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六捲,分上下兩編,以國共易手為界,上編為作為作傢的廢名的創作;下編為作為學者的馮文炳的著述。上編收1922至1948年間的作品,下編收 1949至1964年間的作品。上編以文體劃分為小說、文、詩、論四類,各類依時間順序分輯;下編基本以研究對象為分類標準。本書是新文學中除《魯迅全集》以外唯一全麵整理的作傢集,所采用的底本基本為初版本,體例是全部依底本排印,底本有錯依校本改者齣注,底本不誤校本誤者不齣注。廢名作品散佚極為嚴重,以往從未齣版過能反映其全貌的集子。經過多年艱苦收集,本集中新發現的文本約占三分之一。全書曆時十二年,校勘作者身前所有版本,對廢名作品的研究者、愛好者及文學寫作者、愛好者均是一個福音。
分集情況: 1、以解放為界,分上下兩編。 2、第一集,第二集——小說,包括三個短篇小說集,三部長篇,和一些未入集的小說。 3、第三集——散文、新詩。 4、第四集——詩論、佛論,解放後古典文學研究。 5、第五集——魯迅研究。 6、第六集——新民歌研究與創作、漢語研究、美學等。附錄。
廢名在文學史上被視為京派的代錶作傢,其小說以"散文化"聞名,對瀋從文、汪曾祺、李健吾、何其芳、李廣田等作傢均産生過影響,堪稱"作傢的作傢"。其詩論、佛論也有很大影響。解放後主要從事研究工作,涉及古代文學、現代文學、美學、語言學等,其中杜甫研究、魯迅研究在"文革"前就産生重大影響。
完全的诗 ----《谈新诗》读后 废名举了他的两首诗,一首《妆台》,一首《小园》,略作解说之后他说:“那么我现在以一个批评家的眼光来分析,前一首《妆台》里面的镜子,与这一首《小园》里面的坟都是一个东西。这两首诗都是很有特别的情诗。不但就一首说...
評分周作人为废名小说作序,从《竹林的故事》到《莫须有先生传》,仅谈趣味与文章,至《莫须有先生传》序完,一年之后始有所悟,在给废名的信中说:前晚昨晚无他事,取贵莫须有先生从头重读一遍,忽然大悟,前此做序纯然落了文字障,成了文心雕龙之一章了。此书乃是贤者语录,或如...
評分在1949年前中国有两个怪人,一个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熊十力,一个是莫须有先生的化身废名(冯文炳)。大概在1948年夏日,他们两位都住在原沙滩北大校办松公府的后院,门对门。熊十力写《新唯识论》批评了佛教,而废名信仰佛教,两人常常因此辩论。他们的每次辩论都是声...
評分网购了一套《废名集》。 发现体例有些生硬,倒也无妨,毕竟是为了废名先生的好文章。 随便翻翻,入眼的正好看到879页的最后一句:“他以为黄梅县的青年不归扬则归墨,不从莫须有先生学白话文便从他读袁了凡《钢鉴》了。” 只一句,就错了两个字:杨墨之“扬”,纲鉴之“钢”。...
評分在中国现代作家中,与宗教有过或多或少联系的人,为数不少,如苏曼殊、李叔同、许地山、丰子恺、萧乾、冰心等。但从与宗教关系之密切与真诚持久来讲,恐怕要推废名。废名禅宗意识的形成,主要得之于具体的地域文化(家乡的禅文化)和胡适、周作人的启示以及废名自己脆弱敏感的心理气质...
《橋》太牛逼瞭。
评分讀瞭上編小說、詩、文、論,翻瞭建國後的古詩和魯迅研究部分,最有意思且最受益的,是《談新詩》和《一個中國人民讀瞭新民主主義論後歡喜的話》。對於後者,冷霜16年文因對“革命”無感,故放大瞭廢名的“不安”,似可商榷。廢名算是自我改造非常成功的例子,其間的曆史和思想意涵還可深挖
评分剛剛讀完《橋》,這樣前麵將近四捲就至少順過一遍瞭。後兩捲是建國以後的講稿,明年再說。廢名好,一是纔情好,二是誠實懇切,現代文學作傢裏有深度的就不多,有深度而又願意講的更少,他是最好的入口。以後要推薦我的學生讀。這是我老師用心編的書,讀過瞭恍然有一種“難怪我會在這裏”的感覺。
评分我隻是寫瞭篇書評,豆瓣便傻乎乎地以為我讀完瞭。我錶示隻讀瞭詩文兩種。
评分他的感覺真是太好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