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海明威 文学 散文 外国文学 *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国文学 美国 随笔
发表于2025-02-02
流动的盛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 海明威诞辰120周年 名家名译
★ “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关于巴黎的虚构或非虚构作品不计其数,海明威笔下这席“流动的盛宴”或许是其中最令人流连、唏嘘的。1920年代,海明威偕新婚妻子以驻欧记者身份旅居巴黎,本书记录的正是这段 旅居记忆。不过这本书的写作却是在三十多年以后,换句话说,盛宴的“现场”早已消失,作者和读者都只是在记忆中追寻那段过往岁月,那些人、物都已在时光的透镜里失焦、变形。所有有关巴黎的个人记忆,都杂糅成一种对于巴黎的共同的历史记忆,正所谓,“巴黎永远没个完”。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百年来所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最受我国读者喜爱的一位作家。20世纪美国小说家、记者,“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一生经历丰富、传奇,写作风格简洁明快,以“文坛硬汉”著称,对现当代美国和世界文学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代表作有《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1953年凭借《老人与海》获普利策奖,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还是决定冲着流动的盛宴那句话通篇读一下,之前对硬汉风格比较无感,这本温柔很多,翻译看起来也挺舒服 看着想尝尝冰葡萄酒陪牡蛎
评分翻译减分 原著不错
评分巴黎 去过多少次也还想再去 要是有机会去住哪怕一个月就好了
评分巴黎 去过多少次也还想再去 要是有机会去住哪怕一个月就好了
评分10/16。不得不说,海明威笔下的巴黎数度让我心向往之,而译笔透露出来的气度和练达也为这本书增色不少。庞德果然是作家之友,菲茨杰拉德(及其夫人)的神经质态度活灵活现。在字面上,海明威已经尽量避免了一切陈词滥调的抒情(唯独在一篇之末,他难得地动情写道,巴黎的一切都“不简单”),但是字里行间仍旧可见淡淡的缱绻和恋旧情怀,年轻读者也难免代入和感伤。那些名利未至而捉襟见肘的时光,海明威总是借口和朋友吃午饭,外出卢浮宫博物馆散步,然后饿着肚子在咖啡馆用铅笔和笔记簿创作,所以,《太阳照常升起》(及其他同期短篇小说)里的主角们总是拥有超乎常人的食欲和酒量......
一 状况不济时,人对于昔日,隐约会牵扯精神的丝缕。海明威写此书时,多少有此心结。虽然三年前已将诺奖纳入囊中。可他清楚,最好的状态已经不再了。那时似乎各方面都很糟:精神,写作,情感,身体,都有,又不全是;可哪一方面先陷入的呢,谁知道。之前去非洲打猎,飞机失事,...
评分也许离开了巴黎我就能写巴黎,正如在巴黎我能写密歇根一样: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海明威在古巴的时候终于决定要写下那段在巴黎的生活了。二战以前的巴黎是个众所周知的艺术之都,在塞纳河畔,巴黎的左岸,汇聚了来自全世界的艺术家、作家。这些狂放不羁的精英们总能在那里的咖啡馆...
评分吴晓东一篇讲稿里比较福克纳和海明威之间,谈及个人感情,他还是喜欢海明威。恐怕没有比“还是”还恰当的语气了。 后来吴晓东又提到他最喜欢海明威的一本小册子。叫《流动的圣节》。我很喜欢那本讲稿。也没读过这本小册子。 1个月前就找来读了。读第一遍时,在海明威描述和菲茨...
评分你是属于我的,整个巴黎也是属于我的,而我属于这本笔记簿和这支铅笔。——海明威《不固定的盛节》 在谈论法国大革命的经典著作《旧制度与大革命》中,作者托克维尔将巴黎的空前繁华看作是国家即将陷入动荡的表现:“巴黎越来越成为法兰西的唯一导师,它已赋予一切人以统一...
流动的盛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