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字從何而來? 佛教是怎樣傳入中國的? 印度佛是怎樣演變成中國佛的? 大乘教和小乘佛教的區別在哪裡?
作為國內外的佛教權威, 季羨林始終在以一個語言研究者的身份研究佛教, 通過原始佛典的語言現象來探討最初佛教的傳佈與發展, 找出其中演變的規律。
1941年生於山東省清平縣(今臨清市)。當代中國學術大師, 北京大學東方語言學系教授, 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季先生學貫中西, 是中國語言學家, 文學翻譯家, 史學家, 教育家, 梵文、吐火羅文、巴利文專家。
看待问题入木三分,言简意赅。从客观的角度出发,谈论佛学的优劣。佛非完人,给盲目崇拜佛学的人,当头一棒。其中最有意思的一个推论,悉达多是吃猪肉得病涅槃的。有点意思。了解起源,才能看透本质。此书对佛学研究很有帮助。
评分对于佛教有丁点兴趣的,或有点模糊的信仰但有不太清楚佛教究竟怎么回事的人都会想要翻开这本《谈佛》读一读 - 有关语言学与佛教研究 原来只知道季先生懂着一门古代的东方的一种语言,但很好奇那样一门无人能懂的语言又有何用?没想到研究佛教是可以借助语言学的。浮屠与佛的问...
评分1.以语言比较与溯源的角度,论证“佛”并非“佛陀”的简称,而是两种不同外来语言的音译(先有“浮屠”、“佛”,后有“佛陀”之词汇)。并推论当时佛教传入具有两种途径。——此切入点甚妙,非精通当时周边诸种语言不能为。 2.总结曰“世界宗教的发展是有共同规律的。这个规律...
评分书读到一半的时候,想起曾经在看过一篇描述北大生活的文章,其中提到北大图书馆的一角有一张属于季老的专属书桌,每天季老都会坐在桌前认真的阅读书籍。于是开始羡慕北大的学生可以这样零距离的靠近如此了不起的一个人。 本以为书里描写是季老对佛学的理解,对禅的解释,看了第...
评分所谓趁热打铁,就是说,在你皈依后,开始了解佛法后,也多了解别人眼中的佛法吧。 对于季羡林,还是有些后悔没有早点认识这位老先生,看来自己依旧是没读多少书,却自以为还算有才识。读季老的第一本是《留德十年》,为的也是提前了解大师眼中的德国是什么样子,提前了解德国留...
大概浅显地明白了季老先生研究大半辈子佛教最终为何选择信基督。
评分不懂吐火罗语,至少看下论文,知道大师为什么是大师。此论文集能看出大师的功力。
评分喜欢佛教的人不一定喜欢此书
评分从学术的角度知道了:佛教是怎样发展来的?释迦牟尼的真实身份当是怎样的?大乘小乘的区别是什么?——读来很是有趣!我所见过的但凡有过阅历的人,都将佛教视为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这也是佛教吸引我的原因。这本书,倒是让我更为真切地认识了佛教~~不是作为一种信仰,而是一种文化现象~
评分不懂吐火罗语,至少看下论文,知道大师为什么是大师。此论文集能看出大师的功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