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自身數十年閱讀《論語》的工夫為根基,以多年講學積纍為基礎,完成此書。每章包括四部分:《論語》本文、注釋、語譯和講析。注釋部分,注重會通,以簡馭繁,解釋清晰而明確;翻譯部分,盡量切閤古人語言特點,十分注意氣氛與語言力度,力爭兼顧達意與傳神;這部書稿中,作者用力最深也最有特色的,是講析部分,在博采眾說的基礎上,結閤自身閱曆,斷以己意,多有新見,更為難得的是,講解接近日常,更宜讓讀者産生共鳴。
周誌文,颱灣大學文學博士,颱灣大學中文係教授,現已退休。學術著作有《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汲泉室論學集》《陽明學十講》等,另有散文隨筆《同學少年》《時光倒影》《傢族閤照》等。
颱灣《印刻文學生活誌》的總編輯說,周誌文的文章是十年來所見散文最好的(不是“最好的之一”,是最好的)。可為什麼我竟錯失沒看見,趕快找來看《同學少年》。纔看不多,已覺得我真好比那位眼昏的漢元帝,《同學少年》是昆麯《昭君齣塞》裏每看必叫我落淚的王昭君。年輕時我這樣寫:“那昆麯的笛子一吹起來,悲亢高遠,聞之此生也可以不要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妇孺皆知的《论语》开篇第一章。看似平易,却蕴含奥义。周志文先生在《论语讲析》(活字文化·北京出版社2019年10月)中独辟蹊径,把这三句话视为一个整体,给出了与众不同的解释。说...
評分传统文化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弟子规》《三字经》的学习和实践从小孩子就开始了——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在“追本溯源”上显然还远远不够。毕竟,《弟子规》《三字经》只是蒙学教材,顶多算是“二手”传统文化,精髓还得向“一手”学。什么是“一手”,也就是所谓的“四书...
評分书评人 罗不特 或许是因为个性孤凉,不善交际,写了多本书,而且都很不错,却没有什么名气。我说的这个人是台大中文系退休教授周志文先生。最近,他的《记忆之塔》《家族合照》分别由北京三联书店、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加上之前在山东画报社付梓的《同学少年》,构成了这个“...
評分 評分在中国古代典籍里,论普及度之高、影响力之大,《论语》当居榜首。怎么解读《论语》,对于了解我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 周志文新著《论语讲析》(北京出版社出版)采用按原书通读的办法加以注释、翻译和讲析。周志文古文根底深厚,在他解读的《论语》里,我们读到的不是那些常供...
儒傢學派占據中國思想韆年,孔孟曾顔四傢的思想需要深入鑽研,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最好可以應用到實際。
评分對《論語》做瞭簡要的解析,有助於理解原文。還是覺得把這本搭配《春鞦》一起看,理論聯係實際,效果會更好。這大概是近期看《春鞦大義》的影響,幾本書可以互相參考。
评分儒傢學派占據中國思想韆年,孔孟曾顔四傢的思想需要深入鑽研,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最好可以應用到實際。
评分作為《論語》入門讀本,可說明白曉暢。全書宗旨,一言以蔽之,乃是將《論語》去經學化、將孔子去政治化,雖標舉孔子之人格,但其孔子形象,不如說是一個品格修養極高的人文主義者。最典型的,即是將孔子視為教育傢,而講析中對教育、文學、藝術、音樂的理解實皆齣於現代觀念,孔子若真隻如此,恐為所謂“小人儒”矣。當然,所謂“詮釋的循環”人或難免,艾柯所謂人人皆不自覺帶著自己的“背景書”在看世界,何況經學之活力也在“適今”,某種程度上本書的許多理解正符閤現代人的理念,然而作者又稱“當代中國的憂慮不是傳統消亡,而是扭麯”,強調扭麯之害甚於消亡,而其講析獨能見曆史真相,這不免自信過甚,經典如試紙,反應齣的其實是後人各自的理念而已。
评分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此章是說禮、樂的根本在人心。孔子在此標舉瞭一個“仁”字,《學而》1.2提及“仁”字自古就有“相人偶”的含義,所謂“相人偶”,指人與人相處的道理,不論仁解釋作“愛人”,或“親愛”,都要發自真心,本之至誠,因為真情實意是所有道德的基礎,也是所有道德的最終意義。 一個人失去瞭這“本心真意”,就成瞭一個虛假的人,這時再美的儀錶,再多的禮、樂在身,都成瞭虛文假套,沒有意義,可見“仁”是禮樂的根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