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西方人类学主要著作指南

20世纪西方人类学主要著作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王铭铭主编
出品人:后浪
页数:521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0
价格:6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629518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人类学
  • 王铭铭
  • 工具书
  • 社会学/人类学
  • 学术史
  • 概论
  • anthropology
  • 社会学
  • 人类学
  • 西方
  • 20世纪
  • 学术著作
  • 指南
  • 社会科学
  • 文化研究
  • 理论发展
  • 研究方法
  • 学术参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世纪的人类学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完成了从古典时代向现代人类学的蜕变。自60年代以来其面目的多元化进一步加深,近年来虽有不少出色的研究,却没有了之前作为学派的中坚力量,导致学术理路芜杂不精,更使学习者感到困惑。

本书便是以改变人类学现状这一使命为编辑宏旨,对20世纪的著作遗产加以整理并辅以简要介绍,意在梳理学术脉络,为读者提供科学的人类学入门基本阅读的指南,从而使读者准确把握人类学思潮的流变。《指南》遴选的58本西方人类学著作,均是对20世纪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发展创新产生过重要影响且为欧美著名社会学人类学家的代表之作。对这些著作的介绍,包括了作品基本内容和叙述框架、关注的问题、缘何学理进行探讨、相关的争论和背景,以及对作品的简要评论,等等。同时辅以著者生平及其主要著作的简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按图索骥,延伸阅读。

作为一部导读性的编著之作,《20世纪西方人类学主要著作指南》通过对书目的选择、对人类学家的介绍,以及对人类学著作的评介,勾勒出了20世纪西方人类学“故事”的主线。

作者简介

◆ 主编者简介 ◆———————————————————————————————————

王铭铭,人类学家,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

王铭铭作品宏富,其代表作包括田野志《溪村家族》,探讨了古代中国的世界观及其现代命运的《逝去的繁荣》《走在乡土上》《西方作为他者》,学术随笔《漂泊的洞察》《无处非中》《心与物游》,以及人类学导引作品《人类学是什么》(2003年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同时主编有人类学专业期刊《中国人类学评论》。

目录信息

凡 例
述评者简介
第一部分 《指南》导读
非专业读者如何使用《指南》
专业研究人员如何使用《指南》
专业本科和硕士教学如何使用《指南》
了解一点人类学的历史背景
第二部分 主要著作指南
第一阶段:1902~1945年
《巫术的一般理论》(1902) 马塞尔·莫斯 著
《土著如何思考》(1910) 吕西安·列维-布留尔 著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 爱弥尔·涂尔干 著
《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1919) 马歇尔·葛兰言 著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22) 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 著
《安达曼岛人》(1922) 阿尔福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 著
《人与文化》(1923) 克拉克·威斯勒 著
《礼物》(1925) 马塞尔·莫斯 著
《两性社会学》(1927) 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 著
《人类学与现代生活》(1928) 弗朗兹·博厄斯 著
《萨摩亚人的成年》(1928) 玛格丽特·米德 著
《人类史》(1931) 格拉弗顿·埃利奥特·史密斯 著
《文化模式》(1934) 鲁思·本尼迪克特 著
《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法》(1937) 爱德华·埃文思-普里查德 著
《文化论》(1940) 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 著
《努尔人》(1940) 爱德华·埃文思-普里查德 著
《大转型》(1944) 卡尔·波兰尼 著
《亲属制度的基本结构》(1945) 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 著
《自由与文明》(1947) 布劳尼斯娄·马林诺夫斯基 著
第二阶段:1949~1973年
《文化的科学》(1949) 莱斯利·怀特 著
《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1952) 阿尔福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 著
《上缅甸诸政治体制》(1954) 埃德蒙·利奇 著
《原始人的法》(1954) 亚当森·霍贝尔 著
《文化树》(1955) 拉尔夫·林顿 著
《忧郁的热带》(1955) 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 著
《东非酋长》(1956) 奥德丽·艾·理查兹 著
《结构人类学》(1958,1973) 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 著
《社会人类学》(1962) 爱德华·埃文思-普里查德 著
《野性的思维》(1962) 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 著
《部落社会的政治、法律与仪式》(1965) 马克斯·格拉克曼 著
《等级人》(1966) 路易·杜蒙 著
《洁净与危险》(1966) 玛丽·道格拉斯 著
《号角即将吹响》(1968) 彼得·沃斯利 著
《仪式过程》(1969) 维克多·特纳 著
《自然象征》(1970) 玛丽·道格拉斯 著
《文化的解释》(1973) 克利福德·格尔兹 著
第三阶段:1976~1996年
《文化与实践理性》(1976) 马歇尔·萨林斯 著
《嫉妒的制陶女》(1978) 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 著
《南美洲的魔鬼与商品拜物教》(1980) 迈克·陶西格 著
《历史的隐喻与神话的现实》(1981) 马歇尔·萨林斯 著
《尼加拉》(1982) 克利福德·格尔兹 著
《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1982) 埃里克·沃尔夫 著
《想象的共同体》(1983)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著
《地方性知识》(1983) 克利福德·格尔兹 著
《时间与他者》(1983) 约翰内斯·费边 著
《论个体主义》(1983) 路易·杜蒙 著
《亲属制度研究批判》(1984) 大卫·施奈德 著
《物的社会生命》(1986) 阿尔君·阿帕杜莱 主编
《从祝福到暴力》(1986) 莫里斯·布洛克 著
《制度如何思考》(1986) 玛丽·道格拉斯 著
《形成中的宇宙观》(1987) 弗雷德里克·巴斯 著
《人民的传说,国家的神话》(1988) 布鲁斯·卡培法勒 著
《礼物的性别》(1988) 玛丽琳·斯特雷森 著
《作品与生活》(1988) 克利福德·格尔兹 著
《恶的人类学》(1989) 大卫·帕金 主编
《穿越时间的文化》(1990) 大贯惠美子 主编
《殖民情景》(1991) 乔治·斯托金 主编
《甜蜜的悲哀》(1996)
参考文献
人名及关键词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书中文章不乏许多正确的观点和总结,也不知道王铭铭是怎么让这么多人来写的,所以直接导致了许多文章质量的差距那简直到了惨无人道的地步…… 在此,本人只想吐槽一个人,请问为什么要苏敏来写格尔茨的《文化的解释》?难道就因为她翻译过此书吗,我看了后觉得有一种非常不好的...  

评分

这本书在国内粗略的翻过一遍,在南安普顿这半年边吃饭边看一章这么又重读一遍,收获还是挺大的。人类学对电影研究其实帮助挺大的,这学期一门分数尚可的论文(估计因为老师仁慈),我就用了列维斯特劳斯的冷/热二分,齐美尔关于“圆桌”中蕴含的个人主义的分析,以及巴赫金的狂...

评分

这本书在国内粗略的翻过一遍,在南安普顿这半年边吃饭边看一章这么又重读一遍,收获还是挺大的。人类学对电影研究其实帮助挺大的,这学期一门分数尚可的论文(估计因为老师仁慈),我就用了列维斯特劳斯的冷/热二分,齐美尔关于“圆桌”中蕴含的个人主义的分析,以及巴赫金的狂...

评分

书中文章不乏许多正确的观点和总结,也不知道王铭铭是怎么让这么多人来写的,所以直接导致了许多文章质量的差距那简直到了惨无人道的地步…… 在此,本人只想吐槽一个人,请问为什么要苏敏来写格尔茨的《文化的解释》?难道就因为她翻译过此书吗,我看了后觉得有一种非常不好的...  

评分

“人类科学的各部门是极为多样的,扩展开来可分为躯体和灵魂,语言与音乐,火的取得与道德。”——爱德华·泰勒《人类学》 “人类学之父”泰勒这条关于人类学的论断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被因袭,而我们很容易看出在泰勒给出的定义所包含的范畴里显然还有在今天属于生物学、语...  

用户评价

评分

教科书中的上乘作品。。

评分

这样也能出书。相信这伙人的指南就是误入歧途了!!!

评分

全是各种人写的书评。有的质量真差。并不是名著原文选读!

评分

浏览过了

评分

路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