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掩盖的原罪

被掩盖的原罪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爱德华.巴普蒂斯特
出品人:
页数:625
译者:陈志杰
出版时间:2019-5-1
价格:11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3091209
丛书系列:好望角书系
图书标签:
  • 历史
  • 美国
  • 奴隶制
  • 经济史
  • 美国历史
  • 资本主义
  • 社会学
  • 历史与记忆
  • 悬疑
  • 犯罪
  • 心理
  • 真相
  • 阴谋
  • 人性
  • 复仇
  • 黑暗
  • 揭露
  • 惊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长久以来,美国人倾向于将奴隶制视为一种前现代制度,属于这个国家的原罪。但是,年代的隔阂,割裂了奴隶制与美国后来成功的联系,这种看法对于数百万惨遭束缚的奴隶而言无疑是一种伤害。

历史学家爱德华?巴普蒂斯特告诉读者这样一个事实:在美国独立后的80年里,奴隶制的扩张推动了美国的发展和现代化。短短几十年,南方从沿海狭长地带的破旧烟草种植园,成长为横贯大陆的一个棉花帝国,为美国发展成为一个现代的资本主义工业经济体,打下了重要基础。巴普蒂斯特认为,内战以前,美国经济上*大的创新是想尽办法通过奴隶制赚更多的钱。奴隶主通过强制迁移和严酷刑罚,强迫被奴役的非洲裔美国人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进而从他们身上压榨出巨额利润,这才使得美国能够牢牢掌握工业革命的关键原料——棉花的世界市场,zui终成为一个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富裕国家。

巴普蒂斯特结合奴隶的口述、种植园的相关记录,以及报纸、政客、企业家、逃亡奴隶的有关陈述,对美国历史作了全新而又大胆的解读。他让读者认识到美国霸权深处的暴力,以及终结了奴隶制的生存欲望和反抗,而正是后者,创造了支撑美国zui深层次自由梦想的文化。

作者简介

爱德华‧巴普蒂斯特(Edward E. Baptist),美国康奈尔大学历史学教授。2014年,他以《被掩盖的原罪:奴隶制与美国资本主义的崛起》一书,先后获得美国历史学家协会颁发的“艾弗里.克雷文奖”和 “西德尼.希尔曼奖”。 他的另一部获奖作品是《缔造一个古老的南方 》(Creating an Old South)。

目录信息

导言 心 1937
第1章 足 1783—1810
第2章 头 1791—1815
第3章 右手 1815—1819
第4章 左手 1805—1861
第5章 舌头 1819—1824
第6章 呼吸 1824—1835
第7章 种子 1829—1837
第8章 血 1836—1844
第9章 背部 1839—1850
第10章 手臂 1850—1861
第11章 尸体 1861—1937
后记
致谢
注释
原书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不是一本详述美国奴隶制的起源、发展和其对美国资本经济影响的书,文中大量篇幅涉及到了奴隶制的演变对美国政治的重要性,引发了诸如独立战争、南北战争、收购密西西比河谷等历史事件,对不很详细了解美国本土历史和政治的读者来说阅读不太友好。个人最喜欢“右手”与“左手”...  

评分

美国奴隶主早在南方腹地兴起的棉花王国里,就已经掌握了一整套迫使奴隶激发出最高生产效率的压榨机制——暴力。美国的奴隶主们对暴力并不陌生,不管是在对北美印第安原住民的暴力驱逐,在与西班牙和英国等帝国主义强国的相互竞争,对奴隶叛乱的镇压,一系列巩固美国对海湾各州...  

评分

美国奴隶主早在南方腹地兴起的棉花王国里,就已经掌握了一整套迫使奴隶激发出最高生产效率的压榨机制——暴力。美国的奴隶主们对暴力并不陌生,不管是在对北美印第安原住民的暴力驱逐,在与西班牙和英国等帝国主义强国的相互竞争,对奴隶叛乱的镇压,一系列巩固美国对海湾各州...  

评分

美国奴隶主早在南方腹地兴起的棉花王国里,就已经掌握了一整套迫使奴隶激发出最高生产效率的压榨机制——暴力。美国的奴隶主们对暴力并不陌生,不管是在对北美印第安原住民的暴力驱逐,在与西班牙和英国等帝国主义强国的相互竞争,对奴隶叛乱的镇压,一系列巩固美国对海湾各州...  

评分

虽然这是一部历史著作,却有读小说的快感,语言很流畅。作者从拉尔夫•艾里森的作品中汲取灵感,按照艾里森所描述的巨人形象,戏剧化地描绘奴隶作为身体一部分所创造的经济关系和其他关系的形象,意味深长,相信这是吸引很多读者的地方。这是一部富有洞见、不可多得的作品,...

用户评价

评分

“你种一小片棉花,我种一小片甘蔗,我要为小小莉萨·简做糖浆。” “哦,莉萨,可怜的女孩。哦,莉萨·简,哦,莉萨,可怜的女孩,她死在了路上。”

评分

【藏书阁打卡】看完一度以为作者是一个黑人(结果查证之后并不是),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在写美国的奴隶制度史。从“纯粹”经济学上看,奴隶制的生产效率一直很高,并且没有被完全“榨干”,但奴隶制从一开始就受到理念和法律上的冲击。蓄奴州在道德上备受诟病,直至愈演愈烈。北方自由州(这个名字本身就含有价值判断)的经济形势逐渐抬头以后,南北方的意识形态已经不可调和。林肯在理念上其实是不妥协的,但政治行为上是一个稳健派,可惜形势发展让他不得不全力配合战争。林肯的系列言论验证了美国“自由至上“的政治正确以及道德正确,这为美国历次的变革提供了空间以及合法性。本书的章节很有意思,并非完全按照时间来进行叙述,章节名称其实是实指和引申义的结合。配合《棉花帝国》和《烈火中的考验》,此书讲述的历史面貌会更加清晰。翻译仍有问题

评分

“你种一小片棉花,我种一小片甘蔗,我要为小小莉萨·简做糖浆。” “哦,莉萨,可怜的女孩。哦,莉萨·简,哦,莉萨,可怜的女孩,她死在了路上。”

评分

可取之处在于说了奴隶制背后的资本操作

评分

可取之处在于说了奴隶制背后的资本操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