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的来处

光影的来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出版社
作者:卢玮銮主编
出品人:
页数:216
译者:
出版时间:2019-10
价格:6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0015007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电影
  • 张国荣
  • 电影理论
  • 文学
  • 香港文学
  • 专业
  • 2019
  • 2081
  • 光影
  • 叙事
  • 情感
  • 人生
  • 思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02年,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玮銮开设了“文学与影像比读”课程,以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的小说作为研读对象,并邀请相关的演员、导演、作者为学生演讲及接受访问,对影像与文学展开了不同角度的探索。

本书收录了张国荣、伍淑贤、许鞍华、刘以鬯的演讲及访谈记录。游走于影像与文学两种完全不同的媒介中,他们的创作者说,出于文学,入于光影。文字与光影交错之间,互为参照。

作者简介

主编简介

卢玮銮

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2002年退下教职,改任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主任。著有《香港故事:个人回忆与文学思考》《香港家书》《夜读闪念》等。

熊志琴

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主修中国语言及文学,200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现于香港浸会大学语文中心任教。

目录信息

前言 卢玮銮 .................................................................... 1
张国荣:如何演绎李碧华小说中的人物 ...................................................... 4
伍淑贤:从影像到文字 ............................................... 44
许鞍华:改编与怀旧——由《倾城之恋》谈起 ................................................................. 92
刘以鬯:谈《酒徒》及《对倒》 ........................................................ 156
后记 熊志琴 .................................................................... 207
附录1 .................................................................... 208
附录2 .................................................................... 20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888年,世界上第一部电影《Roundhay Garden Scene》诞生,它仅仅有两秒;1895年,法国摄影师路易·卢米埃尔在巴黎卡布辛路的大咖啡馆,用活动电影机举行首次放映《工厂大门》,这被认为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据说,《源氏物语》是世界上第一部长篇纪实小说,该书问世于日本的平...  

评分

通俗而言,文学是文字的艺术,电影是光影的艺术,自电影诞生以来,它便从文学中汲取灵感。随着电影艺术、技术的发展,两者之间的跨界现象越来越普遍,阅读文学、观看电影,都必须转化为私密的个人体验,都需要投注情感与思考。其次,文学与电影作为艺术的形态,它们最终关注的...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于文学作品的热爱总是要大于影视作品的,我总是认为“剧不如书”.一部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再好,比起原著来还是稍微逊了那么一点。其实我也明白自己上述的看法未免有些偏执,影像与文学本就是两个不同的媒介,文字所要表达的思想,在电影中是很难明确展现的。...  

评分

影像与文学虽然诞生时间先后有别,却都是最美的艺术形式,且如双生花一般,互相映衬,互添光辉,好的影视作品为文字增光添彩,而好的文字大家也想看到所改编的影视作品,每一位对文学与电影都感兴趣的人可能都思考过两者之间的关系,我想在这本《光影的来处》中,大家或能找到...  

评分

通俗而言,文学是文字的艺术,电影是光影的艺术,自电影诞生以来,它便从文学中汲取灵感。随着电影艺术、技术的发展,两者之间的跨界现象越来越普遍,阅读文学、观看电影,都必须转化为私密的个人体验,都需要投注情感与思考。其次,文学与电影作为艺术的形态,它们最终关注的...

用户评价

评分

所谓“来处”,是指电影改编的原著,包括了四篇座谈的整理文字。最难得的是张国荣的那篇,可以说字字又见其人风采;伍淑贤的那篇感触不深,电影我也没看过;许鞍华的一篇最实在,也敢于承认自己在《倾城之恋》和《半生缘》上做的不好,他对演员的选择也颇有时代感,什么周迅黄磊赵薇,还蛮有趣。但刘以鬯这篇我认为最好,因为唯有这一篇的重心是在文学而非电影,有一些他与现代文学史的关系如和端木蕻良、姚雪垠等。四篇访谈都比较珍贵,所谈论的问题都很有意义,就是太少了不过瘾。每一篇访谈后都附了相关的原著片段,这一比较啊,还是张爱玲好看,怎么看都好看,其次是《酒徒》,也实在是好看。李碧华这么一并列,宛如丫鬟了。

评分

一位演员,一位导演,两个作者,来讨论文学和影像的异同。虽是讲座稿件整理,但其中也有很多趣致之处,印象最深的是许鞍华说自己如何仓促拍成倾城之恋,以及刘以鬯先生将自己给端木蕻良写的书撕成单页多次寄送,如此真挚。四位讲者中,两位已经远逝,庆幸世上有文字和影像这样的方式,将他们的时光留得更久、更久一些。

评分

最实在的是许鞍华的一篇。但这本书太不实在了,基本只是四篇录音实录……内容太单薄。

评分

一位演员,一位导演,两个作者,来讨论文学和影像的异同。虽是讲座稿件整理,但其中也有很多趣致之处,印象最深的是许鞍华说自己如何仓促拍成倾城之恋,以及刘以鬯先生将自己给端木蕻良写的书撕成单页多次寄送,如此真挚。四位讲者中,两位已经远逝,庆幸世上有文字和影像这样的方式,将他们的时光留得更久、更久一些。

评分

珍贵的是哥哥的那一截,可惜他的内容最少。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霸王别姬的结局是哥哥和张丰毅一起想出来的。假如有更放开的环境,更无需顾虑审查,霸王别姬会被哥哥演成什么样子…… 哥哥说有一场戏他要搂着张丰毅的腰,但是张丰毅紧张得全身在发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