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名集(全六册)

废名集(全六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废名在文学史上被视为京派的代表作家,其小说以"散文化"闻名,对沈从文、汪曾祺、李健吾、何其芳、李广田等作家均产生过影响,堪称"作家的作家"。其诗论、佛论也有很大影响。解放后主要从事研究工作,涉及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美学、语言学等,其中杜甫研究、鲁迅研究在"文革"前就产生重大影响。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废名
出品人:
页数:3604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1
价格:33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114723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废名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集 
  • 现当代文学 
  • 现代文学 
  • 中国 
  • 冯文炳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共六卷,分上下两编,以国共易手为界,上编为作为作家的废名的创作;下编为作为学者的冯文炳的著述。上编收1922至1948年间的作品,下编收 1949至1964年间的作品。上编以文体划分为小说、文、诗、论四类,各类依时间顺序分辑;下编基本以研究对象为分类标准。本书是新文学中除《鲁迅全集》以外唯一全面整理的作家集,所采用的底本基本为初版本,体例是全部依底本排印,底本有错依校本改者出注,底本不误校本误者不出注。废名作品散佚极为严重,以往从未出版过能反映其全貌的集子。经过多年艰苦收集,本集中新发现的文本约占三分之一。全书历时十二年,校勘作者身前所有版本,对废名作品的研究者、爱好者及文学写作者、爱好者均是一个福音。

分集情况: 1、以解放为界,分上下两编。 2、第一集,第二集——小说,包括三个短篇小说集,三部长篇,和一些未入集的小说。 3、第三集——散文、新诗。 4、第四集——诗论、佛论,解放后古典文学研究。 5、第五集——鲁迅研究。 6、第六集——新民歌研究与创作、汉语研究、美学等。附录。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体会他的意,发现他的美 ——记废名 文| 张素闻 废名原名冯文炳,单从废名这两个字,就知道他心内的佛意。他是北大英文系的,却写出了最中国的小说。汪曾祺曾说,废名的小说是中国式的意识流,有李商隐的天马行空与温飞卿的轻艳。 因此,废名的小说不能简单地归之为将散...  

评分

读废名《掐花》 我学一个摘花高处赌身轻 跑到桃花源岸攀手掐一瓣花儿, 于是我把它一口饮了。 我害怕将是一个仙人 大概就跳在水里淹死了。 明月来吊我, 我喜欢我还是一个凡人, 此水不现尸首, 一天好月照澈一溪哀意。 这首《掐花》是废名心爱之作,也是一首与我有眼缘的诗...  

评分

从读周作人而知道废名,后又看汪曾祺一再说自己受废名的影响,一直想收一套废名集来通读一下。但遍寻不着,前几日得一豆瓣友邻割爱,才得一偿所愿。废名的小说散文都是喜欢的,读时心中有一股暖暖的感觉,如饮醇酒,回味不绝。但文集中50年代以后的文字就无甚可观了,特别是“...  

评分

读废名《掐花》 我学一个摘花高处赌身轻 跑到桃花源岸攀手掐一瓣花儿, 于是我把它一口饮了。 我害怕将是一个仙人 大概就跳在水里淹死了。 明月来吊我, 我喜欢我还是一个凡人, 此水不现尸首, 一天好月照澈一溪哀意。 这首《掐花》是废名心爱之作,也是一首与我有眼缘的诗...  

用户评价

评分

看了第一卷,喜欢这个敏感纤细甚至有点脆弱的作家。 PS:居然看了整整一个寒假……

评分

刚刚读完《桥》,这样前面将近四卷就至少顺过一遍了。后两卷是建国以后的讲稿,明年再说。废名好,一是才情好,二是诚实恳切,现代文学作家里有深度的就不多,有深度而又愿意讲的更少,他是最好的入口。以后要推荐我的学生读。这是我老师用心编的书,读过了恍然有一种“难怪我会在这里”的感觉。

评分

2010年1月到5月,断断续续读了《废名集》六卷中的前三卷,第四卷的下编起是1949年后作品,只读了上编的谈新诗部分和下编的诗经讲稿部分。第五卷完全未看,第六卷读了附录部分的周作人序和年谱。就中最喜欢的还是废名30年代的散文,《桥》和《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废名集》的分卷有问题,以至于《桥》的上下两部分别在第一、第二卷里,附录部分的排列也有问题,把五十年代的东西放在周作人二十年代的序前面。错别字也有不少。很不喜欢主编王风喋喋不休动辄几十页的前言后记,充满了自得感,也从而露出他的轻浮。我很少对一个我十分喜欢的作家的作品的编辑者有这么反感的情绪。

评分

纯真

评分

当今的潜规则,“文集”者,介乎“全集”与“选集”之间。似乎不是“全集”,而作者编者内心深处是希望读者把它看作“全集”的:他或她的作品全部都在其中了;您不必也不劳再加搜求。实际呢,距离“全集”颇为遥远,他或她的名噪一时的“雷”人大作,都有意遮蔽了。“全集不全”于是成为当今名人集子的通病。或因为贫穷,出不起“全集”?遥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为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重新编辑注释出版《鲁迅全集》,可以说是蔚为大观。海外有蔑视鲁迅者,也不得不感叹:中国大陆的作家,只有鲁迅能够这样;甚至连字纸篓里的东西都收入集子了,而不能改变他的形象。这就是鲁迅。一部集子,文集,全集,第一要紧的是搜集的文章,要“全”,不能刻意漏收,错收,乱收。其次是要精心的校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