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自我与社会

心灵、自我与社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乔治·米德
出品人:
页数:347
译者:赵月瑟
出版时间:2008年6月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45074
丛书系列: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新版)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心理学
  • 社会心理学
  • 乔治·米德
  • 哲学
  • 米德
  • 社会理论
  • 社会
  • 心灵成长
  • 自我探索
  • 社会关系
  • 心理发展
  • 个人成长
  • 人际关系
  • 内在世界
  • 情绪管理
  • 认知发展
  • 社会意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作者米德是美国实用主义和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本书展现了米德社会心理学体系的基本轮廓,是他讲授社会心理学30年的记录。米德的理论和思想奠定了社会心理学及相关哲学流派的研究主题。

作者简介

乔治·H·米德,美国实用主义和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毕业于奥伯林学院。1887-1888年进哈佛大学深造、1888-1891年留学欧洲,曾在莱比锡大学、柏林大学进修心理学、生理学和哲学。1891-1894年与杜威同时任教于密歇根大学,结成密友。1894年随杜威到芝加哥大学任教授,并一道形成美国实用主义最重要的派别——芝加哥学派,1901年杜威离开该校后接任哲学系主任,直至逝世。其教学声望卓著,但著述不多,其同事和学生在他死后将他的讲稿、速记稿和札记等加以编辑整理出版、主要著作有:《当代哲学》(1932)、《心灵、自我与社会》(1934)、《19世纪思想运动》(1936)、《行动哲学》(1938)。

赵月瑟,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为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负责“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等哲学人文经典的编辑工作。主要译作有:《波普尔思想自述》、《心灵、自我与社会》、《当代美洲神学》、《有约束力的关系》、《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合作)等。

目录信息

编者序言编者导言 身为社会心理学家和社会哲学家的米德第一篇 社会行为主义的观点 1.社会心理学与行为主义 2.态度在行为主义研究中的意义 3.姿态在行为主义研究中的意义 4.平行论在心理学中的兴起 5.平行论与“意识”的歧义性 6.行为主义的纲领第二篇 心灵 7.冯特与姿态这个概念 8.模仿以及语言的起源 9.有声的姿态与表意的符号 10.思想、交流和表意的符号 11.意义 12.普遍性 13.反思智能的本质 14.行为主义、华生主义与反思 15.行为主义与心理学平行论 16.心灵与符号 17.心灵与反应及环境的关系第三篇 自我 18.自我与有机体 19.自我产生的背景 20.玩耍、游戏、泛化的他人 21.自我与主体 22.“主我”与“客我” 23.社会态度与物理世界 24.作为社会过程之个体输入的心灵 25.作为自我的两个方面的“主我”与“客我” 26.自我在社会情境中的实现 27.“客我”与“主我”的贡献 28.突现的自我的社会创造力 29.个人主义自我理论与社会自我理论的对比第四篇 社会 30.人类社会的基础:人与昆虫 31.人类社会的基础:人与脊椎动物 32.有机体、共同体与环境 33.思想与交流的社会基础及功能 34.共同体与制度 35.“主我”与“客我”在社会活动中的融合 36.民主与社会中的普遍性 37.对宗教态度和经济态度的进一步思考 38.同情的本质 39.冲突与整合 40.人格与理性在社会组织中的作用 41.理想社会发展中的障碍与前景 42.概要与结论补充论文 1.意象在行动中的作用 2.生物学个体 3.自我与反思过程 4.伦理学片断乔治·赫伯特·米德著作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本身比较难懂,但是很值得一读! 本书对人类社会的一些机理的观点比较客观,对人的行为有很独到的描述。是研究社会学的人必须看的一本书! 不知道是不是英文原文就那么复杂,译文的句子比较长,颇费心思才能够懂得句子里面的含义。

评分

G.H. Mead的這本《心靈、自我與社會》的副標題是「從社會行爲主義者的觀點出發」,而本書的第一部分又恰好題爲「社會行爲主義的觀點」,因此乍看之下似乎對於書中重點的把握最好以「社會行爲主義」爲題。不過在我看來,「社會行爲主義」作爲大標題固然合適,但其中最核心和值...  

评分

他认为自我之所以存在 来源于社会过程 来源于社会共同体的一般化他人所共同具有的态度价值取向 是非常惯例性的东西 是 客我 自我里的客我成分让人变成人 。而如果要成为艺术家发明家科学家那些有突出创造力的人,那还需要主我的不断突现,需要打破客我的惯例性。怪不得艺术家都...  

评分

启蒙运动以来,人类通过独立地运用理性判断能力,摆脱了恐惧、祛除神话,从迷信中解放出来,确立了人的主权地位,并且从此代替神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特别是伴随近代科学的不断发展,自然渐沦为人类观察、征服和改造的客体对象,同时人和人的关系也分化成主客二分的对立关系...  

用户评价

评分

读不懂也读不动,米德老师我对不起你。(你就没什么专业书是看懂的吧摔!!

评分

經過了學霸的講解後,開始了解米德的牛X之處啦~

评分

正在看,很深奥!

评分

米德有点悲观主义。他和华生彻底行为主义的“笑看风云”完全不同。他们都试图解释,还有一颗救世心。

评分

先简单翻一遍,发现涉及的东西出乎意料的多,留到课后再看。 书的前半部分总感觉没办法进入米德的讨论框架中,不论是概念的理解,还是问题的展开,都感觉没缘分。书的后半部分画风突变,从微观直接跃到宏观,读起来经验感就多多了。 总体上还是对于整个讨论所处的脉络认识不清,然后对上世纪初的写作方式不太适应,但隐约能感到和很多其他社会学理论,甚至现象学的关联,值得以后再重读一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