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莫言最新长篇集结系列包括《红高粱家族》、《酒国》、《檀香刑》、《四十一炮》和《生死疲劳》五部,部部皆为经典。本书为其中的一部。
在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发展史上,《红高粱家族》(1987)出现具有审美转型的深刻意义。作者用“虚构叙事”取代“亲历在场”,用“酒色财气”颠覆“英雄崇拜”,用“灵魂救赎”挑战“旧梦新知”,并以强烈的艺术理性精神,宣告了革命英雄传奇神话的历史终结。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以其独特的创作技巧,在中国文坛享有盛誉,至今他已发表的长篇小说近十部,中短篇小说上百篇。他的小说以其斑斓的色彩,新奇的感觉,丰厚而独特的意象,推出一个类似于马尔克斯的马孔多小镇的高密县东北乡的艺术世界,以至有的评论家评论说,莫言就是中国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对乡村生活的记忆是莫言许多文学作品的素材和背景。 本书为莫言获奖长篇小说系列之一。该书2001年获得第二届“冯牧文学奖·军旅文学创作奖”;英美学界重量级期刊WORLD LITERATURE TODAY(《今日世界文学》)评其为七十五年来全世界四十部杰出作品之唯一中文小说;《亚洲周刊》评选它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第十八名。其中的《红高粱》获得1987年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根据此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得第三十八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莫言,山东高密人。出身于农民家庭,小学未毕业即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期间曾经到棉花加工厂做过临时工。一九七六年二月应征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土、班长、教员、干事、创作员等职。一九九七年十月转业到报社工作。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和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班,获文艺学硕士学位。一九八○年开始创作。著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国》《丰孔肥臀》《檀香刑》等八部,还有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爆炸》《野骡子》《欢乐》等二十四部,短篇小说《枯河》《白狗秋千架》《拇指铐》等六十余篇,另有剧本、散文等多部。
许多年后,如果我们的文学史还有最起码的良知的话(请原谅我吧,我写这句话的时候正在梦游),它将会这样记载发生在这一年的文坛盛事:2012年,中国的某三流作家凭借其恶俗的语言、做作的手法以及对暴力、色情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赤裸裸的歌颂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鉴于某...
评分一 新的视角 纵观49年到《红高粱》以前的写实文学,从主流的矛盾式现实主义到“红色经典”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家们大多以文人的革命式热情创作,把眼光集中在主流社会问题上。而以莫言为代表的新时期作家则开创了一种新的写实方式,有意识地拒绝政治权力观念对历史的...
评分初读<<红高粱>>觉得晦涩难懂,人称的转换,大段的心理独白,似是梦呓,分不清哪是现实,哪是回忆。再读《红高粱》,在一片氤氲中看到恍惚的身影,进而看到了耀眼的明亮。 全篇没有什么救亡图存、光复中华的豪言壮语,只是用最真切甚至接近于乡土的语言,歌颂了红高粱的家乡...
评分和很多人一样,我最初接触的也是张艺谋的《红高粱》。 小时候,妈妈单位组织看电影。那时候的娱乐活动太少了,于是不管是不是合适,不少人都带着孩子一起去的。那天的电影正是《红高粱》。故事内容根本没理解,只记得一片片红色,和剥人皮。此后的20年里,剥人皮是我对《红高粱...
评分那还是大三的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课上,老师讲起莫言的《红高粱》时念了文章开头段落中的一句话:“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 也许是我也偏爱辛辣刺激的文笔,尤其是在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里出...
2012年上海文艺版《红高粱家族》与1996年作家出版社版《红高粱》书名不同。此外,作家版第五章为《狗皮》,文艺版第五章为《奇死》(两版内容一致);作家版第六章《野种》第七章《野人》在文艺版中不复存在,不知何故兮?
评分不但有血有肉,而且血肉横飞
评分2012年上海文艺版《红高粱家族》与1996年作家出版社版《红高粱》书名不同。此外,作家版第五章为《狗皮》,文艺版第五章为《奇死》(两版内容一致);作家版第六章《野种》第七章《野人》在文艺版中不复存在,不知何故兮?
评分喜欢莫言的小说 这本书对土匪 八路 国军的描写有意思
评分莫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