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远人

怀柔远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美] 何伟亚
出品人:
页数:309
译者:邓常春
出版时间:2002-10
价格:2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1497499
丛书系列:喜玛拉雅学术文库·阅读中国系列
图书标签:
  • 海外中国研究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何伟亚
  • 马嘎尔尼
  • 后现代
  • 清史
  • 近代史
  • 怀柔
  • 远人
  • 历史
  • 文化
  • 地域
  • 记忆
  • 传承
  • 探索
  • 人文
  • 远方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怀柔远人》的主题是清代礼宾与1793年马嘎尔尼英国使团,书中分别考察了清朝与英国对遣使事件的叙述,以便强调双方不同的实际操作模式与观念框架。在批判性地评介了其他有关清代外交关系的观点之后,第2章提供了一个对清帝国及其统治状况的全景式的考察,第5章也谈到这个问题,并特别关注宾礼。第3章讨论18世纪大英帝国国内文化背景,展示在知识贵族中普遍流行的“外交、贸易及对中国的了解”。第4章重新检讨马嘎尔尼勋爵对觐见过程前前后后的叙述。第6章和第7章透过清朝的礼仪和统治观念来审视清朝有关这次觐见的记载。第8章把双方的叙述列在一起,合而观之。第9章,在对这次清英相遇做出一些总结之后,回顾了中西关系史中对马嘎尔尼使团的研讨。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译序
中文版序
序言
第一章:导言
第二章:多主制:清帝国、满族统治权及
第三章:计划和组织英国使团
第四章:光彩炫目的所罗门王:英国使团有中国
第六章:沿中线而行:问候与准备
第七章:汇聚:觐见、上谕和赠礼
第八章:结束宾礼过程
第九章:宾礼与外交
第十章:从事件到历史:中西关系史上马嘎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我花了挺长时间来阅读,很吃力,不在于文字的生涩,而是我总感觉把握不到作者的思路,在前后的材料之间找不到一条逻辑清晰的脉络,作者的思维跳跃很大,令我应接不暇。   与以往读过的史学著作相比,何伟亚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在于,他不再像多数史学家那样在历史的...  

评分

《怀柔远人》读书报告 一、内容综述: 在序言中,罗志田老师指出了何亚伟贯穿全文的两个新认识路径:1、“以满清皇室为最高君主的多主制。”和2、“清代的宾礼”。而“怀柔远人”这一观念即是礼仪的核心。作者认为清廷正是借助礼仪来与其他强势国家建立关系。全书研...  

评分

看中俄关系史,雍正两次派使团出使莫斯科,恭祝沙皇即位等。 使团在面见沙皇时候,还对沙皇磕头。 为什么到乾隆见英,反而感觉盲目自大呢? 实在不能理解,100年前雍正就按照国际礼仪与俄国交往,为什么他儿子不懂。  

评分

看中俄关系史,雍正两次派使团出使莫斯科,恭祝沙皇即位等。 使团在面见沙皇时候,还对沙皇磕头。 为什么到乾隆见英,反而感觉盲目自大呢? 实在不能理解,100年前雍正就按照国际礼仪与俄国交往,为什么他儿子不懂。  

评分

读毕何伟亚此书,第一次阅读后现代主义著作,最大的感受是——当内容探究到一定程度难以出新时,写法上的突破也可以成为新视角另辟蹊径的途径之一。 该书整体架构打破之前中西现代与传统、工业与农业、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看法,从两大帝国主权观念和重权力关系的方式相互竞争...  

用户评价

评分

围绕此书的争论(掐架)比书本身更好看!各派掌门各自找来站台的互斗一番,最后罗大师出手,左拍拍右打打就都老实了。对“主体如何介入往昔”的思辨应该是新闻学和史学离得最近的一刻了吧,如果两边的学者联手合作应该很有趣呀!

评分

一本曾经带来汉学研究巨大争议的书

评分

后现代话语介入的中国史研究。

评分

作者把理藩院负责接待的藩部年班朝贡与礼部负责的藩国朝贡混为一谈了

评分

找出來複習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