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者谁

金庸者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孔庆东
出品人:
页数:424
译者:
出版时间:2019-10-1
价格:89
装帧:裸脊精装
isbn号码:978730130689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金庸
  • 孔庆东
  • 文学
  • 北大
  • 金庸小说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民族观
  • 文艺理论
  • 金庸
  • 武侠
  • 小说
  • 文学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金庸为什么会被攻击为“豺狼镛”?

金庸小说中负心薄幸的“表哥”慕容复、汪啸风们,原型真的是徐志摩吗?

金庸笔下武功最高的是谁?王重阳、张三丰、东方不败可能都排不上号。

为什么金庸笔下的美女都爱女扮男装?

……

本书以孔庆东教授在北大中文系开设的“金庸研究”课程课堂录音为底本整理成书,将场场爆满的孔庆东北大课程向大众敞开。秉承实录精神,力求再现原汁原味的现场气氛,保留生动幽默、一针见血的“孔氏”文风和灵光乍现的思想火花。

与之前孔老师偏重于细读、分析金庸小说不同,本书主要从现象学、文化、文学、武侠四个方面,将金庸、金庸武侠小说作为六十年来重要文化现象,进行以武侠文学为核心的大文化研究。作者尊重文本、搁置先见,以问题统摄文本,启发大家深入思考。具体研究的问题有金庸的生平、社会关系、民族观、人生观,金庸小说中的武功、爱情、侠义等。孔老师博闻强识、思维敏捷、眼光毒辣,充满哲思的独到见解在文中比比皆是,他不仅仅是在讲金庸,还是在教大家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

作者简介

孔庆东,人称“北大醉侠”,被誉为“继钱锺书以来真正的幽默”!不把自己关在象牙塔中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央视“百家讲坛”著名坛主,新浪文化博客首席博主。1983年自哈尔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曾以最高票数当选北大“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暨‘十佳教师’”。孔老师博古通今,有奇才异想,写文犀利独到、天马行空、任意挥洒。

十余年来,孔老师先后写出当下中国罕见的痛快文字,让你“先是笑到要‘死’,再是忙着深思”,其《47楼207》《空山疯语》《超越雅俗》《正说鲁迅》《金庸评传》《笑书神侠》等书一直畅销不衰。

目录信息

前言 i

课程介绍
第一课 3
内容提要:课程介绍、要求、计划
介绍金庸小说的版本、衍生品
介绍金庸及金庸小说研究者

金庸者谁
第二课 31
内容提要:毁毁誉誉说金庸

第三课 69
内容提要:“作者”“创作者”“叙述者”“人称”之间的复杂关系
“叙述者”金庸
查良镛与“查”姓家族
金庸的亲戚与金庸小说中人物的关系
“少年游侠”

第四课 99
内容提要:“南来白手少年行”
“中年游艺”

第五课 128
内容提要:双笔格局,一手写武侠,一手写社论
“晚年游仙”

功高几许——金庸小说中的武功
第六课 157
内容提要:什么叫武功,历史上的武功是什么样的
“纸上武功”的发展路径

第七课 185
内容提要:金庸笔下武功的特点
《书剑恩仇录》《碧血剑》《雪山飞狐》《飞狐外传》《连城诀》《侠客行》《白马啸西风》《鸳鸯刀》《越女剑》中的武功

第八课 217
内容提要:布置期中作业,请同学们写一段武打场面
《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鹿鼎记》中的武功

第九课 246
内容提要:《天龙八部》中的武功
金庸小说人物武功的总排名
金庸笔下武功的深刻生命、文化隐喻

第十课 268
内容提要:戴同学分享心得:比较金庸小说和古龙小说的同与不同(略)
孔老师补充:金庸小说和古龙小说的同与不同

情是何物——金庸小说中的爱情
第十一课 283
内容提要:“情”这个字
金庸笔下的“情”:爱情、物情、人情、亲情
《书剑恩仇录》中的爱情

第十二课 309
内容提要:《碧血剑》《雪山飞狐》《飞狐外传》中的爱情

第十三课 337
内容提要:布置期末考察报告《金庸笔下的侠与情》
《连城诀》《侠客行》《鸳鸯刀》《白马啸西风》《越女剑》中的爱情

第十四课 366
内容提要:丛同学分享心得:感悟《天龙八部》(略)
《天龙八部》的主题:“孽”
点评期中作业
葛同学分享心得:金庸的悲剧精神(略)

金庸小说中的民族观
第十五课 385
内容提要:金庸小说中的民族观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闻江湖传言。孔老师每次在北大开课,每节课都是一座难求。不管是讲鲁迅,老舍,现代文学。孔老师毕业后师从两位导师,一位是钱理群,另一位是严家炎。钱理群是鲁迅研究大师,庆幸现在在网上还能找到钱理群课堂实录或者讲座,而钱老师也出了鲁迅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  

评分

文/岸晓风 也许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一个学生可能非常喜欢看课外书,甚至偷偷在课堂上看小说,但是他(她)却不一定喜欢语文课;一个作者可能散文、小说写的很好,但是写得公文却不忍卒读;或者,一个作者散文、小说写得很好,但是当他成为了专栏作者后,对于“命题的作文”却...

评分

文/岸晓风 也许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一个学生可能非常喜欢看课外书,甚至偷偷在课堂上看小说,但是他(她)却不一定喜欢语文课;一个作者可能散文、小说写的很好,但是写得公文却不忍卒读;或者,一个作者散文、小说写得很好,但是当他成为了专栏作者后,对于“命题的作文”却...

评分

评分

文/岸晓风 也许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一个学生可能非常喜欢看课外书,甚至偷偷在课堂上看小说,但是他(她)却不一定喜欢语文课;一个作者可能散文、小说写的很好,但是写得公文却不忍卒读;或者,一个作者散文、小说写得很好,但是当他成为了专栏作者后,对于“命题的作文”却...

用户评价

评分

一般

评分

看看武林新的外传,必有佳处。

评分

更适合当成上课录音来听吧。

评分

不论是赞美金庸的,还是批评金庸的。用前人评价《聊斋志异》的话说:“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我认为对金庸的一些评论的第一个毛病是不读原著。第二个毛病是以偏概全,你读的哪一段就说哪一段,不能用你读的局部来概括全体。第三个毛病是立场先行——先有了一个固定的观念和观点,然后用你读到的东西去证明你的观点。第四个是标准错乱,你自己和自己的标准要一致。第五个毛病是趋炎附势,很多评论者是随大溜的,现在流行什么,现在哪个话语强势,他就跟着哪个话语走。与此相反的是一种愤青心态,现在流行什么我就反对什么,非跟你对着干不可,这是一种变种的立场先行。再有一种是拾人牙慧,眼界狭窄,只看到一点,这与以偏概全是相通的。还有的是不懂艺术,拿着文学当历史、当现实来评价。最后是逻辑混乱,好像我们现在中学语文课不讲逻辑了

评分

把金著作为一门课程 值得称道 然则既然开了课 这十数年来还是没有把课备深被好 譬如金著版本 错讹颇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