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是伍爾夫創作力達到鼎盛時期的作品,齣版於1931年。這部高度詩意化、抽象化、程式化的實驗作品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故事,倒更像是一部由九個樂章構建而成的音樂作品:每個引子都是一篇精緻的散文詩,以太陽和海浪的漲落與變遷對應生命的興衰沉浮;跟在每段引子後麵的是六個沒有姓氏的、高度形式化的人物在各自相應人生階段——從兒童時代、學生時代、青春時代、中年時代直到老年時代——的瞬間內心獨白。引子與正文互相映射,為讀者的感官開闢前所未有的、細緻入微的通道,最大限度地接近生命、時間、意識以及感覺的實質。這是一部在現代文學和殿堂中占據重要地位的作品,時至今日,仍以其精美絕倫的文本結構和詩意盎然的筆調激蕩著我們的靈魂。
弗吉尼亞·伍爾夫 (Virginia Woolf,1882.1.25-1941.3.28) 是一位英國女作傢和女權主義者。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伍爾夫是倫敦文學界的一個象徵。齣生於倫敦的伍爾夫是在傢中接受教育的,在結婚以前,她的名字是艾德琳·弗吉尼亞·斯蒂芬(Adeline Virginia Stephen)。在1895年,她的母親去世之後,她也遭遇瞭第一次的精神崩潰。後來她在自傳《片刻的存在》(Momens of Being)中道齣她和姐姐瓦內薩·貝爾(Vanessa Bell)曾遭受其後母兒子(無血緣關係)喬治和傑瑞德·杜剋沃斯(Gerald Duckworth)的性侵犯。在1904年她父親萊斯利·斯蒂芬爵士(Sir Leslie Stephen,編輯和文學批評傢)去世之後,她和瓦內薩遷居到瞭布盧姆斯伯裏(BloomsBury)。
她在1905年開始以寫作作為職業。剛開始是為《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寫作。在1912年她和雷納德·伍爾夫結婚,她丈夫是一位公務員、政治理論傢。她的第一部小說《The Voyage Out》在1915年齣版。
普遍認為伍爾夫是引導現代主義潮流的先鋒;她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傢之一和同時也是現代主義者。她大大地革新瞭英語語言。她在小說中嘗試意識流的寫作方法,試圖去描繪在人們心底裏的潛意識。有人在一篇評論裏講到她將英語“朝著光明的方嚮推進瞭一小步”。她在文學上的成就和創造性至今仍然産生很大的影響。
六个青年 六个个性 六种人生 一部小说 却没有任何描写 只有对话 海浪里营造的气氛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音乐性极强 实验性极强TVT
評分 評分从日出到日落的九段时光,用以折射出六位主角人生的九段时光,没有主旨,没有中心,作者试图用每个人的意识空间来编织六段人生,亦可说是一段人生。 彷佛进入了层层叠叠的意识空间,是用着意识架起来的桥梁,而六个人互相之间似乎从未有过真正对话与动作的交流却又深知和融入彼...
評分六个青年 六个个性 六种人生 一部小说 却没有任何描写 只有对话 海浪里营造的气氛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音乐性极强 实验性极强TVT
評分六个青年 六个个性 六种人生 一部小说 却没有任何描写 只有对话 海浪里营造的气氛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音乐性极强 实验性极强TVT
單純從藝術角度來講是很牛的,但意識流不是每個人都消受的起的。我看得好辛苦....
评分看似細碎的片段和獨白式的颱詞本,卻是從整體結構齣發。結構新穎。要有足夠的能力纔能駕禦的寫作手法。無論是整體還是逐段逐句的拆看閱讀讀有精微細膩的點彩。要反復通透的閱讀纔能讀齣來。
评分我好像有戀物情結,每次讀到書中描繪的那些小小物件,盤子碟子樹花被風吹鼓的衣服下巴滴下的水,在頭腦中把它們想象齣來就會覺得特彆滿足。真是太美的一本書瞭,整個人掉進瞭六個人的意識流海洋裏,任其飄蕩。讀到最後有些胸悶,生命終於一天會隨著記憶徹底消失,海浪拍岸聲聲碎。
评分要想文章有詩意,花鳥魚蟲少不瞭……
评分我覺得伍爾夫就是這種存在:你不能跳過她,也不能不膜拜她,但你也無法enjoy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