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觀念論的終結

德國觀念論的終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作者:【德】瓦爾特·舒爾茨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韓雋
出版時間:2019-9-11
價格:98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300273440
叢書系列:守望者
圖書標籤:
  • 哲學
  • 謝林
  • 德國觀念論
  • 德國
  • 德國古典哲學
  • 謝林及其研究
  • 德國觀念論研究
  • 西方哲學
  • 德國觀念論
  • 哲學史
  • 黑格爾
  • 謝林
  • 費希特
  • 形而上學
  • 理性主義
  • 唯心主義
  • 現代哲學
  • 思想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德國觀念論的終結——謝林晚期哲學研究》初版於1955年,是瓦爾特•舒爾茨的教職論文。在本書中,舒爾茨對謝林晚期哲學進行瞭細緻的研究,他認為晚年謝林對於理性與絕對者的關係進行瞭更徹底的也更艱澀的思辨,謝林晚期哲學絕非一種基督教哲學,而是純粹的、正統的、繼續嚮前推進著的、 以“主體性的自我建構”為基準的觀念論哲學。相對於德國觀念論在黑格爾哲學中達到瞭峰點的傳統看法,他在本書中聲稱,德國觀念論正是在謝林晚期哲學中纔達成瞭最終的形態。謝林晚期哲學中強烈地錶現齣瞭理性永遠無法把握它的前提和根基,而這也最終宣告瞭德國觀念論這一思想範式的終結。在本書的最後,舒爾茨還繼續討論瞭謝林晚期哲學的自我中介的範式在剋爾凱郭爾、尼采和海德格爾思想中的迴響,試圖對謝林那為人所忽視的晚期哲學做齣更精準的曆史定位。

【名人推薦】

按照人們通常的理解,在德國古典哲學的整個“神聖傢族”(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裏麵,謝林扮演著一個承前啓後的關鍵角色。這個評價在某種程度上正確地評估瞭謝林在德國古典哲學的發展過程中的功績和定位,但另一方麵,它也暗含著一個貶低性的判斷,即認為謝林哲學尚未達到它應有的完滿性,因此僅僅是黑格爾哲學的一種鋪墊和準備。雖然愛德華·馮·哈特曼和海德格爾等哲學傢都曾經對“從康德到黑格爾”這個近乎僵化的思維模式提齣過質疑,但真正在這個領域裏麵給人們帶來顛覆性認識的,乃是瓦爾特·舒爾茨於1955年發錶的裏程碑式的巨著《德國唯心主義在謝林後期哲學中的終結》。從此以後,學界對於謝林的關注度和研究深度整整提高瞭一個檔次,越來越多的學者都趨嚮於這樣一個認識,即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謝林纔是德國古典哲學或德國唯心主義的完成者和終結者。——先剛(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中文版“謝林著作集”主編)

1955年,海德格爾的學生瓦爾特·舒爾茨(Walter Schulz)齣版瞭《德國觀念論在謝林晚期哲學中的完成》一書。這部指導性的著作為觀念論哲學,尤其謝林的觀念論哲學開啓瞭一個尤為獨特的研究領域,該領域正是由海德格爾照亮。——勞赫·鬍恩(德國弗萊堡大學哲學係教授)

著者簡介

瓦爾特•舒爾茨(1912-2000),德國哲學傢。求學生涯受卡爾•洛維特、蓋爾哈特•剋魯格、伽達默爾、布爾特曼等人影響。他的博士論文在伽達默爾的指導下討論瞭柏拉圖《斐多篇》中對不朽性的論證,教職論文在伽達默爾和洛維特兩人的指導下討論瞭謝林晚期哲學。1955年至1978年任圖賓根大學哲學係教授,曾拒絕接受海德格爾退休後在弗萊堡留下的教席,並且長期在德國哲學界和圖賓根智識圈中享有最高聲譽。麵對著當時後現代思潮的崛起,他始終關注人的思想與世界的關聯,堅持探討西方形而上學諸多重大主題的傳統與更新。代錶著作有:《德國觀念論的終結——謝林晚期哲學研究》《變動世界中的哲學》《搖擺的形而上學》《後形而上學時代中的主體性》等。

圖書目錄

目錄
前言
導論對謝林晚期哲學的解讀
第一部分晚期哲學問題的入口
第一章作為概念和經驗的對立的對Was和Dass的區分
第二章關於理性、經驗和上帝之間關係的問題
第一節理性在經驗缺失處顯露齣來的不安
第二節晚年謝林視角中的近代哲學的上帝問題
第三節晚年謝林的上帝概念中的“多義性”
第三章理性直接的自我揚棄:否定的哲學
第一節開端:把主體客體當作存在的潛能來思考
第二節道路:作為排除潛能在最初時的不可規定性的
方法的中介
第三節結果:被對象化瞭的原初狀態的東西
第四節觀念論式的對理性和活動的考察方式
第五節理性失敗的後果:無法實存的上帝
第六節“第一科學”的本質和理念
第四章理性的中介的自我設定:肯定的哲學
第一節轉摺:理性麵對其超驗時的沉默
第二節絕對者提升到其本質之中:作為純粹自我中介的上帝
第三節解決:對上帝後天的認識
第四節否定哲學和肯定哲學的關係
第二部分謝林晚期哲學的形成過程
第一章謝林在與費希特哲學的對峙中形成的真正的觀念論的
主要觀念
第二章謝林對黑格爾的批評
第三章謝林哲學的問題發展史
第四章自我中想把握絕對性的意誌的自我領會
第五章謝林和所謂的“晚期觀念論”
第三部分對“神話哲學和啓示哲學”的闡釋
第一章作為迴到純粹自我中介的退行的先驗提升
第二章作為下降的前提的自我覺察
第三章世界作為上帝在時間中的“顯象”和“錶象”
第四章一神論和三位一體的範式對創世進程的
“神聖意義”的闡明
第五章理性在人類中嚮著自我錶象的轉變
第六章作為對上帝與人之間關係的拆散的墮落
以及作為對這一關係進行重建的宗教史
第四部分“主體性哲學”在19世紀的曆史發展
與謝林晚期哲學
第一章解釋剋爾凱郭爾、尼采和海德格爾哲學的幾個提示
第一節剋爾凱郭爾的作為超驗運動的自我中介
第二節尼采的作為內在性運動的自我中介
第三節海德格爾的實存的自我中介與謝林的理解的
自我中介的比較
第二章在完成瞭的主體性的諸體係中的自我中介的意義
第三章“主體性哲學”的辯證式的自我剋服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已读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1 从二手研究里能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读过后对晚期谢林及谢林与其他观念论者的关系有了大概了解,但很难有精细的表述。不过由于谢林理论本身的晦涩和写作方式的形式性的相对欠缺,读过原著也很难有清晰的理解。 2 谢林对观念论和黑格尔的反思是很中肯...  

評分

已读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1 从二手研究里能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读过后对晚期谢林及谢林与其他观念论者的关系有了大概了解,但很难有精细的表述。不过由于谢林理论本身的晦涩和写作方式的形式性的相对欠缺,读过原著也很难有清晰的理解。 2 谢林对观念论和黑格尔的反思是很中肯...  

評分

已读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1 从二手研究里能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读过后对晚期谢林及谢林与其他观念论者的关系有了大概了解,但很难有精细的表述。不过由于谢林理论本身的晦涩和写作方式的形式性的相对欠缺,读过原著也很难有清晰的理解。 2 谢林对观念论和黑格尔的反思是很中肯...  

評分

已读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1 从二手研究里能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读过后对晚期谢林及谢林与其他观念论者的关系有了大概了解,但很难有精细的表述。不过由于谢林理论本身的晦涩和写作方式的形式性的相对欠缺,读过原著也很难有清晰的理解。 2 谢林对观念论和黑格尔的反思是很中肯...  

評分

令人讨厌的,我能感觉到这一点,或许我在某一部分上就是这样的。人们曾经接受了我,人们曾经捧起了我,人们对我以前是什么样子的都极为清楚。现在人们将会和我一起马上开始,而且将会意识到的确有一些东西一直在我头脑中,这是他们之前还不知道的东西。——谢林,全集,14,316 ...

用戶評價

评分

版本

评分

讀瞭前兩章。幫助我理解邏輯學提供瞭一個很重要的新視角。但對由作者總結的謝林對黑格爾的批評是否站得住腳錶示懷疑。推薦所有德國唯心論愛好者及研究者閱讀。

评分

讀瞭前兩章。幫助我理解邏輯學提供瞭一個很重要的新視角。但對由作者總結的謝林對黑格爾的批評是否站得住腳錶示懷疑。推薦所有德國唯心論愛好者及研究者閱讀。

评分

版本

评分

譯者是用心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