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的故事》以历史上著名思想家设计的诸多乌托邦为主线,讲述了从古希腊至1920年的人类简史。书中重点述及柏拉图的《理想国》,安德里亚的《基督城》,莫尔的《乌托邦》,培根的《新大西岛》,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卡贝的《伊加利亚旅行记》,贝拉米的《回顾》,狄更斯的《艰难时世》,赫茨尔的《自由国》,莫里斯的《乌有乡消息》和赫德逊的《水晶时代》,威尔斯的《现代乌托邦》,最后将这一理念与20世纪初的世界联系到一起(作者认为城市就是乌托邦在尘世的体现),并批判思考了这一理念对未来世界的影响。
[美]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1895—1990),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技术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倡导科技社会同个人发展及地区文化必须协调一致,其贡献和影响远远超出建筑学领域,而深入到哲学、历史、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他被誉为“20世纪最后一个完人”,曾十多次获得欧美重要的研究奖和学术创作奖,其中包括1961年英国皇家建筑学金奖、1971年莱昂纳多·达芬奇奖章、1972年美国国家文学奖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前2/3是对乌托邦经典作品的综述,后1/3对乌托邦的批判才是重头戏和精彩之处,但其主旨也被此后繁多的反乌托邦理论、文艺作品变成了陈词滥调。个人的理解,乌托邦并不一定代表着进步、变革,抛开炫目的幻想,其内核恰恰是保守的,各种乌托邦都或多或少崇尚秩序、一致性(而非权利平等)和整体性,他们暗示了作者对某种传统的热爱(田园牧歌、手工行会中善良朴实的人们),而对某些破坏传统的东西隐隐挞伐(奢侈、商业、混乱)。有意思的是,芒福德是研究城市史的,他看到了乌托邦的细节。没有细节的乌托邦没有说服力,但乌托邦细节越多,纰漏也越多。因为一个新社会秩序建立后,就要不断地应对新情况,补上新纰漏。而效率最差、最易出错的补漏方式,就是想靠乌托邦设计者一个人的智慧应对层出不穷的问题。
评分乌托邦要结合生活:社会乌托邦
评分芒福德算是善良的保守派。乌托邦分为逃离型和重建型。讲了文学乌托邦,19世纪以前的乌托邦,庄园乌托邦,党派乌托邦,最后说了一些大学教授式的话。绝对值得读,文字简单明了,内容分章清晰,但是在其中各取所需吧。
评分一场对经典乌托邦的“游历”。
评分刘易斯·芒福德,应该算是20世纪的百科全书式学者的代表人物之一了吧。关注技术、城市与文明进程,与之前读过的《城市发展史》相比,这本当然算是小品集。但依然很精彩,主要是以时间顺序,梳理了从古希腊到十九世纪的“乌托邦”的论著,大致包括城市乌托邦、乡村乌托邦、庄园乌托邦、党派乌托邦和科学乌托邦等类型。芒福德总体上还是非常人文主义的,谈及科学与艺术应当为社会与社区服务,而不能孤立开来,实际上在当代西方的科普传播活动与公共艺术及设计的实践中得以实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