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托邦的故事》以历史上著名思想家设计的诸多乌托邦为主线,讲述了从古希腊至1920年的人类简史。书中重点述及柏拉图的《理想国》,安德里亚的《基督城》,莫尔的《乌托邦》,培根的《新大西岛》,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卡贝的《伊加利亚旅行记》,贝拉米的《回顾》,狄更斯的《艰难时世》,赫茨尔的《自由国》,莫里斯的《乌有乡消息》和赫德逊的《水晶时代》,威尔斯的《现代乌托邦》,最后将这一理念与20世纪初的世界联系到一起(作者认为城市就是乌托邦在尘世的体现),并批判思考了这一理念对未来世界的影响。
[美]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1895—1990),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技术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倡导科技社会同个人发展及地区文化必须协调一致,其贡献和影响远远超出建筑学领域,而深入到哲学、历史、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他被誉为“20世纪最后一个完人”,曾十多次获得欧美重要的研究奖和学术创作奖,其中包括1961年英国皇家建筑学金奖、1971年莱昂纳多·达芬奇奖章、1972年美国国家文学奖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乌托邦的思想贯穿整个人类历史,私以为本质上是一种反抗。对于当前生产与制度的不满,核心在于重构经济基础运行的机制。固然乌托邦表面上反映出来的更多的是【阶级身份】的绝对平等,但底子里还是离不开财富的重新分配。这一点从古希腊时期到工业革命时期的乌托邦思想内容演变就能看出来。但与激烈革命不同的是,乌托邦往往寄托于人性对于美好的追求,企图实现一种自发且平和的实现。但这,恐怕真的不可能。
评分大神早期的作品;先生后期等身之著作的粗线条框架。
评分对于了解乌托邦形成的历史脉络和不同时期所创造的意识形态详尽相对完整清晰,但是对乌托邦制度在不同环境下,历史背景中的意义和弊端并没有过深的讨论,这本书只能帮我们认识乌托邦而已,却没有让我们思辨背后的等价关系。
评分作者梳理了人类文明史以来对极度美好愿景的设想,这也是作为因破坏和上帝契约被逐出伊甸园的人类自我救赎的另类探索,但终归是地上的盼望,而终极乌托邦只在真理中
评分乌托邦要结合生活:社会乌托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