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禪者處世心語,與市麵上流行的生活禪書不同,該書並非一些禪書觀點的集成。而是由與他相識多年,並閤作過《十年去來——一個颱灣文化人眼中的大陸》的大陸媒體記者孫小寜曆時一年采訪完成。全書以對話體的形式完成,是“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的對話”,一問一答,問者無所不問,現實生活工作中的煩惱、睏擾以及當下流行的諸多話題(“人際”、“愛情”、“財富”、“友誼”、“孩子”、“藝術”、“修行”、“宗教”等),答者無所不答,不過,答的卻非一個既定答案,而是一種思維的打開——是一麵鏡子,照見你思維僵住的那個點。顯示齣禪者的應機與如實,也顯現齣觀照一切的禪者智慧。更重要的是,讀者能從書中體味到一種生命的安然,正如封麵上的那句話所言:把心放下,隨處安然。
林榖芳,禪者、音樂傢、文化評論人。颱灣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所長。六歲,有感於死生。高一見書中有句“有起必有落,又生必有死;欲求無死,不如無生”,有省,遂習禪。四十年間,於音樂,始終觀照道藝一體,在修行,則“齣入禪、教、密三十年,不惑之後,方知自己是無可救藥的禪子”,遂對禪門不共,多所拈提,常以“禪為劍刃上事”砥礪學人,所作恰可治時人“以禪為生命妝點”之病。
孫小寜,1970 年生,文化記者,現供職於北京晚報。從事文化報導十幾年,喜歡讀書也讀人,願意發現並挖掘社會浮麵下值得尊敬的被遮蔽的存在。1997年介紹林榖芳先生音樂人文著作《諦觀有情——中國音樂中的人文世界》在大陸齣版,2003年齣版林榖芳先生訪談錄《十年去來——一個颱灣人眼中的大陸》。
这样的书看完很让人轻松。不需要苦苦修行,放弃所有的物质诱惑,只需一份安然,便可解“我生”,“我爱”,“我死”这三大难题。比如作者关于吃饭的解读,可以随便吃一碗面,也可以去优雅的山房。甚至不掩饰自己对于后者的喜爱:每一个生来就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只要不执着,...
評分这样的书看完很让人轻松。不需要苦苦修行,放弃所有的物质诱惑,只需一份安然,便可解“我生”,“我爱”,“我死”这三大难题。比如作者关于吃饭的解读,可以随便吃一碗面,也可以去优雅的山房。甚至不掩饰自己对于后者的喜爱:每一个生来就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只要不执着,...
評分还行吧 关于佛学 应该怎样去正视生活中的苦恼和麻烦 还有一些关于人生规划的不必要 关于看西方的那些如何致富和如何讲究效率的书的不必要 关于算命占星等等行为对于生命本身的亵渎 以几句话就说出生命的一切 是不可能也不谦卑的 讲了很多 听了许多 觉得很对
評分《如实生活如是禅》读完快一个月了,一直想写点什么,理清被这本书塞得满满的脑子。读这本书源于它的作者孙小宁。今年是我阅读的幸运之年,我遇到了几本特别喜欢的书和作者。因《看得见风景 望不见爱情》一书,我结识了作者孙小宁。这本书的阅读,让我突破了某些阅读的瓶...
評分这样的书看完很让人轻松。不需要苦苦修行,放弃所有的物质诱惑,只需一份安然,便可解“我生”,“我爱”,“我死”这三大难题。比如作者关于吃饭的解读,可以随便吃一碗面,也可以去优雅的山房。甚至不掩饰自己对于后者的喜爱:每一个生来就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只要不执着,...
非常如實的一本禪者的生活話題解答書,也開啓瞭我很多的思考。
评分好的很
评分強調不拘是否也是一種拘?力求不妄是否也是一種妄?凡事無礙是否也是一種礙?咦兮,人生擺蕩在定與不定之間,當自適之。
评分姑且不論其關於禪的理解及其與生活藝術的融閤是否正確,單是這種堅持與探索得態度,當代就沒多少人能及。領悟與持守,簡單的談話中沒,每見澄澈的見地。
评分禪言禪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