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论宗通史

中国三论宗通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凤凰出版社
作者:董群
出品人:
页数:424
译者:
出版时间:2008-7-1
价格:35.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806439586
丛书系列:凤凰文库·宗教研究系列
图书标签:
  • 佛教
  • 宗教
  • 三論宗
  • 佛学
  • 三论宗
  • 宗教研究系列/凤凰文库
  • 计划中
  • 宗教1·史1·佛·中国2·隋唐·宗派
  • 三论宗
  • 中国佛教
  • 佛教史
  • 哲学史
  • 宗派研究
  • 佛教思想
  • 中国哲学
  • 历史学
  • 宗教研究
  • 学术著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三论宗由隋代吉藏创立,因依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论立宗而命名。三论宗发扬了大乘佛教的般若思想,推动了中国大乘佛教思想的形成,并推动了中国佛教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共同发展。董群教授研究三论宗多年,富有心得,撰写本书。全书分九章,系统地考察三论宗的兴盛与沉寂历程,代表人物与重要典籍,重大事件与文化影响等,揭示三论宗与中国思想文化的关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董群: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录信息

作者的话
导论
第一章 大小品《般若经》的译出——对鸠摩罗什之前旧译的考察
第一节 小品《般若经》的译出
一、第一个译本:《道行般若经》
1.支谶及其译风
2.《道行经》的般若思想
二、第一个异译本:《大明度无极经》
三、其他异译
第二节 大品《般若经》的译出
一、《放光般若》
1.朱士行之西行及《放光经》的译出
2.《放光般若》的般若思想
二、《光赞般若》
1.竺法护及其译籍
2.《光赞般若》的思想特色
第二章 般若学派
第一节 两晋之际的般若学者
一、道安和竺法汰
1.道安
2.竺法汰
二、竺法深
三、支敏度和竺法蕴
1.支敏度
2.竺法蕴
四、支道林
五、于法开、道壹和于道邃
1.于法开
2.道壹
3.于道邃
六、其余学者概览
七、格义及其超越
第二节 六家七宗
一、总述
二、分述
1.本无宗
2.本无异宗
3.心无宗
4.即色宗
5.识含宗
6.幻化宗
7.缘会宗
第三章 三论宗的经典依据——以鸠摩罗什译作为核心的宗经宗论
第一节 三论宗所依之论
一、三论或四论综论
二、《中论》
三、《百论》
四、《十二门论》
……
第四章 关河三论学派
第五章 摄山三论学派——兼述摄山派之外的三论学人
第六章 嘉祥三论(上)
第七章 嘉祥三论(下)
第八章 般若三论发展的多元样态
第九章 沉寂与复兴理想
附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中国佛教诸宗,除三论宗外,在近世几乎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复兴或发展”,三论宗为什么除外?历史上三论宗又为什么短命?原因当然不止一个。我想除了僧团组织的问题、三论义学本身的繁琐、般若学者三论宗人往往背离宗旨遁入法华涅槃、天台禅宗等“窃”其所宗经论思想等种种原因之外,三论宗本身缺少对于实修法门的关注恐是一大问题,无得正观难以落实在工夫上,所以传之不久。而这恐怕又和中观派在印度本土的发展并没有及时地介绍到中土有关。所以今天,若从整个中观派的宏观来看,中土三论宗确实要向藏传取经的,其中最重要的恐怕是学习其修证。调整所宗经论也是一方面,毕竟百论不全…

评分

3.5 校对责编洗奈!!

评分

大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6月8日捐赠

评分

“中国佛教诸宗,除三论宗外,在近世几乎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复兴或发展”,三论宗为什么除外?历史上三论宗又为什么短命?原因当然不止一个。我想除了僧团组织的问题、三论义学本身的繁琐、般若学者三论宗人往往背离宗旨遁入法华涅槃、天台禅宗等“窃”其所宗经论思想等种种原因之外,三论宗本身缺少对于实修法门的关注恐是一大问题,无得正观难以落实在工夫上,所以传之不久。而这恐怕又和中观派在印度本土的发展并没有及时地介绍到中土有关。所以今天,若从整个中观派的宏观来看,中土三论宗确实要向藏传取经的,其中最重要的恐怕是学习其修证。调整所宗经论也是一方面,毕竟百论不全…

评分

大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6月8日捐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