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出版八年后,梭罗于一八六二年辞世。他在这个时期内大量阅读和写作,却鲜有文字发表。从一八五二年到一八六二年间,梭罗将这些原始资料整理在三大套笔记本中,留下了近万页手稿。《种子的信仰》这本书经由《梭罗社会学报》主编布莱德利?迪恩倾其一生整理、编选,呈现了这位诗人、哲学家最后十年每日于林中散步所写下的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命的体悟,成为继上部作品后一百二十五年来,首部问世的新书。
亨利·戴维·梭罗
美国作家、自然主义者、哲学家。一八一七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一八四五年,二十八岁的梭罗撇开金钱的羁绊,在距离康科德两公里的瓦尔登湖畔自建小木屋,自耕自食两年零两个月,写就了闻名于世的文学著作《瓦尔登湖》。 布莱德利?迪恩 梭罗研究学者,《梭罗社会学报》主编。终生投入编注梭罗庞大且字迹难辨的手稿,促成梭罗珍贵手稿于一百二十五年后首度面世。迪恩以其特殊贡献,于一九九三年获颁“梭罗环境教育奖”。
我读《种子的信仰》 2019年9月17日 此刻我听见你刚刚从芽尖冒出来的声音,滴答滴答。生命轮回,物质更是细无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命轮回转动,自然里的生命大道主宰无穷的力量,它以最简单直白的方式诉说低语。 它神奇的生长群居,又离奇散落,它格外引人注目,又令人瞠...
评分 评分 评分《种子的信仰》大概是我这几年看过的最没用的书。 为啥呢? 因为鼎鼎大名的梭罗在里面只是絮絮琐琐地记录了数十种植物的种子以及它传播生长的方式。不厌其烦地描述他是如何在山中发现某一棵树种揭开它传播的秘密;他如何仔细地查看动物的粪便推演它主人的习性;他又如何在山里...
评分卢梭之所以讲种子就是在传播他思想的种子吧
评分总体来说是非常不错的一本书,装帧设计和插图都很精致,阅读体验不错。整合了梭罗中后期生态文学方面的重要著作,但是《野果》部分不如文化发展出版社梁枫译本完整。梭罗一如既往地俏皮风趣,在一草一木间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关怀和思辩,这些又全部被他拿来证明自然的伟大,值得反复玩赏。但是按惯例还是要吐槽的。译本中莫名其妙地出现奇妙的“本州岛”地名,因纽特写成了“固纽特”。除此之外,水粉插图虽然很漂亮,但是科学性有所欠缺,而且第25页那张插图确定不是描了某张摄影作品的图吗?除此之外依旧有些不尽如意的地方,例如土著方言和拉丁语都直接丢了原文不给翻译,不知道是译者偷懒还是过于信任读者。一些必须参照原文才能理解的语句也没有给出原文,似乎又在怀疑读者的外语水平。而且注释非常不到位也是硬伤,和蓝知了系列比差距还是很明显。
评分和大自然浑为一体的文字
评分不得不说,最神奇的事物就是种子了,大概种子就是大自然凝缩的化身!
评分完美诠释了一粒种子如何成为一片森林的秘密,诗一般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倾注了梭罗毕生心血的一部作品。书里面有梭罗亲笔手绘图,还有收藏的手稿,能更真切地体会到他的心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