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發現之旅不是為瞭尋找新的風景,而是為瞭擁有新的眼光。”(普魯斯特語)
首屆“單嚮街 書店文學奬·年度旅行寫作”、“豆瓣年度好書”得主——劉子超再度齣發,沿著季風的方嚮,前往南亞深處。
---------
他搭乘火車走遍印度南北;追隨毛姆的足跡進入山地部落;坐上兩 萬美元的遊輪航嚮蒲甘;穿過整個爪哇,抵達雨林深處的遺跡和火山;探尋泰柬邊境上被地雷包圍的古寺;在海島之國邂逅成群的鯨鯊;在白色大象的故鄉,尋訪流亡苗人;乘著古老的運米船,由曼榖嚮大城緩慢行進……
---------
他對自然傾心,也與途中偶遇的人傾談;投身當下,又隨時進入磅礴的曆史;藏身度假客中,又不時抹去痕跡,遁入全球化遺忘的荒蠻之境;他在旺盛、曖昧、失序的“憂鬱熱帶”自省:我是誰?正置身於怎樣的世界?
劉子超,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先後供職於《南方人物周刊》、《GQ智族》,曾任牛津大學路透新聞研究所研究員,現自由寫作。著有《午夜降臨前抵達》,為首屆“單嚮街 書店文學奬·年度旅行寫作”、“2015豆瓣年度好書”得主。譯有《驚異之城》、《流動的盛宴》。
很舍不得的看完了刘子超老师这部看似游记却又不仅仅只是游记的书,深深被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所吸引,以至于每天都很期待坐下来看它。在疫情时期哪儿都不能去,在书里遨游了东南亚,也算是很棒的收获和体验。 我在2013年去过泰国(曼谷,清迈,普吉岛)和马来西亚(吉隆坡,滨城)...
評分读过《午夜降临前抵达》后就记住了作者,不时会搜一下有没有新作品,《惊异之城》就是这样买来的(好吧那本完全看不下去),这本新作延续了《午夜》的风格,就连装帧也是一脉相承(这点我喜欢)。 作者的文风很飘逸,叙述里刻意控制没有加入太多背景和历史的介绍,更多是感受和...
評分1. 绝大部分时间“我”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 估计读者看腻了历史和人间风景的片段的时候 “我”又会出现,链接上现实和虚幻的往事。 2. 既细腻又很粗线条。 粗线条的是旅程快步前行,没有过多的琐碎细枝末节,也不纠缠于旅行碰见的各色人等,惊鸿一瞥,管中窥豹的片段也挺好。 细...
評分跟着作者在书中体验了一场期待已久的东南亚之旅,让我知道了印度电影里常见的超载铁路镜头是真实存在的,因为铁路是印度最可靠的交通方式,它可以较为舒适地把你送到印度的任何一个角落;知道了佐米亚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还未被完全纳入到民族国家中的地区,那里就像是宫崎骏...
評分看过那么多本关于旅行记录的书,这本是我眼中文笔最好的一本。 可能我本身喜欢这类优美、还带着幽默的文字。 看了下作者的经历,只能“哇!” 感觉科班的果然不一样,由衷的佩服。 11年就在新马泰印尼等地待过一年,赤道及其周边国家,四季炎热的气候、 海面快速涌现的乌云、骤...
這絕對會被列入——“最不希望停更係列”。
评分在文字裏隨同作者做一次南亞、東南亞深度遊
评分“永遠在路上&隨時準備上路者收”
评分從印度啓程到東南亞,一路呈現不同於我們平時所見所聞的自然風光、人文宗教、曆史地理,一路遇見不同的人和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遊記風格的書。印度大概是我這輩子都不會有想法要去的地方,社會等級和貧富差距嚴重,城市混亂骯髒無序;緬甸的落後有點齣人意料,也可能作者是去瞭幾乎處於無政府管轄的山地聚居地——毛姆曾去過的撣邦,雖然落後但民風淳樸;柬埔寨沒有寫吳哥窟而是選擇瞭柬泰邊境的柏威夏寺,嚮世人娓娓道來那段不為太多人知的曆史;穿越仰光到蒲甘的奢華航遊如同小小的微縮世界;印尼第四大島爪哇的雅加達繁華、伊斯蘭唱經和火山小鎮;老撾琅勃拉邦的靜謐安詳算是為數不多的有限度的接受但超越於飛速發展的現實之外的一塊淨地;菲律賓跳島遊把我的思緒帶迴到2017年的齣遊…旅行的意義在本書體現得淋灕盡緻。
评分“永遠在路上&隨時準備上路者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