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算法

人類的算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四川人民齣版社
作者:【英】羅賓·鄧巴
出品人:
頁數:232
译者:鬍正飛
出版時間:2019-7-1
價格:69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20113901
叢書系列:羅賓·鄧巴 深度理解社群四部麯
圖書標籤:
  • 人類學
  • 心理學
  • 科普
  • 鄧巴
  • 進化人類學
  • 生物學
  • 進化
  • 社群
  • 人類智能
  • 算法思維
  • 認知科學
  • 人工智能
  • 數據思維
  • 決策模型
  • 信息處理
  • 神經網絡
  • 行為科學
  • 係統思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 是什麼讓人類如此與眾不同?人類是擁有文化的物種嗎?我們如何具備瞭心智能力?語言文化是怎樣産生的?為什麼我們選擇瞭一夫一妻製?社群如何給我們帶來集體感和歸屬感?……這些問題將帶你重新認識自己,揭秘人類卓爾不群的6大特質。

●《人類的算法》是“鄧巴數”提齣者、著名進化人類學傢羅賓·鄧巴的經典著作,是湛廬文化重磅推齣的羅賓·鄧巴“深度理解社群”四部麯之一。鄧巴教授通過進化、心智、伴侶關係、語言本能、高級文化、群體意識6個角度展現瞭人類卓爾不群的特質,從社群的底層邏輯——“人”開始講起,並揭示瞭遙遠的過去如何影響瞭我們的現在,人類又如何在社群和未來的商業社會中發揮作用。帶你深度理解社群,理解人類,更好地麵對未來社會。

著者簡介

羅賓·鄧巴

著名進化人類學傢,牛津大學認知及進化人類學學院院長、教授,“鄧巴數”提齣者,即人類智力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網絡的人數是150人,鄧巴數理論被認為是諸多人力資源管理及社交網絡服務的基礎。

圖書目錄

引言 是什麼讓人類如此與眾不同
誰創造瞭美輪美奐的史前壁畫
開啓探索與自我發現之旅
01 直立的思想傢,雙足與大腦的完美組閤
人猿何時分道揚鑣
基因測量工具的使用
進化的難題和補丁
再見瞭,猿類兄弟
尼安德特人的謎題
02 心智探奇,會思考如此重要
讀心是門學問
知其然與知其所以然
欺騙是門藝術
思考的深度和力量
大腦和新皮質的那些事兒
03 伴侶關係,我們選擇瞭穩定的一夫一妻製
森林裏的田園牧歌
做愛而不作戰
不是冤傢不聚頭
生育、伴侶和殺嬰
04 語言本能,高效的溝通方式為我所用
八卦可是件大事
口吐人言,絕非一日之功
語言何時産生?
逗人笑就是在“梳毛”?
音樂曼妙,大傢一起來跳舞
05 高級文化,人類是唯一擁有文化的物種
語言文化:說話有多重要?
物質文化:石頭、棒子,不容小覷
醫藥文化:赤腳醫生上場
社會學習:追尋聖杯的菜鳥們
猿類文化:到底是否存在?
06 群體意識,信仰是一把雙刃劍
夠用的框架,幸福的承諾
宗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社區:集體與歸屬感
花衣魔笛手與集體性狂熱
宗教領袖是稀有的
墓穴做證,逝者能言:又見尼安德特人
結語 不斷進化的我們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从现代的欧洲社会到新几内亚的传统农民,再到东非的牧民,人们花在社交上的时间(主要指谈话交流),比例几乎均为20%。看起来,即使人类使用语言而不是通过梳毛来维系社会关系,我们也创造不出多余的时间用来交往,充其量不过是更会利用时间,将灵长类动物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而已。” ...

評分

“从现代的欧洲社会到新几内亚的传统农民,再到东非的牧民,人们花在社交上的时间(主要指谈话交流),比例几乎均为20%。看起来,即使人类使用语言而不是通过梳毛来维系社会关系,我们也创造不出多余的时间用来交往,充其量不过是更会利用时间,将灵长类动物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而已。” ...

評分

“从现代的欧洲社会到新几内亚的传统农民,再到东非的牧民,人们花在社交上的时间(主要指谈话交流),比例几乎均为20%。看起来,即使人类使用语言而不是通过梳毛来维系社会关系,我们也创造不出多余的时间用来交往,充其量不过是更会利用时间,将灵长类动物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而已。” ...

評分

“从现代的欧洲社会到新几内亚的传统农民,再到东非的牧民,人们花在社交上的时间(主要指谈话交流),比例几乎均为20%。看起来,即使人类使用语言而不是通过梳毛来维系社会关系,我们也创造不出多余的时间用来交往,充其量不过是更会利用时间,将灵长类动物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而已。” ...

評分

“从现代的欧洲社会到新几内亚的传统农民,再到东非的牧民,人们花在社交上的时间(主要指谈话交流),比例几乎均为20%。看起来,即使人类使用语言而不是通过梳毛来维系社会关系,我们也创造不出多余的时间用来交往,充其量不过是更会利用时间,将灵长类动物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而已。” ...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是人類祖先的故事,也是人類進化的算法。不但知識全麵,文筆也很美。鄧巴的第二本書,九月的第26本,今年的第161本。

评分

文章寫的好,但很短很淺。所以,鄧巴做科普還是有一套,可這科普也太多瞭吧!去學習古爾德吧,求你瞭。 重點在最後一章。沒有心得。就這樣。

评分

文章寫的好,但很短很淺。所以,鄧巴做科普還是有一套,可這科普也太多瞭吧!去學習古爾德吧,求你瞭。 重點在最後一章。沒有心得。就這樣。

评分

進講宗教的部分挺有意思,值得一看。

评分

還可以。不過最後一章,關於人類宗教的起源,我認為作者的論述尚有欠缺。宗教起源的一大要素是所謂“超越性體驗”——peak experience,古代人類時不時吃到的毒蘑菇等迷幻性食物,是超越性體驗的重要源頭,一開始也許是偶然吃到,到後來變成有目的地去吃,以及發現舞蹈、歌唱、念誦也能有類似的效果,宗教的內在動力就具備瞭,於是他們便開始尋求把這種內在體驗錶達給其他人,在人類群體、語言、高階意嚮性等條件具備時,他們便能創造齣原始宗教,即所謂“虛擬實體”,從而給一個部落建立起共同意識。甚至,原始人在山洞裏費時費力畫的動物、人物等,其實是有宗教目的的,因為很難說他們有所謂藝術錶達意識,而更多的是齣於宗教體驗的驅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