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史與新清史

大元史與新清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齣版社
作者:瀋衛榮
出品人:
頁數:305
译者:
出版時間:2019-6-1
價格:CNY 58.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3259144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濛元史
  • 新清史
  • 曆史
  • 瀋衛榮
  • 清史
  • 邊疆與民族
  • 2019
  • 明清史
  • 大元史
  • 新清史
  • 元朝曆史
  • 清朝曆史
  • 中國史
  • 曆史研究
  • 多民族國傢
  • 曆史學
  • 學術著作
  • 東亞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稿為作者近年來對於濛元史和清史理論研究的一組文章閤編,為一本史學理論的學者散論。近年的曆史研究中,關於“曆史書寫”、“話語權”的研究思路受到重視,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相信“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這樣的說法,不管是“東方主義”還是“西方主義”,都是從各文化自身的立場、觀念、需要齣發去看待與自己不同的、他者的文化。中、西方的曆史學者不管視角多麼的不同,但一樣難逃政治立場和主流意識形態的影響,而曆史的真實往往要比這種帶著非此即彼的價值判斷而建構、形成的曆史敘事豐富和復雜的多。在對藏傳佛教、以及基於元代西藏史、清代西藏史的實證研究之外,作者力求對於以往的中、西方曆史學者視角下扭麯或片麵的西藏曆史做一些普及和解釋的工作。在這本書稿中,作者梳理瞭以往和近年來對於濛元史、清史研究方嚮和曆史性質的不同呼聲,認為曆史研究不管大小、新舊,其最基本的學術實踐還是應該迴歸到對多語種曆史文獻的發掘、解讀和研究,並藉此來重建曆史的真實。曆史研究需要把曆史故事放迴到其本來的語言的、社會的和曆史的語境中來考察,以充分揭露曆史的獨特性、豐富性和復雜性。從文本的和實證的研究中以小見大、推陳齣新,盡量排除現實政治的乾擾,得到可靠的曆史真實,建構起能與自己所處的這個時代的學術要求和理想相適應的,但同時又超越現實政治、權力和利益束縛的宏大曆史敘事,纔真正可以算得上是“大元史”或者“新清史”。隻有這樣,曆史研究或纔有可能對我們今天理解和解決現實政治中齣現的種種矛盾和衝突有所啓發和幫助。

著者簡介

瀋衛榮,1962年生,江蘇無锡人。南京大學曆史係學士、碩士,德國波恩大學中亞語言文化係博士。現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中文係教授、博導。研究領域為西域語文、曆史,特彆是西藏曆史、藏傳佛教和漢藏佛學的比較研究。曆任哈佛大學印度梵文研究係閤作研究員、德國洪堡大學中亞係代理教授、日本京都大學文學部外國人共同研究員、颱灣中研院曆史語言研究所客座教授、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研究員、德國柏林高等研究院研究員等。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宗教高等研究院副院長。代錶作包括《西藏佛教曆史的語文學研究》《尋找香格裏拉》《想象西藏:跨文化視野中的和尚、活佛、喇嘛和密教》《文本與曆史:藏傳佛教曆史敘事的形成和漢藏佛學研究的建構》《藏傳佛教在西域和中原的傳播——〈大乘要道密集〉研究初編》等。

圖書目錄

前言 /1
一、濛元史研究與濛元曆史敘事的建構 / 11
二、中世紀西藏史傢筆下的濛元王朝及其與西藏的關係
——以閱讀藏文史著《漢藏史集》(rGya bod yig tshang)為中心 /49
三、論濛元王朝於明代中國的政治和宗教遺産
——藏傳佛教於西夏、元、明三代政治和宗教體製形成中的角色研究 /105
四、從“大喜樂”和“演揲兒”中拯救曆史 /161
五、我看“新清史”的熱鬧和門道
——略議“新清史”語境中的中國、內亞、菩薩皇帝和滿文文獻 /195
附錄 虞集和他的濛古君主——作為辯護者的學者 /269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最近国内的清史学界已就如何看待清史研究中的汉文史料与非汉文史料关系比重的议题,掀起了开放性的热烈学术讨论。沈教授对此问题同样给予了高度关注。他根据自己处理不同语种文献的切身经验提醒专业读者,对于同一篇文献的不同译本要在慎加比勘的基础上关注不同文本间的内容差...  

評分

作者在本书开头即指出蒙古西征在事实和话语层面上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史家需要首先明确自己讨论的对象为何,方有意义。进一步来说,即使研究者能做到最客观的考证,其表述方式仍难免受到现实、政治、利益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基于这样的认识,作者在接下来的几篇文章中分别讨论...  

評分

关于目前在国内知识界已经成为讨论热点的“新清史”话题,沈教授在《大元史与新清史》中对其评价依然充满辩证色彩,既对其有一定程度的肯定,同时对其学术思路和实践又多有修正,因此始终是以一种冷静客观的学术眼光来打量“新清史”的学术成果。他对“新清史”强调使用非汉文...  

評分

最近我国民族史与藏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沈卫荣教授应上海古籍出版社之邀,特地将自己新近发表的一组论述元清两朝的论文集结为《大元史与新清史:以元代和清代西藏和藏传佛教研究为中心》,以印制精美的专著形式隆重推出,极大地满足了专业人士和对这两个少数民族王朝的历史深感...  

評分

翻开沈卫荣教授的近著《大元史与新清史——以元代和清代西藏和藏传佛教研究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5月,下文引用原书内容只标注页码),读者在目录页会发现全书由七篇文章所组成,如果抛开前言和附录,正文部分的五篇文章明显是以历史发展排序,从元史到清史,照应了...  

用戶評價

评分

最後一篇就值四星瞭

评分

按需。

评分

按需。

评分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以我的智商,始終理解不瞭中國從古至今的民族認同與國傢認同問題,連帶著對新清史也始終無感,總認為此類研究與爭論沒有答案、很難說清。即使如葛兆光姚大力這個層級的學者,在論述該問題時也是讓人一頭霧水(葛曾說若誰可以完全說透該問題,拿個諾貝爾奬毫無壓力)。不過瀋教授此書倒是明白曉暢,讀來頗感有趣。

评分

從元史研究齣發,批評瞭新清史立論的要害。正本清源之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