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 地方菁英. 農民

共產黨. 地方菁英. 農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
作者:陈耀煌
出品人:
页数:486
译者:
出版时间:2002
价格:0
装帧:
isbn号码:9789570127812
丛书系列:政治大學史學叢書
图书标签:
  • 中国近代史
  • 历史
  • 近现代史
  • 政治学
  • 近代史
  • 历史学
  • 港台版
  • 中国
  • 共產黨
  • 地方菁英
  • 農民
  • 社會階層
  • 農村社會
  • 政治史
  • 歷史研究
  • 中國近代史
  • 階級鬥爭
  • 鄉村變遷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论文摘要:本文試圖以鄂豫皖蘇區的例子來說明,共產黨最初必須藉由與地方菁英的合作來深入地方與動員農民,當地方菁英後來成為了共產黨建立群眾政權的阻礙時,張國燾藉由肅反解決了那些桀驁不馴、尾大不掉的地方菁英。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共產黨自此之後能夠建立一個真正的群眾政權,由於大多數的群眾對於共產黨仍是缺乏認識與信仰,因此,共產黨依舊必須透過地方菁英來控制群眾與掠奪地方資源。只不過,與前一階段的地方菁英不同,這一批由張國燾所培育的新的地方菁英(有的仍是由舊的地方菁英轉化而來,有的則是自下層群眾提拔上來),較前一階段的地方菁英更為馴服。這就說明了,事實上,共產黨政權與國民黨政權最大的不同,並不在於前者是群眾政權,而後者不是;相反的,兩者其實都必須藉由地方菁英來進行統治,只不過,共產黨比國民黨更懂得如何去控制地方菁英罷了!整個說來,這是一個從合作到控制的過程。

作者简介

陳耀煌,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 (200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專長領域:中國共產革命史。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革命的背景
第一節 大別山地區的自然與人文環境
第二節 大別山地區的地方菁英
第三章 國共分裂前的大別山地區 (1922-1927.7)
第一節 從城市到鄉村:北伐之前知識份子的回鄉活動
第二節 北伐時期的大別山地區
第四章 地方菁英領導下的鄂豫皖蘇區(1927.7-1931.4)
第一節 下層地方菁英與農民暴動
第二節 上層地方菁英與農民暴動
第三節 地方主義、英雄主義與蘇區早期的發展(1928-1930)
第四節 紅一軍的建立與蘇區黨政軍內部的衝突(1930-1931.4)
第五節 缺乏真正群眾基礎的蘇維埃政權
第五章 張國燾領導下的鄂豫皖蘇區(1931.4-1932.10)
第一節 張國燾與紅四軍
第二節 蘇維埃運動正規化的挫敗
第三節 張國燾的一言堂
第四節 圍剿與反圍剿
第六章 結論
徵引書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作为硕士毕业论文,陈耀煌的作品是很不错的。内容丰富且资料充实。尤其是大量的档案资料及革命史资料汇编,这方面的资料确实很多,需要花大量时间去读,从这点来说还是挺佩服他的。但同时他虽也有用到一些地方资料,如方志,但是并不多用,这大概与他研究的时间段有关,他关注...  

评分

作为硕士毕业论文,陈耀煌的作品是很不错的。内容丰富且资料充实。尤其是大量的档案资料及革命史资料汇编,这方面的资料确实很多,需要花大量时间去读,从这点来说还是挺佩服他的。但同时他虽也有用到一些地方资料,如方志,但是并不多用,这大概与他研究的时间段有关,他关注...  

评分

作为硕士毕业论文,陈耀煌的作品是很不错的。内容丰富且资料充实。尤其是大量的档案资料及革命史资料汇编,这方面的资料确实很多,需要花大量时间去读,从这点来说还是挺佩服他的。但同时他虽也有用到一些地方资料,如方志,但是并不多用,这大概与他研究的时间段有关,他关注...  

评分

上个月初,有幸在豆瓣上看到了台湾学者陈耀煌的这本书《共产党、地方菁英、农民——1922-1932年间的鄂豫皖苏区的共产革命》,等到这周正式放假,终于有机会一口气读完这本著作,解开了从小以来心中关于故乡的历史之谜。由于敝人自大二起投身于故乡的历史文化研究工作中,...

评分

上个月初,有幸在豆瓣上看到了台湾学者陈耀煌的这本书《共产党、地方菁英、农民——1922-1932年间的鄂豫皖苏区的共产革命》,等到这周正式放假,终于有机会一口气读完这本著作,解开了从小以来心中关于故乡的历史之谜。由于敝人自大二起投身于故乡的历史文化研究工作中,...

用户评价

评分

核心在于上层如何将自己的旨意落实,高效的革命机器如何运转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

评分

早有创见

评分

其实我读的是《中共三代大交易 十八大幕后的九大交易内幕》

评分

这本书的中心其实在“地方菁英”这四个字上~

评分

鄂豫皖式的利用所谓地方精英即富农和小地主进行的革命,是真正的旧式农民革命。将这种旧式农民革命发展为列宁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方向的新式土地革命,需要残忍的代价。我们能够理解张国焘在鄂豫皖的所作所为了;过去说没有白雀园,鄂豫皖苏区可能不会丢;其实没有白雀园,四方面军可能根本拉不走就原地溃散了。当然,一位依赖暴力机器,还是不能和古田会议后毛在部队基层的组织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性相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