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物兄

应物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李洱
出品人:
页数:1042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2
价格:7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14746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李洱
  • 中国当代文学
  • 茅盾文学奖
  • 长篇小说
  • 小说
  • 当代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
  • 小说
  • 历史
  • 文化
  • 哲学
  • 人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部《应物兄》,李洱整整写了十三年。

李洱借鉴经史子集的叙述方式,记叙了形形色色的当代人,尤其是知识者的言谈和举止。所有人,我们的父兄和姐妹,他们的命运都围绕着主人公应物兄的生活而呈现。应物兄身上也由此积聚了那么多的灰尘和光芒,那么多的失败和希望。

本书各篇章撷取首句的二三字作为标题,尔后或叙或议、或赞或讽,或歌或哭,从容自若地展开。各篇章之间又互相勾连,不断被重新组合,产生出更加多样化的形式与意义。它植根于传统,实现的却是新的诗学建构。

《应物兄》的出现,标志着一代作家知识主体与技术手段的*越。李洱启动了对历史和知识的合理想象,并将之妥帖地落实到每个叙事环节。于是那么多的人物、知识、言谈、细节,都化为一个纷纭变幻的时代的形象,令人难以忘怀。小说构成了一幅浩瀚的时代星图,日月之行出于其中,星汉灿烂出于其里。

文学史将证明,对于汉语长篇小说艺术而言,《应物兄》已经悄然挪动了中国当代文学地图的坐标。

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本书中发现自己。

13年潜心写作,酝酿出一部标志着一代作家知识主体与技术手段的*越之作。“应物兄”!这个似真似假的名字,这个也真诚也虚伪的人物,串连起三十多年来知识分子群体活色生香的生活经历,勾勒出他们的精神轨迹,并*终构成了一幅浩瀚的时代星图。

——2018收获文学排行榜长篇榜榜首颁奖辞

倘若我如李洱一般年轻,我会妒忌他。

——德国著名作家马丁·瓦尔泽

天生的小说家总是处于庄生梦蝶的幻象之中。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小说正是在这一层面上天入地、自由无碍。而读者,或者说听众,虽然明知他的故事虚实难辨,却又为其中的趣味和意义所吸引。李洱的天赋在于他能够提取生活和时代内部*核心的意象,让听到或读到的人如醍醐灌顶,突然意识到某种致命的真相。真相,即,石榴树上结樱桃,或,花腔。

——著名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梁鸿

13年来,我每天都与《应物兄》中人物生活在一起,如影随形。我有时候想,这部小说大概永远完成不了。今天,当我终于把它带到读者面前的时候,我心中有安慰,也有感激。在此,我也把它献给母亲。13年过去了。我想,我尽了力。

——李洱

作者简介

李洱,中国先锋文学之后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家。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1987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曾在高校任教多年,后为河南省专业作家,现任职于中国现代文学馆。著有长篇小说《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等,出版有《李洱作品集》(八卷)。《花腔》2003年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10年被评为“新时期文学三十年”(1979—2009)中国十佳长篇小说。主要作品被译为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韩语等在海外出版。

《应物兄》为其最新长篇小说,获2018《收获》文学排行榜长篇小说第一名。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准确,是作家的唯一道德。”这是2014年李洱接受云南《大家》杂志采访后刊发的采访稿的标题,可是李洱他自己做到了吗? 经过《收获》的热捧,《应物兄》登上《收获》《扬子江评论》和新浪十大好书等各种文学好书评选的榜首。我就问评委你们有几个人认真把这本书读完了?我读完...  

评分

图、文/李行 (本文缩减版首发于《中国新闻周刊》) 8月16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公布:《人世间》(梁晓声)、《牵风记》(徐怀中)、《北上》(徐则臣)、《主角》(陈彦)和《应物兄》(李洱)等5部长篇小说榜上有名。 《中国新闻周刊》在第一时间专访了获奖者之...  

评分

读完李洱历时13年推出的长篇小说《应物兄》,总体来看,相比于外文小说的中文译本,我对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的期待首先在于语言,这是与译家、译作最大的不同。语言既是文学的载体,也是它的灵魂,思想性和艺术性与其说“在其次”,实则融入其中。遗憾的是,在语言层面,《应物...  

评分

图、文/李行 (本文缩减版首发于《中国新闻周刊》) 8月16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公布:《人世间》(梁晓声)、《牵风记》(徐怀中)、《北上》(徐则臣)、《主角》(陈彦)和《应物兄》(李洱)等5部长篇小说榜上有名。 《中国新闻周刊》在第一时间专访了获奖者之...  

评分

读完李洱历时13年推出的长篇小说《应物兄》,总体来看,相比于外文小说的中文译本,我对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的期待首先在于语言,这是与译家、译作最大的不同。语言既是文学的载体,也是它的灵魂,思想性和艺术性与其说“在其次”,实则融入其中。遗憾的是,在语言层面,《应物...  

用户评价

评分

打一两星的那些 也不见自己????️啥拿得出手的作品 就嘴厉害????

评分

一个讨论大纲???? 1.“失去”与“复归” 以时间为基点建筑起空间结构,藉时间的表达给“复归”以空间意义 2“分裂”与“矛盾” 应物兄的有言与无言/饶舌的哑巴/在场的失踪/“问题是我们分明知道自己在哪,可是我们自己却有失踪的感觉” 3“融合”与“交互” 虚构与非虚构构建起一个更为广阔的叙述空间/“世界互文”

评分

文学的美感是什么?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不知道,以为营造画面感就是美,也以为文字写的优美就是文学的美感,其实文学的美是无形的,是一种感觉,你感觉出了什么就能收获什么。都说这本书没有文学美感,在我看来,美感有,而且字里行间都有美感。

评分

没空仔细看,翻了一下, 对于同行而言,读起来还真的很有意思 身边的老师们就是这样的 比闫真强,闫真实在拧巴

评分

没空仔细看,翻了一下, 对于同行而言,读起来还真的很有意思 身边的老师们就是这样的 比闫真强,闫真实在拧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