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被说成是白人的负担,是弱国劣政的牺牲者。
他们是最底层的10亿人,生活在每天0.99美元的贫困线之下。
数万亿美元的援助未能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他们,依然深陷贫穷的陷阱,前路不明……
为什么贫穷?
为什么他们吃不饱饭还要买电视?为什么他们的孩子即使上了学也不爱学习?为什么他们放着免费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却要自己花钱买药?为什么他们能创业却难以守业?为什么大多数人认为小额信贷、穷人银行没什么效用?
15年以来,为了弄清为什么会贫穷,贫穷又会导致哪些特定问题,从而不断让穷人陷入无法逃离“贫穷陷阱”的怪圈,两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
同时,本书也对关于贫穷的一些流行观点进行了反思,比如援助越多穷人的依赖性越强,外部援助不起作用等等。他们指出,多年来的扶贫政策大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于贫穷的理解不够深刻,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他们通过大量的实例,提出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建议,寻找那些经得起检验的扶贫方案,为政策制定者、慈善家、政治家及所有希望天下脱贫的人提供了重要指导。
两位作者为2019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V.Banerjee)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特基金会国际经济学教授。曾就读于印度加尔格达大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及美国哈佛大学;曾任发展经济学分析研究局局长、美国艺术科学研究院及计量经济学会研究员、古根海姆基金会及艾尔弗雷德·斯隆基金会研究员。获2009年度印孚瑟斯(Infosys)奖等多个奖项,曾任世界银行和印度政府等多家组织机构荣誉顾问。
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扶贫与发展经济学教授;曾就读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大量荣誉:约翰·贝茨·克拉克奖2010年度“美国40岁以下最佳经济学家奖”,2009年度麦克阿瑟“天才”奖学金,《经济学人》杂志“八大杰出经济学家”之一,《外交政策》杂志“百位最具影响力思想家”之一,《财富》杂志2010年“40位40岁以下”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导人之一。
2003年,班纳吉和迪弗洛联合创建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贫困行动实验室(J-PAL),并一直共同为该实验室提供指导。J-PAL实验室的任务是确保扶贫政策的制定基于科学依据,从而减少贫困人口。J-PAL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已赢得国际认可,获西班牙毕尔巴鄂比斯开银行年度“知识前沿”奖。
一直以来,深感自己有很多思维方式是“穷人”的,并不是说好、或者不好,而是,没搞清这些思维的原因,可能会阻碍自己做出更好的选择。所以,前段时间弄了一本《贫穷的本质》看,有些收获,简记如下,提一句,书里对贫穷的定义是每天收入小于0.99美元的人群,全球有10亿,这是...
评分【本想花一个小时翻一下,因为书名关系人的切身利益,花了更多时间摘录和发挥一下。整本书沿袭了老美畅销书的风格,很水,但也有一些道理值得学习。书中的贫穷多指的印度,非洲等赤贫的人们,但道理并不仅限于此】 从国家层面讲,贫穷是最大的人才浪费。无数人的潜能被贫困浪...
评分一直以来,深感自己有很多思维方式是“穷人”的,并不是说好、或者不好,而是,没搞清这些思维的原因,可能会阻碍自己做出更好的选择。所以,前段时间弄了一本《贫穷的本质》看,有些收获,简记如下,提一句,书里对贫穷的定义是每天收入小于0.99美元的人群,全球有10亿,这是...
评分读的时候很激动,写出来后很枯燥。。欢迎拍砖 Professor Abhijit Banerjee and Esther Duflo perform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 for aid programs and published the results in the fascinating book Poor Economics (2011). They explain how programs work an...
评分很奇怪,为啥出版商要翻译成贫穷的本质。 标题党的心态吗?实在找不到可以吐槽更多的地方,只能把翻译拿出来吐吐。 全文大约230页左右,很小的一本册子,但是探讨了非常多的内容。 从教育,医疗,保险,借贷,储蓄,慈善,援助,人口,生育等等方面进行了讨论,通过详尽的数据...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阅读感受真的不好,很啰嗦,一下子讲理论,一下子讲数据,一下子讲实验,东一个列子,西一个列子绕得头晕,我觉得看目录就可以了,其余的文字都在反复论证目录,这本书不应该叫贫穷的本质,应该叫穷拥有什么样的特质?贫穷的本质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政府政策,和市场经济,没有一个强而有力的政府建设基础设施,维持国家社会稳定,招商引资,保障大多人的医疗,温饱,其余都是空的。书里讲了这么多,只是讲了穷会带来什么,真的有必要去分析他们是如何的短视?如何的没有远见吗?因为他们吃不饱!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只有家里有余粮,才能上路去向远方,印度想发展,必须要大的革命打破现有的条条框框,不然分析这么多,都是空。
评分看看贫穷国家难以自救的例子觉得我们现在的成就还是蛮了不起的。
评分翻译太差了。
评分震惊于贫穷陷阱,以及完全良善的出发点加全然正确的过程并不能保证善意的结果。短视,疲于奔命地应付今天,贫穷互为因果,非常可怕。所以从宏观角度看,计划生育真的不是损招?#路西法效应
评分我们与穷人的差距其实很小,但很多东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得到。 穷人短视,存不住钱,是因为不稳定,缺乏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 而掌控感是长远目光的前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