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理與事功之間的徊徨

義理與事功之間的徊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三聯書店
作者:楊國強
出品人:
頁數:212
译者:
出版時間:2008-06
價格:15.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28631
叢書系列:文史悅讀
圖書標籤:
  • 曆史
  • 晚清
  • 曾國藩
  • 中國近代史
  • 楊國強
  • 李鴻章
  • 思想史
  • 近代史
  • 義理與事功 嚮往 思想 反思 哲學 曆史 人生 睏惑 迴望 自省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我是沿著曾文正公、鬍文忠公、左文襄公、李文忠公,……瀋文肅、彭剛直、丁文誠、曾忠襄、劉忠誠、張文襄、翁文恭,以及李越縵、王湘綺、盛愚齋、張季子等等留下的奏議、書信、日記、詩文,具體地進入19世紀中國士大夫的真實世界和精神世界,並由此形成自己對於這段曆史的理解和判斷……

在晚清中國的最後五十多年裏,曾國藩和李鴻章曾前後相連地直麵內憂外患的交迫而來,成為士大夫中自覺地身當其;中者。與曾國藩之能夠以人格超越事功比,李鴻章則是因事功淹沒瞭人格而見弱……

曾國藩和李鴻章齣自中國人的三韆年曆史過程,又在時勢的逼迫之下成瞭迴應世界曆史過程的人。他們徊徨於兩個曆史過程之間,這是一種深深的曆史睏境和個人睏境……他們在數十年強毅力行之後都是帶著一腔不甘心的悲哀離開這個世界的。這種悲哀越齣瞭一己之私,因此這種悲哀便成瞭中國近代曆史的一部分。

——楊國強

著者簡介

楊國強,1948年生於浙江,1953年遷居上海。1982年春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政治教育係;1988年夏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研究員;上海社會科學院、華東師範大學雙聘教授。

圖書目錄

曾國藩論(一):一個人和一個時代
曾國藩論(二):從經世之學到西學東漸
李鴻章論:沒有義理之學的洋務巨擘
軍功官僚的崛起和輕重之勢的消長
讀史斷想:庚申與甲午之間的中國社會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晚清是一个巨变的时代,对于两位最著名的权臣曾国藩与李鸿章,杨国强如此评价“与曾国藩之能够以人格超越事功比,李鸿章则是因事功淹没了人格而见弱。”褒曾贬李。 曾国藩显然更是一个旧贵族,前半生悠闲自得,在人情事故,道德文章,学问考据之中磨砺许久,然后再遭遇一场...  

評分

晚清是一个巨变的时代,对于两位最著名的权臣曾国藩与李鸿章,杨国强如此评价“与曾国藩之能够以人格超越事功比,李鸿章则是因事功淹没了人格而见弱。”褒曾贬李。 曾国藩显然更是一个旧贵族,前半生悠闲自得,在人情事故,道德文章,学问考据之中磨砺许久,然后再遭遇一场...  

評分

此书文字佶屈聱牙,观其同门茅海建之《天朝的崩溃》、《苦命天子》、《戊戌变法史事考》诸书,则文字明白流畅远甚,当刻意为之,然读者苦之。杨君另一著作《晚清的士人与世相》差相仿佛,道理本不艰深,何故为此晦涩之言哉?  

評分

无论是更重义理以人格超越事功,还是着重实绩以事功淹没人格,在那个年代,无人能比之曾、李二人做得更好。放眼当下,在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在浮躁的世人心态面前,曾、李的处事之法自有值得借鉴之处,更重要的却是在曾、李及同时代的一批中兴之臣身上那种中国文化铸就的人文品格...  

評分

引用很多,文言文功底不大好的还是别看了。 适合安静的环境下慢慢读。 没有读完,所以对内容不能妄下结论。先给个中评吧。  

用戶評價

评分

看透瞭人和事

评分

看透瞭人和事

评分

所述曾李,與前無異

评分

楊國強在《義理與事功之間的徊徨》描述瞭曾國藩、李鴻章這批中興名臣在“韆古未有之變局”的個人睏境和曆史睏境。作為儒傢士大夫的最後絕響,曾國藩從一代理學名臣搖身變為“曾剃頭”,其內心睏頓可想而知,而欲國傢自強求諸國富強之術,與傳統的儒傢義理抵牾,又是其無法解除的睏惑和矛盾。而李鴻章看到的中國已是由變局而入危局,臨終之際遂死不瞑目。他的故吏門人周馥記下瞭當時的場景:“比之,相國已著殮衣,呼之猶應,不能語。延至次日午刻,目猶瞠視不瞑,我撫之,哭曰:‘老夫子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經手未瞭事,我輩可以辦瞭,請放心去罷。‘忽目張口動,欲語淚流。須臾絕”

评分

所述曾李,與前無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