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市场和全球生产流通的出现;也出现了一种全球秩序,一种新的统治逻辑和统治结构——简而言之,出现了一种新的主权形式。帝国正是有效规范这些全球交换的政治主体,是统治世界的主权力量。
本书介绍了关于帝国的一般题域,并集中讨论了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即从帝国主义到帝国的过渡,并从思想史和文化的角度讲述了从现代早期到现今的转变。此外,本书还从生产的角度对同一转变过程进行了再次论述。
“帝国”究竟为何物?按照两位作者的描述,“帝国”更接近于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进程,或者说在这种进程下业已出现和即将出现的世界图景。然而,这种全球化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进程。“帝国”是个巨大的矛盾,它左手擦除国家、地区间的界线,右手却维持、制造、扩大国家、地区间的差异,从根本上说,它的左手还是服务于它的右手,最终维持其在全球的支配力量,“帝国”可以说是全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其他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支配。然而,“帝国”的左手和右手并非配合得亲密无间,世界一体化的趋向同维持发达国家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差异性支配间存在着固有的张力,当张力的累积突破临界点,原有的支配体制将被崩解,新的世界由此诞生。这也正是《帝国》的两位作者写作的真正目的:既不是冷漠的描述,更不是为“帝国”张目,而是解剖“帝国”的运行机制,从而为最终超越“帝国”做理论上的前瞻,尽管这种超越在实际上还相当遥远。用作者的话说,“帝国”之幕才刚刚升起,而我们可能要穿越“帝国”的全境,才能到达它的彼端。
本书通过对帝国及其框架的详尽描述,探讨了全球化浪潮中的政治新秩序,为审视全球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视角,使既有的全球化中性讨论被彻底政治化。《帝国》一面世,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反响,是近年来具有全球影响的一部著作。
安东尼奥·奈格里(Antonio Negri),著名的意大利籍政治理论与政治哲学家,著有《颠覆的政治:21世纪的宣言》、《愤怒的异类:斯宾诺莎的形而上学和政治学》等。
麦克尔·哈特(Michael Hardt)是美国年轻一代的学者,毕业于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英文系,目前任教于杜克大学文学系,是公认的德勒兹(Deleuze)专家。
帝国,弹指二十年 安东尼奥·奈格里&迈克尔·哈特 文 Mx Dyson 译 《帝国》一书问世于二十年前,当时全球化的经济和文化进程占据了世界的中心:所有人都觉得某种新的世界秩序正在兴起。到了今天,全球化又一次成为了一个中心问题,之不过,现在各个政治光谱的评论家都只是...
评分“帝国”、“Empire”何意?[1] 要不是《Empire》一书[2]对“Empire”一词加以哄抬,改造其词义后用以描绘世界性图景想象,引起关于国际政治的讨论,只怕“Empire”一词只能归入历史研究的范围了。 “Empire”一词在西语中早已沿用。“帝国”一词在古代汉语...
评分本文原刊《文学评论》2018年第5期第13-20页 内容提要 奈格里和哈特认为,后现代实际上是资本的帝国统治的客观状态,作为激进话语的后现代、后殖民文化思潮恰恰映射了现实中资本帝国统治方式的深刻变化,反基础论和流动的多样性认知模式正是资本帝国全球化布展的存在特征。所以...
评分“帝国”、“Empire”何意?[1] 要不是《Empire》一书[2]对“Empire”一词加以哄抬,改造其词义后用以描绘世界性图景想象,引起关于国际政治的讨论,只怕“Empire”一词只能归入历史研究的范围了。 “Empire”一词在西语中早已沿用。“帝国”一词在古代汉语...
评分从帝国主义到帝国时代的转变,早就开始了,至少在冷战结束的时候就开始了...... 这本书之所以能火一把,其实无他,就是对常识的重视,从而让许多人从常识中得到救赎性的解脱。当然,还有著名的齐泽克那段过了头的话,这本书竟被他称为“21世纪的共产党宣言”,有点恶心...
翻译的经常不知所云,二星给翻译。
评分翻译给差评。奈格里与哈特无疑认为在帝国时代不存在内与外之分,一切都在庞大的帝国控制之下,这超出了福柯的规训所承载的在场形而上学的内涵,同时将发现规训的逻辑发展到了极致,无疑在其中所有人都是被控制起来的。深究起来,帝国存在于哪里呢?似乎没有一个实体性的帝国,帝国终究仍然是由人构成的,那么在主体间性中帝国如何显现称为奈格里无法解释的问题,而且他赋予帝国内部的诸众以一种本体论以及历史论意义上的主体地位的做法仍然是存疑的,诸众是否能突破这控制着所有人的无形的象征秩序?
评分五星给史诗般气势磅礴的写作风格与富有洞察力的历史分析。观点正确性不应该是评分标准,难道你看这类书之前不知道它最后的呼唤注定是一次悲壮的挽歌吗
评分: D0/6025
评分翻了下序言。一个批评者Aufheben说该书是“一个色彩斑斓的项链”,该评论中有句话挺精辟:“因着新的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即帝国】,非物质生产【immaterial production】界定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新形式,但同时也使得反对这种体系的变革成为可能。怎么回事?因为基于我们思想和心灵力量的非物质生产,本来就已经潜在地独立于它们所言说的资本家。只需要再进一步,就可以使它分离于寄生的资产者而重新自我定位。” 该评论网址 http://libcom.org/library/aufheben/aufheben-14-2006/keep-on-smiling-questions-on-immaterial-labour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