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情調

教育的情調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教育科學齣版社
作者:馬剋斯·範梅南
出品人:
頁數:185
译者:李樹英
出版時間:2019-10-1
價格:39.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1911979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教育學
  • 教育
  • 教育現象學
  • 兒童教育
  • 教育理論
  • 教育的情調
  • 社會學
  • 現象學
  • 教育
  • 情調
  • 人文關懷
  • 教學反思
  • 教師成長
  • 教育哲學
  • 情感教育
  • 師生關係
  • 教育理想
  • 溫情教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這不是一本教育技巧指南,而是一段尋找教育情調的旅程。

親愛的讀者,在這本書中,你能通過一個個教育小故事,看到真正的教育者應有的樣子——敏感而機智,知道什麼對孩子閤適、什麼不閤適,知道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關注孩子的獨特之處,關注孩子的個體生活世界,懂得如何“看”孩子和“聆聽”孩子。

隻有真正的教育者,纔能讀懂孩子的內心,把準教育的基調,讓教育和成長變得更加美好而充盈。

著者簡介

馬剋斯·範梅南,教育現象學重要開創者,著名教育學者,美國教育研究學會(AERA)“課程和教學終身成就奬”獲得者,代錶作有《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兒童的秘密》《實踐現象學》等。

李樹英,教育現象學知名專傢,澳門城市大學教務長兼教育學院院長,澳門教育發展研究所所長,近二十年來一直緻力於推動人文視域下的教育現象學在全球的研究與實踐。

圖書目錄

教育的敏感和機智 / 001
瞭解孩子充滿可能性的世界 / 015
孩子好奇的體驗 / 023
從教育學的角度看孩子 / 033
每個孩子都需要被 “看到” / 041
錶揚和肯定的重要性 / 049
課堂教學中的教育學麵麵觀 / 057
紀律的教育學意義 / 071
孩子對秘密的體驗 / 079
孩子們怎樣感受我們的 “在”? / 091
氣氛的作用 / 103
孩子教會我們心懷希望和保持開放 / 115
孩子是天生的寬恕者 / 127
教學的情調 / 133
發展教育的機智 / 139
教育現象學是一門探討成年人與孩子如何相處的學問 / 151
後記 / 173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世上没有完美的教育制度。放眼看看世界,教育几乎是每个国家都在不断反思、批判的一个公共话题。国内多年来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统考模式争论激烈,但俄罗斯前些年却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这样的做法可以避免本国各地区教育失衡的公平性问题;日本的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  

評分

不同于科学取向的研究,一位专家型教师总是有不可言说无法用文字理性分析的特质,这可以理解为教师的实践知识,也是范梅南所说的教育机智。本书没有一味地讲理论做实证,而是通过一些小故事的分享来让我们理解生活体验。文字也是可以有温度的,这也正是教育现象学的魅力所在! ...

評分

世上没有完美的教育制度。放眼看看世界,教育几乎是每个国家都在不断反思、批判的一个公共话题。国内多年来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统考模式争论激烈,但俄罗斯前些年却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这样的做法可以避免本国各地区教育失衡的公平性问题;日本的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  

評分

不同于科学取向的研究,一位专家型教师总是有不可言说无法用文字理性分析的特质,这可以理解为教师的实践知识,也是范梅南所说的教育机智。本书没有一味地讲理论做实证,而是通过一些小故事的分享来让我们理解生活体验。文字也是可以有温度的,这也正是教育现象学的魅力所在! ...

評分

世上没有完美的教育制度。放眼看看世界,教育几乎是每个国家都在不断反思、批判的一个公共话题。国内多年来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统考模式争论激烈,但俄罗斯前些年却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这样的做法可以避免本国各地区教育失衡的公平性问题;日本的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談的不是教育,而是在談在孩子麵前如何做一個閤格的人。

评分

教育情境、小故事引發的反思性思考。人文關照的教育學,描述性的、帶點詩意的寫作。

评分

這纔是談“教育”,敏感和直覺纔是核心,而不是硬邦邦的理論。“裏爾剋迴憶有一次,他發現自己的手在桌子下麵摸索什麼東西,好像手本身有生命一樣。它像一個陌生物體,在一個不同的神秘世界中擁有著它自己的脈搏。”

评分

教育現象學這個學科是在這本書中第一次聽到的,感覺非常尊重教育的規律,如果有機會可以多瞭解一下相關的內容。

评分

改寫芒剋一句詩:孩子們從陽光裏歸來,給老師帶迴愛。讀到孩子是天生的寬恕者,所以教育者不應辜負兒童,就想起瞭這句。 通過李樹英老師對教育現象學的闡述,對教育現象學和行動研究也多瞭一點感性理解和理性印象。 很好地兼顧瞭理論嚴謹與人文關懷。 如何對教育事業保持長期的熱情,也很適閤納入“教師職業倦怠”範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