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语际实践

跨语际实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刘禾
出品人:
页数:495
译者:宋伟杰
出版时间:2008-3
价格:4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25746
丛书系列:三联学术经典
图书标签:
  • 刘禾
  • 海外中国研究
  • 文化研究
  • 文艺理论
  • 跨语际实践
  • 翻译
  • 文学
  • 现代文学
  • 跨语际实践
  • 语言实践
  • 跨文化沟通
  • 语言习得
  • 多语能力
  • 翻译实践
  • 语际互动
  • 语言教学
  • 社会语言学
  • 话语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跨语际实践的研究重心并不是技术意义上的翻译,而是翻译的历史条件,以及由不同语言间最初的接触而引发的话语实践。本书所要考察的是新词语、新意义和新话语兴起、代谢,并在本国语言中获得合法性的过程。 本书从跨语际实践的视角,通过复原语言实践中各种历史关系赖以呈现的场所,分别考察了翻译中生成的现代性的不同层面,以期重新思考东西方之间跨文化诠释和语言中介形式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

刘禾,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终身人文讲席教授,执教于东亚系和比较文学与社会研究所。1997年获美国学界,艺术界最高荣誉之一的古根汉奖。主要英文专著有Translingual Practice(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5),Tokens of Exchange(编著,杜克大学出版社,1999),The Clash of Empires(哈佛大学出版社,2004);中文著作有:《语际书写》(上海三联书店,1999)等。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导论:跨文化研究中的语言问题
等值关系的喻说,东方与西方
如何翻译差异——矛盾的修辞
旅行理论与后殖民批判
主方语言与客方语言
历史变迁论:新词与话语史
Ⅰ 国族与个人之问
第二章 国民性话语质疑
国民性的神话
鲁迅与阿瑟·斯密思
翻泽国民性
跨语际写作的主体:《阿Q正传》的叙述人
第三章 个人主义话语
作为意义之源的主方语言
民国初年关于个人主义的论辩
Ⅱ 跨语际表述模式
第四章 “经济人”与小说写实主义问题
解读《骆驼祥子》
第五章 欲望的叙事:关于现实与梦幻
重构真实与虚幻的界限
魔幻如何被心理化
真实界的幻影
第六章 第一人称写作的指示功能
屈折语形态中人称的指示功能
男性欲望和阶级叙事的指示功能
忏悔之音
女性的自我言说
Ⅲ 国族建构与文化建构
第七章 作为合法性话语的文学批评
国族文学与世界文学
性别与批评
女性身体与民族主义话请:重读《生死场》
第八章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制作
1930年代的出版业与激进主义文学
赵家璧与良友图书公司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纂
经典、理论与合法化
第九章 反思文化与国粹
关于《国粹学报》
关于《学衡》
附录
A.源自早期传教士汉语文本的新词及其流传途径
B.现代汉语的中-日-欧借贷词
C.现代汉语的中-日借贷词
D.回归的书写形式借贷词:现代汉语中源自古汉语的日本“汉字”词语
E.源自现代日语的后缀前缀复合词采样
F.源自英语、法语、德语的汉语音译词
G.源自俄语的汉语音译词
文献目录
再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When “Western” and Chinese scholars were obsessed with whether the Ming-Qing China had “the” modernity, or “a” different modernity (e.g., the impact-response debates initiated by Fairbank and Levenson, the public sphere discussion based on Habermas wi...  

评分

评分

我在本书提出“跨语际实践”的概念,目的在于重新思考东西方之间跨文化诠释和语言文字的交往形式究竟有哪些可能性。 ——《跨语际实践》 东西方之间的关系,旧有的说法大概是这几种 1.影响与被影响。西方的入侵一方面使东方经受了沉重的灾难,另一方面也让东方有了发展和进步的...  

评分

我在本书提出“跨语际实践”的概念,目的在于重新思考东西方之间跨文化诠释和语言文字的交往形式究竟有哪些可能性。 ——《跨语际实践》 东西方之间的关系,旧有的说法大概是这几种 1.影响与被影响。西方的入侵一方面使东方经受了沉重的灾难,另一方面也让东方有了发展和进步的...  

评分

我在本书提出“跨语际实践”的概念,目的在于重新思考东西方之间跨文化诠释和语言文字的交往形式究竟有哪些可能性。 ——《跨语际实践》 东西方之间的关系,旧有的说法大概是这几种 1.影响与被影响。西方的入侵一方面使东方经受了沉重的灾难,另一方面也让东方有了发展和进步的...  

用户评价

评分

导论写得好,算是中国翻译研究文化导向的方法论纲领,顺着这一路线有很多可做的工作。

评分

正如王彬彬指出的,刘著从原本到译本都有很刺眼的硬伤,她有些话说得不周全严密,所以落人口实。不过,回到核心的“现代性”问题上,刘禾的阐释不能说没有洞见,即对东方主义与西方主义的双重拨乱反正。只是现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实在过于复杂,其跨语际话语的生产涉及的语言文化过多,水平和垂直坐标系太大,刘禾这一本书的考察似乎缺失了一个切中肯綮的结论。奇怪的是,每一章的叙述总是虎头蛇尾,一下子就散了,也经常偏离“跨语际”的核心主题。当作一个主题论文集大概反而比较妥帖。喜欢并钦佩她的文学阐释功力。再有,不知是中译本的遮蔽还是刘禾本人的价值观使然,至少给人一种较为客观甚至还带有淡淡的家国情怀的印象。

评分

导论写得好,算是中国翻译研究文化导向的方法论纲领,顺着这一路线有很多可做的工作。

评分

没有人提到刘禾把林培瑞( Perry Link)的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鸳鸯蝴蝶派》)译成《北京鸭与花蝴蝶》吗?

评分

读完书再回过头,看到脑细胞的尸体汇成汪洋大海……这么好的老师聘到中文系来却不给开课是要怎样%>_<%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