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类学的旨趣

历史人类学的旨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赵世瑜
出品人:
页数:228
译者:
出版时间:2020-1
价格:4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3253357
丛书系列: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图书标签:
  • 历史人类学
  • 赵世瑜
  • 历史学
  • 人类学
  • 社会史
  • 史学理论
  • 历史
  • 明清史
  • 历史人类学
  • 旨趣
  • 文化研究
  • 社会历史
  • 田野调查
  • 本土知识
  • 跨学科
  • 历史阐释
  • 民族志
  • 学术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历史人类学的英文名称为Historical Anthropology。历史学是其学科本位,概括来说,是借鉴人类学家参与观察的方法,走出书斋,走向田野,以对传统史料的掌握为基础,搜罗地方文献,族谱、碑刻、契约、文书、仪式、传说……试图从对具体语境的文本的阐释中,尝试对一统的中国文化中存在的地域差异进行解释,说明一个个的“地方”是何时、如何被整合进统一的中国的。具体地讲,历史人类学的学术史、基本概念究竟是什么,是如何实践的,是非常有必要介绍给大家的。本书从这三方面进行论述,试图让大家对历史人类学有一个宏观把握。

作者简介

赵世瑜,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教育部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10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史、历史人类学及民俗学史。主要著述有《在空间中理解时间: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狂欢与日常:明清时期的庙会与民间文化》等多种。

目录信息

自 序
附:“华南研究”与“新清史”应该如何对话
学术史:从社会史到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
概念:结构过程·礼仪标识·逆推顺述
个案:多元的标识,层累的结构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人类学是历史田野时必须理解的一种方法。

评分

我记得上学期在贺老师的课上看过第一章,居然是一月份才出的书。先睹为快了。

评分

●20世纪60年代左右,诸多人类学家长期研究着殖民地社会。在中国,这些地区本来是没有正统文字历史的。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被发现了——在各个地方上,存在着明显的历史记录行为和相当规模的方志文献储存。 ●如果要继续进行社会研究,那么时间因素显然已成为其研究的必要条件。而此之后,诸多人类学家认识到了“从来没有无历史的文化”,并接受了历史的加盟,以全新的角度进行社会研究。进而使“历史人类学”这一名词逐渐被承认并使用。 ●历史研究不论是听起来还是实际上都是有些僵硬且枯燥的。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搜寻、筛选并整理归纳,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是治疗失眠的良药之一。但历史本不应是死板的,她存在于每一个微小的现实元素中。在河流、山川、城市、乡村、古屋、枯坟以至于信件文书、石碑雕刻中,历史无处不在。

评分

唯一的问题是有点贵……

评分

重塑中国历史研究的样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