颗闪闪发光的露珠”(顾湘语);即使写到后来,半本“病中吟”,写日日咳血、反复昏迷、在生与死的界石周遭徘徊,亦无衰朽气,摧折愈猛,灵光愈耀——尤其《病床上的天地》,人已经虚弱到“将横在肋骨左右的手举到脸的旁边”都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就像长眠于铺着棉花的棺材里”,诗照写,“早晨的寒冷呵,撼不动鲜活的骨头。”感受力不枯不竭,“那些守护我的人,占据着我的视线达不到的一侧,他们对于我来说,如同神灵一般。”最后表白陈德文老师,连文绉绉的《愚见数则》都能译出夏目风的萌感来,有厉害到!

评分

第一辑永日小品,就是书名里的~浮世,是日子本来的样子了。炭盆颜色里,一日的暖气。水仙瘦弱,猫墓的水碗,被老鼠啃过的柴鱼花。过去的琴键,缓敲的各自澄明。第二辑往事漫忆,是身在书名里的~病榻。病痛折磨多年像总在提示他,希望和无望的焦灼煎熬,意念挣脱出病体的自我张望。近在咫尺的生死两立,令微茫的生之光华都格外闪烁,就这样春天也又到来,那就是他生死眼前的“春风骀荡”吧。喜欢那篇~静默里侯到命运钝击的《寺鼓》。4.5

评分

读夏目漱石《浮世与病榻》,本来空调引发的小喷嚏,读完喉咙忍不住痒痒,小声小声地咳喘了。没办法,看他写烟火浮世,看他写病中三味,其中生之欣然,死之淡然,看来看去写得都是自己,真有移情换形之效。

评分

好玩儿,夏目漱石大人像个唠叨的老头儿,词里间又有小孩的洒脱,从前日子苦啊,把我们大人给冷的,这辈子应该最怕冷了吧!喜欢

评分

插图和装帧都非常精美,陈德文老师的译文熨帖舒适(读来真如微风拂面),从浮世到病榻,竟涵盖了整个人生历程,虽由简短小品文组成,然而蕴藉着整个光阴的重量。「浮世」篇章很有日常烟火气息,可爱,随性,灵动,写逝去的猫,斑斓的暖梦,子规的画,夜闯的小偷,来往的青年才俊,寻隐者不遇式的火灾,将命运托付给我的鸟,好一个春风骀荡的世界!「病榻」部分则几近浓郁黑色,因胃溃疡而饱受病痛折磨之余,仍将精神寄予清明的思考,虽自谦为“卧病中的抒怀和叙事”,但他感悟到“头脑里不要只惦记着活下来的自己,也要想想那些在生命的钢丝上一脚踏空的人”,真乃大境界;描摹居于阴阳悬隔状态的意识,肉身被困而意识无限飞升——“逃遁的梦的余味,古老记忆的踪影,消泯的印象的踪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