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維規,1957年齣生於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係本科畢業留校任教,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係中德聯閤培養研究生。1986年至2006年在德國學習和工作, 獲哲學博士學位和德國教授學位,先後在多所德國大學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2006年至今為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特聘教授,文藝學研究中心研究員。2012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主要從事中西比較詩學、比較文學、概念史、文學社會學、海外漢學研究。德文專著五部,中文專著四部,英文專著、編著各一部,中文編著五種,譯作四部(中譯德,德譯中),論文百餘篇。
與所有史論一樣,概念史也需要假設,沒有假設便無論點可言。真正的概念史從來不隻是概念的曆史。根究概念嬗變而外,更在於提煉曆史語義的內在結構;除瞭透過語境來理解文本,更重要的是考證和解析那些富有“整閤力”的特定概念。這就是本書取名《概念的曆史分量》的用意所在。概念史的主要特色之一,就是挖掘那些棄之則無法經驗的概念,或曰不可替代的基本概念(科塞雷剋語)。
近代以降,中國不斷努力翻譯介紹一種截然不同的、西方的知識文化體係,並試圖把西方的科學文化與中國的傳統文化結閤起來。現代漢語的很多重要詞匯和概念,均産生於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初。本書對中國近現代史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即“大概念”的探究,例如對近現代中國“文明”“文化”觀的探討,對“民族”及相關核心概念的通考,對“經濟”譯名的溯源,對“知識分子”概念的辨析……都試圖用“概念史”方法進行詳實的知識考古,以結構性的目光來理解近代曆史演進的內在脈絡。
最近几年,总有朋友在不同场合问起我的概念史研究近况。我说自己还在不断打磨和拓展过去的研究。如今,经过三年的时间,这项工作基本完成。面对眼前这部即将付梓的书稿,抚今追昔,感怀良多。如此表达此刻的心情,绝无渲染夸饰之意。屈指算来,从我最初从事概念史研究到现在,...
評分最近几年,总有朋友在不同场合问起我的概念史研究近况。我说自己还在不断打磨和拓展过去的研究。如今,经过三年的时间,这项工作基本完成。面对眼前这部即将付梓的书稿,抚今追昔,感怀良多。如此表达此刻的心情,绝无渲染夸饰之意。屈指算来,从我最初从事概念史研究到现在,...
評分最近几年,总有朋友在不同场合问起我的概念史研究近况。我说自己还在不断打磨和拓展过去的研究。如今,经过三年的时间,这项工作基本完成。面对眼前这部即将付梓的书稿,抚今追昔,感怀良多。如此表达此刻的心情,绝无渲染夸饰之意。屈指算来,从我最初从事概念史研究到现在,...
評分最近几年,总有朋友在不同场合问起我的概念史研究近况。我说自己还在不断打磨和拓展过去的研究。如今,经过三年的时间,这项工作基本完成。面对眼前这部即将付梓的书稿,抚今追昔,感怀良多。如此表达此刻的心情,绝无渲染夸饰之意。屈指算来,从我最初从事概念史研究到现在,...
評分最近几年,总有朋友在不同场合问起我的概念史研究近况。我说自己还在不断打磨和拓展过去的研究。如今,经过三年的时间,这项工作基本完成。面对眼前这部即将付梓的书稿,抚今追昔,感怀良多。如此表达此刻的心情,绝无渲染夸饰之意。屈指算来,从我最初从事概念史研究到现在,...
還未仔細研讀,感覺是紮實的學術著作。概念史的方法,國內也有叫曆史語義學,馮天瑜先生。方老師的著作把國內外資料一並考察,考證紮實,欽佩。
评分第五章對民主等概念的考察以及第七章對intellectual的考察值得一看~整本書總體寫得有些繁瑣,思路被材料淹沒瞭。
评分從本書似乎還不足以領悟概念的分量,也體會不到概念史研究對近代中國思想史的意義。但是概念史確實是一個值得學習的文本解讀視角。比之方、孫,更喜歡黃興濤的相關研究。
评分有點繁雜,有關於“夷”“洋”“西”“外”“文明”“文化”“民族”“政黨”“自主之理”“經濟”“intellectual”等概念的梳理,要用到的時候再翻閱吧。
评分從本書似乎還不足以領悟概念的分量,也體會不到概念史研究對近代中國思想史的意義。但是概念史確實是一個值得學習的文本解讀視角。比之方、孫,更喜歡黃興濤的相關研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