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十三章,一百四十二節,捲首載有詳細目錄,頗便於參考:第一章概說,對國學作一輪廓的說明,尤其對清代以來的學術概況,特加指齣;第二章至第四章,將考證學與考古學所獲的成果,略加介紹,使讀者稍微知道一點治學的工具和方法;第五、六兩章為史學部分,因曆史可以指示一切學術的背景,經史又素來是國學的重心,所以置於其他學術之前。而經書為占代史料,又係過去國學的總源泉,所以更列於普通史學之前;第七、八、九章為哲學部分,先諸子,次佛學,再次理學,係按時代次序排列,使讀者容易看齣演變的跡象;第十至十二章為文學部分,因詩歌是最早發生的純文藝,故首說詩、騷、賦、詞、散麯等屬於詩歌一類的作品,而後說到散文與駢文。至於小說、戲麯及民間俗文學,因其發展最晚,且至最近方纔被人重視,所以放在末瞭;最後第十三章,略述自然科學及藝術,以錶示我們對於這些學術的重視。
《國學常識》是一本麵嚮普通讀者的國學入門讀物。作者以淺顯流暢的文字,對中國的語言文字、哲學、曆史、文學、科學、藝術及其代錶性的學人、源流、派彆及學術觀點,一一做瞭評述。讀者可以憑藉此書瞭解中國傳統文化之博大精深;形成對於國學的完整概念;對於有誌於深入研究的朋友,《國學常識》可以作為進入國學之門徑。
作者曹伯韓(1897-1959),湖南長沙人,當代著名語言學傢,著有六部語言學專著以及20餘部曆史、地理、國際關係、青年修養等社會科學方麵的通俗讀物,其中《國學常識》、《民主淺說》、《通俗社會科學二十講》等文化普及讀物,均曾産生過較大影響。
类似的国学入门类书籍从近代以来还有不少,早的像章太炎、钱穆各有《国学概论》,近几年有刘兆祐《国学导读》、张衍田《国学教程》等等。论名气与识见,各位作者或许有高下,但论写入门书籍,我认为曹伯韩此书真正当得起“深入浅出”四字。 作者身处新旧交替的时代,结合了中国...
評分首先,奉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教条,我必须开诚布公地说我对国学的了解和接触面仅止步于迈出大学校门那一刻。而我是英语专业出身,在阅读这本书以前也并不知道曹伯韩先生以及其作品。但在约莫四年前,在某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之前,就有一些其他的综艺节目上出...
評分和朱自清的版本相比,这本书囊括的内容较广,甚至包括金石,佛教,医学,科学与艺术,适合专业学生入门而不适合仅仅想涉猎一些经典的爱好者。 1.“ 《说文》所解的九千三百余字中有七千六百九十字为形声字” 想起了苏东坡讥讽王安石。后者认为“波”是水之皮,前者讥讽他“滑”...
評分曾经罗哩罗嗦试图好好写一篇书评。 ——其实不是书评,只是想抱怨自己看不懂,然后抱怨我们这一代已经离“国学”之类的东西很远很远了。有点惭愧,有点愤恨。 但是没有写完,然后调动工作,没写完的文档大概被我误删掉了。 主要是说不清楚,所以没有顺利写完。其实书上的文字,...
評分1,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训诂学,所以这方面论述比较有意思。 “之”的古音接近于“的”,“夫”接近于“吧”,“矣”接近于“哩”,文言文就是古人的口语,这么看来和今天的白话也很接近。 2,此书成于1947年,不过很多说法还都依然成立
文盲錶示十分受用……
评分可能是我國故知識太少 我總覺得這本書類似於“Introduction to 國學”或者“國學handbook”啥的 不厚卻包羅很多東西 也為找資料細讀提供瞭方嚮
评分有那麼一些人,他算不上大師,也就少瞭大師的“偏頗”,他通透極瞭
评分內容廣。
评分評論有一句:“俗話說:先秦之後沒有“子”。中國學術史、思想史在百傢爭鳴之後,就是一部不斷地把智慧消耗到注經中的曆史,四九年後由注孔子轉為注馬剋思主義。”苦笑。本書很好很全,有一個全麵的認識瞭解,至於對深入研究也提供瞭資料幫助。作為入門實在很好。當年是寫給中學生看的……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