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島由紀夫的成名作,發錶於1949年,中篇小說,通過倒錯的內嚮型自白來對內心進行理智的探索,從一種社會心理的壓抑齣發,來對抗傳統的道德、秩序和價值觀的束縛。作品的特色在於內外交錯、不拘泥於事實,完全憑主人公的意識軌跡構成。
作品首先敘述“我”的齣生和傢庭狀況,而後將讀者引入“我”五歲時光怪陸離的內心世界,進而描寫“我”青春期大膽的心理。“我”對天生的孱弱感到羞愧,戀慕強健而富於野性的體魄,立誌進行精神上的自我鍛煉,但肉體的成長總令人不滿。戰時,“我”懷著嘗試戀愛的心態接近異性,終於和同學之妹園子戀愛,但卻因為感到自己能力不足而導緻關係結束。戰後,園子與彆人結婚,但“我”卻試圖仍與她偷偷約會,嘗試完全捨棄肉欲的精神戀愛。
三島由紀夫(1925-1970),日本作傢。本名平岡公威,生於東京一個官僚傢庭。1949年發錶長篇小說《假麵自白》,確立作傢地位。1970年11月25日寫完《豐饒之海》第四捲《天人五衰》後自裁。一生共創作40部中長篇小說、20部短篇小說及18部劇本。代錶作品有《虛假的告白》、《潮騷》、《春雪》、《誌賀寺上人之戀》、《金閣寺》等。
其前期作品唯美主義色彩較濃,後期作品錶現齣一種可怕的藝術傾斜和顛倒。
我曾经认识一个好姑娘。和她在一起,我总会忘记烦恼。她会认可我的骄傲,向我讲述心事。她的光彩不耀眼,性格也安分随时。和她相处,就像是春天里去踏青。 我以为,这就是爱情了。主动跟她接触,发现她的美好,去认可她,“侵略性”的调戏她,为两个人的关系发生不断细微的变...
評分 評分如何理解三岛由纪夫呢? 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作家”,而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媒介融合”意识的“艺术家”,文本、身体、行动、影像记录与呈现、乃至最后惨烈的死亡,都是他得心应手的媒介,他一生的创造,是一部倾心谋划的“大作品”,正是因此,他在辞世前坚持要求:一部“...
評分这是三岛的自传。 七八年前曾读过此书,如今尚能找到当年我在豆瓣上给它写的短评:同性恋的心理世界。 当年的我还相当无知,对男人和他们的欲望了解甚少,因此很多小说的很多情节难免稀里糊涂一知半解。这本书也是如此。比如关于三岛的ZiWei的描写:在血与死亡的幻想中走向高潮...
評分如果要将人分2种的话,那可以有五花八门的答案。比如,好人和坏人,男人和女人,骗人的和被骗的等等,不过,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世界上存在两种人,一种倾向于被净化,另一种倾向于被浊化。因此同样是世间的事物,他们被感染到然后塑造出的性格也会截然不同。就好像走进一养老院...
這是我讀過的最強心理描寫。讀完幾乎可以斷定的是:1.大師生活敏感多疑半夜睡不好覺。2.大師是力求完美的人格分裂。3.大師自殺是“完美”的選擇。快樂的豬和痛並快樂著的大師,三島由紀夫選擇瞭後者並付齣瞭代價。
评分細膩真摯中略帶一絲自虐的愛戀,即使你並不為同性erectio,仍會被感動。三島桑70年自盡之後便流齣他生前書信,他坦承這部作品是對他"親身體驗的忠實詳述",自己有無法"朝一般常態的方嚮走感到苦惱",此前他一直對外強調此書是虛構。
评分這是我讀過的最強心理描寫。讀完幾乎可以斷定的是:1.大師生活敏感多疑半夜睡不好覺。2.大師是力求完美的人格分裂。3.大師自殺是“完美”的選擇。快樂的豬和痛並快樂著的大師,三島由紀夫選擇瞭後者並付齣瞭代價。
评分安格爾再美也隻是跪舔拿破侖的學院狗,更何況三島君這種陰翳背德的怪異美學。看瞭這麼多下來也逐漸感受到,並非我不理解,而是這種美本身,就是毫無意義的。
评分三島的第一本書啊 算瞭一下是在24歲。驚人的坦誠。不是指對於ejaculatio或者erectio的坦白 而是對自我的層層剝皮。 很可怕。 性倒錯者尋找著他的聖塞巴斯蒂安。吸引著他的一生的,不過是虛妄的美。 奇怪的是 不論是讀《金閣寺》 還是《潮騷》 隻要是讀三島的作品 我都會情不自禁的想起蔣勛的《孤獨六講》。大概可以和“我”在操場上看到近江寫著巨大的“OMI”時的心情相印證。所謂的青春 不過是一個人 如何默默擔負巨大的情欲孤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