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峰与波谷

波峰与波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阎步克
出品人:
页数:248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32197
丛书系列: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
图书标签:
  • 历史
  • 阎步克
  • 魏晋南北朝
  • 制度史
  • 中国历史
  • 魏晋南北朝史
  • 官僚政治
  • 政治
  • 波峰与波谷
  • 经济周期
  • 商业分析
  • 市场波动
  • 投资策略
  • 宏观经济
  • 企业经营
  • 周期理论
  • 风险管理
  • 趋势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是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袁行霈、严文明、张传玺、楼宇烈主编的四卷本《中华文明史》的普及本,分别叙述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中叶、明中叶至辛亥革命四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成就,共12分册。在原书综合性、学术性的基础上,突出通俗性,以适应大众阅读的需要。

本册叙述了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官僚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对官僚政治在夏商周时代的萌发,秦汉时代的蓬勃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混乱衰弊进行了追源溯流、一气贯通而且脉络清晰的叙述,对三省制、察举制的进步等萌芽于南北朝丽勃兴于隋唐的政治制度,也有极具洞见的见解。

作者简介

阎步克,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主要著作有《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等。

目录信息

序言
一 官僚帝国体制的观察视角
二 波峰与波谷
三 常态、变态与回归
第一章 从王国到帝国
一 从王国到帝国
二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三 皇帝——官僚统治阶级
第二章 官僚行政体制的完善
一 决策权力与执政资格
二 行政组织的进化
三 军政与边防
第三章 文法与文书
一 刀笔吏治天下
二 律令秩序
三 “以文书御天下”
第四章 爵禄与吏禄
一 “庶人之有爵禄”
二 禄秩的渊源和性格
三 从禄秩到官品
第五章 儒?法与儒?吏
一 从法术、道术到儒术
二 “奉天法古”与王莽改制
三 儒法合流与儒吏融合
第六章 官吏的选任
一 吏道与功能
二 任子与内侍
三 察举与四科
四 阳嘉新制和以文取人
第七章 官僚阶级的士族化
一 乡里与豪右
二 官场与官族
三 东汉的士林
四 学门与士族
第八章 动荡时代的皇权与门阀
一 黯淡失色的皇权
二 东晋门阎政治
三 南朝:“主威独运”及其限度
第九章 士族特权及其政治理念
一 门阀的选官特权与品位特权
二 官僚政治的扭曲变态
三 玄学清谈的政治理念
第十章 集权官僚政治的维系和进展
一 空话不空:官僚政治话语
二 冰层下的潜流:官制和法制的进化
三 选官中央化和考试制度的进展
第十一章 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
一 胡汉杂糅与胡汉分治
二 异族皇权?国人武装——军功贵族
三 胡化、汉化的摇摆波动
第十二章 从北朝到隋唐:帝国复兴与历史出口
一 青出于蓝:官僚行政的全面复兴
二 等级安排与身份管理的进化
三 北朝政治文化风尚:重军功、重吏治、重法制
四 北朝:走出低谷的历史出口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看看教授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想你大概可以了解了他的思路了吧! 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一位北大教授的回答(转) 若不是从"实用",而是从"史学对人类生活是否有意义"这一角度提问,那么还有另一些回答。"实用理性"是中国人的特有思维方式。对一门知识非得要问它是否"实...  

评分

阎步克老师的文笔自然是很不好的。他的许多书我都没有耐心看的下来。阎先生和邓小南老师据说是大学同学,他的许多观点还是十分具有启迪意义的,即便现在看也是如此。“唐宋变革论”和“魏晋封建论”自不待言,这已成为共识。就是中国政治文明的入口和出口一说也很富有见地。由...  

评分

评分

这个月认真看的文史书,其实就上面的《十二讲》和本书。而且两位作者都是从业有年的专业人士,但是无疑book大大的书要高明很多。有时候也在想两者的差别。问题意识、方法论自觉乃至述学文体都是可以作为比较的视角,最终体现为历史思维的差距。book有一以贯之的制度史观,并以...  

用户评价

评分

为什么不把阅读书目里的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换成这一本啦!明明这本简洁明快得多、也适合非专业而有这方面知识需要的读者,因为结论多论证少,可以先有个基本印象,部分内容配合《官阶与服等》。

评分

现在我以为:中国目前出现的问题,不是某人某时造成的,而是负债太多的历史积压造成的,问题会以危机循环的方式出现,而且没有改变的可能,因为我们已经镶嵌在这历史模式中。《波峰与波谷》谈的也是这个问题: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政治,就是中国历史政治的“常态”,它奠基于秦汉,从那时的粗糙建制之中逐渐演化,由“爵秩”体制发展到九品官品,后者是官僚体系2.0版本,更强大更具有统筹性,它是“科层制”的中国版。能读到很多西方史学的观念,对贵族与专制关系的探讨使人想到托克维尔,科层制与儒吏、文官政治的探讨有韦伯的影子。到了两晋部分,大体认同于田余庆门阀政治的观念。很开心,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里提到的“流品”问题在这本书里有了非常细腻的解释:官与吏的区分,是从秦汉的模糊一变而为魏晋南北朝清晰的分野。

评分

普及读物,写的很浅显而且感觉塞了挺多个人意识和情绪在里面。不过作为速读手册来说还是不错

评分

虽然号称“普及本”,但干货非常多,收获异常大。秦汉政治奠定了中国的政治史的历史中轴线:皇帝专制、中央集权、官僚政治。而魏晋南朝则是历史上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偏离了历史的中轴,成为短暂的“变态”,但又为唐宋大一统奠定基础。南朝是名门世族,北朝则是军功贵族,一文一武。但历史的结局,则是北朝成为了历史的出口。北朝孕育了唐宋的政治制度与军事制度,隋唐君主皆出自“六镇”。魏晋南朝士人崇尚清谈玄学,对实务多有鄙视,六朝金粉终于未能抵御北方铁骑。从价值判断上,当然可以说南方更自由更宽松,但历史的结局却是强者政治。从文化和经济上,南方对于唐宋以降影响或许更大,但从政治上说,北方是毫无疑问的重心所在。陈寅恪、钱穆、田余庆等先生的评论穿插其中,史学师承清晰可辨。社会学者与政治学者皆可从此书受益匪浅。

评分

为什么不把阅读书目里的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换成这一本啦!明明这本简洁明快得多、也适合非专业而有这方面知识需要的读者,因为结论多论证少,可以先有个基本印象,部分内容配合《官阶与服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