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城市与大众文化

近代中国城市与大众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姜进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420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0
价格:2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225552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城市
  • 城市史
  • 大众文化
  • 文化研究
  • 中国近代史
  • 社会学
  • 历史
  • 中国城市研究
  • 近代中国
  • 城市
  • 大众文化
  • 社会变迁
  • 文化史
  • 民国时期
  • 大众传媒
  • 城市生活
  • 近代史
  • 文化认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文集试图从都市大众文化角度来重新建构中国近现代史。

它的意义可从三个方面来说:1.都市大众文化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在我国,由历史学界来组织,并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研究都市大众文化,才刚刚开始, 但是进展很快。2.关于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的研究,国内研究的内容到现在为止基本上是思想史和学术史,大众文化史的东西很少。但没有对近现代城市发展的研究,就不可能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一个全面和深刻的认识。3. 都市大众文化史的研究也对传统的史学方法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集是上述领域之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导言:重塑中国城市——城市空间和大众文化
城市空间的建构
从“休谈国事”到“茶馆政治家”——民国时期的成都茶馆与公共政治
公共空间与大众文化:以近代成都少城公园为例
空间政治:道路与意识形态日常化——以民国城镇中山路及三民主义道路系统为考察中心
空间的生产与空间的转移——上海个人新村与社会主义城市经验
城市与地缘社会
清末粤商所建戏园/戏院初探
李劼人1930年代“大河小说”中的成都历史记忆与想象
近代景德镇瓷业的经营环境及瓷都的演变
城市生活、休闲与情感
户外寻乐:二十世纪初年北京的休闲,社会空间及监控妇女
“世界亦舞台”:民初成都的戏剧与文人——以《娱闲录》(1914-1915)剧评为中心
校园里的“闺阁”:一位成都女校学生日记中的情感世界(1931-1934)
革命、战争与大众文化
辛亥革命的生意——以上海为的讨论(1911-1913)
川剧界对于抗战的反应(1937年7月-12月)
50年代杭州的城市革命和文化磨合
从“非法堕胎”到“计划生育”——从建国前后性生殖言论的变迁看公私界线的重构
评论
追寻已逝的街头记忆——王笛著《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
都市文化史语境中的“海派”电影与文学关系
从精英到大众:近年美国中国城市史研究的“从上到下”取向
结论:中国近现代城市大众文化史研究问题
编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导言:重塑中国城市——城市空间和大众文化 城市空间的建构 从“休谈国事”到“茶馆政治家”——民国时期的成都茶馆与公共政治 公共空间与大众文化:以近代成都少城公园为例 空间政治:道路与意识形态日常化——以民国城镇中山路及三民主义道路系统为考察中心 空间的生产与空间...

评分

导言:重塑中国城市——城市空间和大众文化 城市空间的建构 从“休谈国事”到“茶馆政治家”——民国时期的成都茶馆与公共政治 公共空间与大众文化:以近代成都少城公园为例 空间政治:道路与意识形态日常化——以民国城镇中山路及三民主义道路系统为考察中心 空间的生产与空间...

评分

导言:重塑中国城市——城市空间和大众文化 城市空间的建构 从“休谈国事”到“茶馆政治家”——民国时期的成都茶馆与公共政治 公共空间与大众文化:以近代成都少城公园为例 空间政治:道路与意识形态日常化——以民国城镇中山路及三民主义道路系统为考察中心 空间的生产与空间...

评分

导言:重塑中国城市——城市空间和大众文化 城市空间的建构 从“休谈国事”到“茶馆政治家”——民国时期的成都茶馆与公共政治 公共空间与大众文化:以近代成都少城公园为例 空间政治:道路与意识形态日常化——以民国城镇中山路及三民主义道路系统为考察中心 空间的生产与空间...

评分

导言:重塑中国城市——城市空间和大众文化 城市空间的建构 从“休谈国事”到“茶馆政治家”——民国时期的成都茶馆与公共政治 公共空间与大众文化:以近代成都少城公园为例 空间政治:道路与意识形态日常化——以民国城镇中山路及三民主义道路系统为考察中心 空间的生产与空间...

用户评价

评分

搞不来。

评分

重点阅读其中一些单篇论文。

评分

就我粗浅的见解来说,这个取向应该大有可为。但是论文素质感觉有点良莠不齐。

评分

校园里的“闺阁”:一位成都女校学生日记中的情感世界(1931-1934) /王东杰

评分

有几篇挺有意思的,对公共空间和大众文化的强调放在十年前的语境里也算耳目一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