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进述的是南方没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剧。老康普生游手好闲、嗜酒贪杯,其妻自私冷酷、怨天尤人。长子昆丁绝望地抱住南方所谓的旧传统不放,因妹妹凯蒂风流成性、有辱南方淑女身份而恨疚交加,竟至溺水自杀。次子杰生冷酷贪婪,三子班吉则是个白痴,三十三岁时只有三岁小儿的智能。全书通过这三个儿子的内心独白,围绕凯蒂的堕落展开,最后则由黑人女佣迪尔西对前三部分的“有限视角“做一补充,归结全书。
小说通过一个旧家庭的分崩离析和趋于死亡,真实地呈现了美国南方历史性变化的一个侧面。小说大量运用多视角叙述方法及意识流手法,是意识流小说乃至整个现代派小说的经典名著。
1.美国的文学史星光灿烂、大腕佳作云集,在这璀璨的“星河”里,谁最能代表美国?一个是惠特曼,另一个是福克纳——无人质疑!
2.福克纳,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20世纪世界文学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将美国南方的历史和人的生存景象纳入他所创造的类似当代神话的小说中,形成了一座新的文学高峰。克洛德•西蒙、加缪、萨特、略萨、马尔克斯、莫言等多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对其推崇备至,视其为自己的文学创作导师。
3.《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意识流写作首部成熟之作。他首先提供给读者混沌迷乱的内心世界的没有规律、逻辑的活动,然后逐步带引读者穿过层层迷雾,最终走到阳光底下明朗、清晰的客观世界里来。在“昆丁的部分”里,“场景转移”发生得最多,超过二百次;“班吉的部分”里也有一百多次。
4.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最疼爱的、花费心血最多的一部作品,是他所创造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福克纳自认《喧哗与骚动》是自己“最伟大的作品”。
5.李文俊权威译本。李文俊多次说过,翻译《喧哗与骚动》呕心沥血,差点搭上了老命。国内相关研究者经过严谨细致的对比,认为李文俊的译本非常到位地传达了《喧哗与骚动》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风格,目前无人能够超越。
威廉·福克纳(1897—1962) 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人物。福克纳以小说创作闻名于世,他一生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与12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15部长篇与绝大多数短篇的故事都发生在他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1949年因“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圣殿》《押沙龙,押沙龙!》《去吧,摩西》等。
李文俊(1930— )著名翻译家。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在《译文》与《世界文学》工作多年,曾任《世界文学》主编。长期致力于译介英美文学作品,尤以翻译和介绍福克纳用力最多,成就最卓著。另译有海明威、塞林格、卡森•麦卡勒斯、爱丽丝•门罗等人的作品。1994年获中美文学交流奖,2011年荣获“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多次获得全国外国文学出版奖。另著有《美国文学简史》(合作)、《纵浪大化集》、《福克纳评传》、《西窗看花漫笔》等。
没读过李继宏的,也没兴趣读,就上次李大师那本追风筝的人中译本,指出了几次错误(而且是比较离谱的,明显的,某些机器翻译都比他好)然后人家李大师就把我上一个号拉黑了??可惜已经注销不然还可以給大家看看那些错误2333。就冲这气度,此人翻译一生黑了。李文俊为了研究福...
评分2008-01-17 Recently I've finished reading The Sound and the Fury for the second time. The first time I encountered William Faulkner and the book was in the summer of 2003. I failed in the exam of Selected Readings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for the...
评分 评分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用来考验耐心和智力倒是不错。尤其第一章——“1928年4月7日”,迷宫似的文体,有点让人找不着北。如果没有①②③的提示,可能影响理解,当然无视①②③也行,不过这样一来,就得多花时间,比如回过头,带着疑问寻找不知断裂在何处的某个情节的“线头”...
评分《喧哗与骚动》中,每当Compson家长子Quentin闻见忍冬的香气,过去,现在,和将来之间的界限就模糊了,或者说,线性的,单箭头的时间,被强烈的感官记忆抹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关于妹妹Caddy的忧伤记忆,这些一小片,一小片的记忆在浓烈的植物香味里生长,扩散,最终横跨Quentin...
自己买的一套书,跪着也要把它们看完。(28.9万字)
评分要不是有李文俊先生细细密密的注解,大概读到的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评分给满分!我爱福克纳聚聚!8过现在以我的本事不太能理清全部的故事线……真的太难读了!!!这是我读聚聚的第三本,其实可以get到一点点细枝末节,但主体是模糊不清的,我先跳过这本诺奖吧,试试那本玫瑰。
评分也是差点读不下去,读完了回过头来才真正认同它的好,意识流闪回的写法,极大地增加了阅读难度,但在这部作品里特别恰当,看这本书越到后面心情越沉重,如果不是最后迪尔西的那一点点亮光,真的不忍再读下去#7918
评分约克纳帕塔法信仰第一章成就达成!继陀思妥耶夫斯基之后又一次嗅到土地,血液,原始冲动的味道!福克纳或许没有陀思妥耶夫斯基沉重,但仰仗纯熟的技巧,密集冷冽暴虐的南方激情如苏醒的远古巨兽连绵不断的撕裂时空的嘶吼冲击着心脏——假如你有幸跟随福克纳一字不停不漏地吞噬下来。 在福克纳这里,你可以难得地抛弃你沉甸甸的无用的理智,信任你或许未曾察觉的敏锐的感官,去感受那语无伦次的精神热病,你将仰视着你的感受如何随着那精准的卯足劲的语言颠转,放大,集中,你将惊讶地看到文字在眼前流动,你将在递归的宝藏中身心疲惫,喉咙干渴,两眼泛红,灵魂却谵妄地渴求。 思想是不足道的,唯意志永世纠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