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名的一生寂寞平淡,其文学活动除了产与冯至合办过一本杂志(《骆驼草》,1930)之外,基本上以教书为业,据说,他在北大所开设的“李义山诗妇女观”一课终因只有三人选修而被迫停开。他的学生回忆说,废名讲课的方式基本上是旁若无人的自问自答,令听者每每不知所云。
废名长相奇古,性格内向,不太与人交往,行为举止时有怪异之处,用毛笔写英文即是一例。但废名的思想和创作去波诡云谲,充满了变化和波动。他先是由儒入道,继而由道入佛,后来又声答信奉马克思主义,并认为佛理与马克思主义声气相通,幻想着将儒道佛和马克思主义熔于一炉。
废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具个性的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也是著名的文体家。早年与鲁迅一起开创了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先河,又尝试将唐人写绝句的方式引入小说创作,成为中国现代抒情小说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其文风影响了沈从文、汪曾祺、何其芳等一批作家。废名的难读与晦涩的确是事实,就连周作人在阅读废名小说时也坦言“所懂未必多于别人”。但以我的经验来看,废斪 晦涩其实并不可怕,关键在一要找到作家创作的“心路”,了解他文体的来源,熟悉他的技巧和叙事方法。更何况,废名的小说也不是篇篇难读。
一口气读完《柚子》,不由得觉着柚子的形象忽然清晰了起来,四下透着一股质朴与纯真,满是乡土气息,直有种邻家女孩的亲切感。重读一遍,只觉着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伤,这种忧伤出现在有亲切感的人身上,变得更加浓郁起来,并且到了最强烈的时候,戛然而止。 《柚子...
评分(一) 废名的著名短篇小说《菱荡》是很怪的作品。“不是犀牛又不是老虎,却在路上瞎跑。”给人非常难以品味的感觉。无论是从美学的角度来是从内涵的角度来看。读者实在没看出来《菱荡》到底是在写什么东西。 但好就好在还有参考资料,《菱荡》曾经是高考阅读理解题:这些题可...
评分 评分我初次读到废名还是刚入大学那会。中学不给看课外书,如今畅快了,一进学校就泡进了图书馆。我喜欢杂乱的翻书,习惯先用手顺着书架拨拉一番,看到自己中意的书,心里就留个底,有个印象,预备以后好找。一次又在书架中穿梭,一本本锊着走,不巧头碰到一本书,抬起头,看到一本...
评分这篇文章令人感到哀伤,从一开始就令人哀伤。 通篇的故事都是笼罩在张太太的美丽面容和小脚之中。张先生是乡下人家入城了之后的新人,他的新思想是解放的,人却被禁锢在一个旧的现实当中。若面对一个腐朽的“旧”,大约但凡是一个真正的新人,就会毫不犹豫和这一切决裂,但是...
格非在序里说,一个大学生读不懂《桃园》这样的作品奇怪吗?一点也不奇怪。
评分跳了莫须有,喜欢哀伤灵动的乡村。桥的下篇很喜爱,只是有些过于孤独了。
评分比沈从文被高估更糟的是,废名几乎从没被正视过。
评分是因为沈君才知道废名先生。读了废名,惶然发现,你喜欢的作者多少都能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或许,你是怜取其中的某部分自己。寂寞的人,心里其实都很孤傲,并且脆弱。自爱自怜。
评分是因为沈君才知道废名先生。读了废名,惶然发现,你喜欢的作者多少都能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或许,你是怜取其中的某部分自己。寂寞的人,心里其实都很孤傲,并且脆弱。自爱自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