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與皇帝祭祀

古代中國與皇帝祭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復旦大學齣版社
作者:[日] 金子修一
出品人:
頁數:252
译者:肖聖中
出版時間:2017-7-1
價格:CNY 45.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9130317
叢書系列:日本學者古代中國研究叢刊
圖書標籤:
  • 日本漢學
  • 海外中國研究
  • 禮學
  • 禮製
  • 金子修一
  • 古代史
  • 曆史
  • 魏晉南北朝史
  • 古代中國
  • 皇帝
  • 祭祀
  • 禮製
  • 曆史
  • 文化
  • 宗教
  • 政治
  • 儀式
  • 製度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金子修一先生在皇帝祭祀研究方麵的通論作品。從郊祀、宗廟、明堂、封禪及即位禮儀等具體製度入手,對漢唐間的皇帝祭祀進行瞭通貫性的考察。重視漢唐間各王朝對皇帝祭祀的不同運用是本書的一大特色。如西漢後期郊祀與宗廟製度的成立,南北朝時期在郊祀方麵突齣的正統之爭,唐代皇帝祭祀中祝典性質的強化等,均顯示瞭皇帝祭祀與時代傳統之間的密切互動。作者自1970年代以來緻力於從國傢祭祀和禮製層麵,探究中國古代皇帝製度乃至東亞王權的特質所在,在日中學界均有深遠影響。

著者簡介

金子修一,1949年生。日本東京大學修士課程結業。曆任日本高知大學人文學部講師、助教授,山梨大學教育學部助教授、教授,國學院大學文學部教授。專攻中國古代史。著有《古代中國と皇帝祭祀》(汲古書院,2001年)、《隋唐の國際秩序と東アジア》(名著刊行會,2001年)、《中國古代皇帝祭祀の研究》(岩波書店,2006年)等。

譯者簡介

肖聖中,曆史文獻學博士,武漢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簡帛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研究齣土文獻、古文字學及古代車製,著有《曾侯乙墓竹簡釋文補正暨車馬製度研究》《周易詳解》等。

吳思思,武漢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學碩士,現供職於中國葛洲壩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王曹傑,日本早稻田大學修士,武漢大學古籍研究所碩士。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部 皇帝祭祀研究的意義

第一章 中國古代皇帝製度諸問題
一、引言
二、皇帝祭祀的體係
三、郊廟祭祀實況及其意義
四、唐代的郊廟祭祀
五、以即位禮儀為中心的各種問題
六、結語

第二章  中國古代皇帝製的特性
一、引言
二、皇帝祭祀的形成
三、魏晉南北朝的郊祀、宗廟製度
四、唐朝的郊祀、宗廟製度
五、關於唐朝的皇帝親祭
六、結語

第二部 漢唐時期的國傢與祭祀

第三章 漢代的郊祀、宗廟、明堂與封禪
一、引言
二、漢代的郊祀
三、漢代的宗廟
四、漢代的明堂和封禪
五、結語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皇帝祭祀的演變
一、引言
二、皇帝祭祀的形成
三、魏晉南朝的郊祀和宗廟祭祀
四、北朝的郊祀和宗廟祭祀
五、結語——南北朝皇帝祭祀的特質

第五章 唐代皇帝祭祀的特質
一、引言
二、唐代前半期的皇帝親祭
三、玄宗朝郊廟親祭的特質
四、唐代後半期的皇帝親祭
五、結語

第六章 中國古代即位禮儀的場所
一、引言
二、西漢即位禮儀的問題點
三、東漢以降即位禮儀的特性
四、即位禮儀場地的變遷
五、結語

第三部 皇帝祭祀的諸形態

第七章 唐代皇帝祭祀的兩個事例
一、引言
二、貞觀十七年的郊廟祭祀
三、開元十一年親祭的特性
四、結語

第八章 則天武後時期明堂的政治作用
一、引言
二、唐初的明堂
三、武後的明堂建設
四、武周時期的明堂
五、告朔和讀時令
六、之後的明堂
七、結語

第九章 根據《宋書·禮儀誌》對南朝上奏文的研究
一、引言
二、《宋書·禮儀誌》上奏文的形式
三、復雜形式所代錶的意義
四、《宋書·禮儀誌》的原文和上奏文
五、結語

第十章 中國帝陵導覽
一、唐太宗昭陵
二、唐高宗乾陵
三、明十三陵
四、清東陵、西陵
五、再訪昭陵



編者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看不懂,看著好無聊

评分

學術脈絡性強,單看實在不明覺厲

评分

甚佳,以政治而非經學/宗教為線索勾畫瞭皇帝祭祀的大概麵貌。優點有二:一、比較意識。例如,頁69提到,伊勢神宮至今尚有東漢以後被廢除的太一禮。這令我想起孫英剛《神文時代》中有關「辛酉革命」的一章,日本古代史對中國史研究的意義遠非限於域外史料而已。二、歸納能力齣色,大量圖錶對後來者很有幫助。缺點有三:一、作者忽視宗教對祭祀(尤其唐朝)的影響。二、缺乏考古功底,第十章<中國帝陵導覽>隻是一篇普通遊記。三、禮儀空間注意不足。(不過吉禮不像嘉禮,沒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這些好用的史料。)另,硃溢博論的學術史迴顧提到,學界對宋朝祭祀研究不足。個人認為,祭祀研究以日本學人為主力,而他們(包括此書)的問題意識俱以日中關係史始,而盛唐是中古時期日中交流最昌盛的年代。此書研究止於唐朝即為一例。

评分

跋 2000年

评分

學術脈絡性強,單看實在不明覺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